书城历史边缘、族群与国家:清末西北回民起义
7612400000045

第45章 起义回民的生存与斗争(9)

⑤曾酼瑜:《征西纪略》卷一,《四民起义》三册,24页。

⑥杨毓秀:《平回志》卷一,《回民起义》册三,页60。

①郑士范:《旧雨集》,《陕西回民起义资料》,页173。

②东阿居士:《秦难见闻记》,《陕西回民起义资料》,页123。

③东阿居士:《秦难见闻记》,《陕西回民起义资料》,页129。

④胜保奏,《方略》册二,卷二十二,页六、七。

⑤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页201。

⑥恩麟奏,《方略》册二,卷二十二,页十八。

⑦熙麟奏,《方略》,册三,卷三十七,页十。

①马恩溥:《云南时势说》,载《大理县志稿》,转引自白寿彝:《滇南丛话》,载《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料选编》上册,页701-702。

②酉山书痴,“咸京被难述略”,《陕西回民起义资料》,页115。按:云南回民赴陕作战者,最著名的莫过于普洱马(马寿清),他是著名阿訇,起事后成为回民领袖。

③恩麟奏,《方略》册二,卷二十六,页六。

④《方略》册四,卷四九,页十二。

⑤恩麟奏,《方略》册二,卷二十三,页三。

⑥恩麟奏,《方略》册二,卷二十六,页六。

⑦杨毓秀:《平回志》卷三,《回民起义》册三,页107。

⑧杨毓秀:《平回志》卷三,《回民起义》册三,页109。

①恩麟奏,《方略》,册五,卷五十八,页六;卷六十,页十六。

②常清奏,《方略》册四,卷四四,页十一。

③伊犂参赞大臣明绪奏,《方略》册三,卷四十,页三。

④清上谕,《方略》册六,卷七十六,页十四。

⑤雷正绾奏,《方略》册七,卷九十五,页四。

⑥Jonathan Lipman:Familiar Strangers:A History of Muslims in Northwest China.P.219.

①马恩溥:《云南时势说》,载《大理县志稿》,转引自白寿彝:《滇南丛话》,载《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料选编》上册,页701-702。

②易孔昭等编:《平定关陇纪略》卷一,《回民起义》册三,页251。

③《续修陕西省通志稿》卷一百七十三“纪事七平定回匪一”,页三。

④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页138。

⑤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页192。

⑥多斯达尼,波斯语Dūstan,是穆斯林之间的称呼,意为“朋友们,兄弟们”。

⑦参见《方略》册二,卷十三,页十三;卷十四,页一。

①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页61。按:“李经举”者,或有多人,因陕回同治三年后撤甘肃,仍有一重要首领,亦名“李经举”。或因口述史与官书所记歧异。

②郑士范:《旧雨集》,《陕西回民起义资料》,页173。

③苟廷诚纂:《通渭县新志》,卷十一“人物志·忠义”,页二十。

④附生,科举制度中生员名目之一。“附学生员”的简称。明正统时,于府、县学外有取附学生员之制,清代相沿,凡生员初入学,皆称附生。须经岁科两试在一等前列者,方可依次补为增生或廪生。

⑤高秉衡纂:《秦安县志》,“忠节”,页七。

⑥谢恩诰:《再生记》,《陕西回民起义资料》,页82。

⑦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纪录》,页99及注。

⑧张树枟、李泰纂:《续修大荔县旧志存稿》,卷十一“耆旧传下”,页二十二。

⑨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页99及注,页124、199。

⑩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页106。

?輥?輯?訛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页39。

①郑士范:《旧雨集》,《陕西回民起义资料》,页174。

②苟廷诚纂:《通渭县新志》,卷十一“人物志·忠义”,页二十。

③《续修陕西通志稿》卷一百七十三“纪事七平定回匪一”,页三、四。

④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页388。

⑤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页227。

⑥雷正绾奏,《方略》册八,卷九十九,页一。

⑦曹骥观纂:《续修礼泉县志稿》(民国二十四年印),“兵事”卷十一,页四。

⑧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页233-234。

①董杏林纂修:《徽县新志》,卷四“官师志·官师”,页三十八。

②郑士范:《旧雨集》,《陕西回民起义资料》,页173。

③余澍畴:《秦陇回务纪略》卷七,《回民起义》册四,页255。

④崔伟(1831~?),字耀峰,陕西凤翔崔家凹(洼)人,出身贫苦农民,精马术、拳击。同治元年八月凤翔回民起事后,他便成为陕回最主要的领袖之一。同治十三年(1874)定居甘肃清水县恭门镇(今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恭门乡)。

