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蓝图需要自己描绘
曾有人巧妙地把人比喻为一条船。在人生海洋中,大约有95%的船是无舵船。他们总是漫无目的地漂泊,面对风浪海潮的起伏变化,他们束手无策,只有听其摆布,任其漂流。结果他们要么触岩,要么撞礁,以沉没而告终。还有5%左右的人,他们有方向、目标、又研究了最佳航线,同时学习了航海技巧。这些船从此岸到彼岸,从此港到彼港,有计划地航行。那些无舵船一辈子航行的距离,他们只要两三年就到达了。他们像现实中的船长一样,既熟知下一个停泊或通过的港口,也深知航船的目的地。即使航行的目的地暂不明确(譬如探险航行),也能清楚地知道目标的特性、目的地上应有什么和现在航行在什么水域。如果出现狂风巨浪,或者其他意想不到的天灾人祸,他们不会慌张,因为他们知道,只要把应做和能做的都做到,那么抵达目的