⑤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页350-353。

⑥上谕,《方略》册三,卷三十九,页十八。

①恩麟奏,《方略》册五,卷七十,页十九。

②穆图善奏,《方略》册十三,卷一百七十五,页一。

③穆图善奏,《方略》册十六,卷二百三,页八。

④明春、德克吉讷奏,《方略》册二十三,卷二百四,页五。

①易孔昭等编:《平定关陇纪略》卷一,《回民起义》册三,页251。

②王生吉:《关陇思危录》卷一,《陕西回民起义资料》,页8。按:王阁村分回村南王阁和汉村北王阁,回民军起,则占北王阁、汉镇羌白,形成同治元年在关中的据点。

③周铭旂纂:《大荔县续志》,“足征录”卷一“事征”,页三。

④上谕,《方略》册二,卷十四,页十九。

①③东阿居士:《秦难见闻记》《陕西回民起义资料》,页123。

②胜保奏,《方略》册二,卷二十二,页六。

④严树森:“劾钦差大臣胜保疏”,收于焦连甲修:《新续渭南县志》,卷十中“艺文志”,页三十四。按:戈什哈,满语。清代高级官员的侍从护卫(武弁),简称“戈什”,总督、巡抚、将军、都统、提督、总兵等官属下均设有此职。

⑤五月十七日因此也成为西安回民的重要纪念日,每年是时,各寺均开经赞圣,过“尔麦里”以作纪念。Maris Gillette “Violence,the State,and a Chinese Muslim Ritual Remembrance”,Journal of Asian Studies,2008(3)。另参见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页201;及东阿居士:《秦难见闻记》《陕西回民起义资料》,页123。

⑥张集馨奏,《方略》册三,卷三十九,页七。在另一份奏章里,张集馨称“城内回民壮丁不过三千人,其余俱已逸出从逆。”同书册四,卷四十八,页十四。

⑦多隆阿奏,《方略》册四,卷四十七,页六。

①东阿居士:《秦难见闻记》,《陕西回民起义资料》,页131-142。

②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页148、201。

③马光启:“陕西回教概况”,载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页215-216。

④张兆栋《守歧纪事》,《回民起义》册四,页274。

⑤余澍畴:《秦陇回务纪略》卷二,《回民起义》册四,页222-223。

⑥苏万元被捕见前文陕西回汉冲突“看戏之争”部分。参见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页251。按:苏万元在泾阳城破后应即被救出狱。同治六年陕回回扰陕西,有“阿浑苏万元带八千馀人,(自)告奋勇来攻耀州。”前后看来,苏氏是阿訇,也是回民的重要领袖。参见左宗棠:“官军剿回迭获大胜折”,同治六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左宗棠全集·奏稿三》,页534。

①王生吉:《关陇思危录》卷一,《陕西回民起义资料》,页11-12。

②刘懋官修,宋伯鲁、周斯亿纂:《重修泾阳县志》,卷七“兵事志·军事”,页六。

③多隆阿奏,《方略》,册三,卷三十一,页十八。

④王生吉:《关陇思危录》卷一,《陕西回民起义资料》,页7。

⑤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页235。

⑥王生吉:《关陇思危录》卷一,《陕西回民起义资料》,页7。

⑦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页268。

⑧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页322。

①曹骥观纂:《续修礼泉县志稿》卷十一“兵事”,页五。

②朱子春、段树霖修纂:《凤县志》,卷九“纪事”,页二十一、二十二。

③慕寿祺纂:《甘宁青史略正编》,卷二十,页十六。

④穆启圣:《回忆曾祖父——穆生花》,《张家川文史资料》,第1辑,页154。

⑤单化普:《陕甘劫余录》,《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料选编》上册,页732-734。

①单化普:《陕甘劫余录》,《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料选编》上册,页732-734。

②庆昀奏,《方略》,册四,卷四十四,页七。

③庆昀奏,《方略》册四,卷四十四,页六。

④护总督恩麟的奏折。《陕甘劫余录》:“宁夏城没有被回民打破前,侯道台与回绅纳拔贡私人很好。有一天,约会纳拔贡到他的衙门去,暗暗的嘱咐纳把全家老小,全移到衙门里住。纳再三地问他为什么,然后他才说,现在奉了圣旨,将要洗尽回民村庄;因为你我很好,我不忍叫你家被害。并且请纳不要说出这个消息。”《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料选编》上册,页732-734。

⑤同治五年二月三日穆图善奏折,转引自吴万善:《清朝同治年间回民起义性质的再探讨》,《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85年1期。

⑥杨毓秀:《平回志》卷三,《回民起义》册三,页111。

①恩麟奏,《方略》册五,卷六十六,页九。

②恩麟奏,《方略》册五,卷六十二,页十七。

③张集馨奏,《方略》册七,卷八十七,页十五。

④慕寿祺纂:《甘宁青史略正编》,卷二十,页三四。杨毓秀:《平回志》卷三:“先是古浪回变,被民团歼杀无遗,故各路回众所测生事。”见《回民起义》卷三,页119。

⑤安维峻等纂:《甘肃新通志》卷四十七“边防志下”,页二十二。

⑥王黼堂纂:《安定县乡土志》,“政绩录·知县”,页七。

⑦杨毓秀:《平回志》卷七,《回民起义》册三,页197-198。

⑧成禄奏,《方略》册十七,卷二百二十六,页一、二。

①慕寿祺纂:《甘宁青史略正编》,卷二十,页三九。

②瑞云奏,《方略》册七,卷九十六,页一。

③恩麟奏,《方略》册八,卷九十八,页四。卷九十九,页十四。

④雷正绾奏,《方略》册八,卷九十九,页一。

⑤东阿居士:《秦难见闻记》,《陕西回民起义资料》,页132。

①慕寿祺纂:《甘宁青史略正编》,卷二一,页六。

②联捷奏,《方略》,册八,卷一百五,页三十四。

①李启讷:《忧愤疾书》,载张崇善等编《华阴县续志》,卷七“艺文志·书”,页七十三。

②孔飞力:《叫魂》,页300。

③姚大力先生的指导意见。

④参见马重雍的回忆文章:《清同治间甘肃回变中的马化龙》,《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1辑(修订重印)。

⑤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页254。

⑥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页74。

⑦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页424。

⑧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页192。

①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页74。“呆迷”,或为阿拉伯语dhimmi的音转,完全的写法是ahl al-dhimmah,大意是“受协约保护的人民”,指按照沙里亚法(Sharī‘ah),穆斯林统治下的非穆斯林。以带有明显贬低意义的汉语“呆迷”来称呼汉民,在回民事变期间只见于陕回使用。或谓,“贼呼汉人曰呆迷,不讲团体,势同散砂。”有一个极端的例子是,崇信“河畔里去城仅十里,河南北堡寨相望,贼挟愤攻,迄无一人援救,任其屠杀净尽,殊可怜也。”参见任瀛翰纂:《崇信县志》,卷四“志余”,页四十六。另:干子,多为竹制,当时关中组织团练,团勇的武器因地制宜,砍竹后削其一端,在油锅中一煎,质轻而坚,用以击刺,非常锐利。这种土造兵器在当时的形象称呼即是“干子”。参见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页48。

②或说此富回就是后来回民军的首领赫明堂阿訇。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页123、127。

③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页211。

④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页298。

⑤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页253、281。

⑥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页137-138。

⑦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页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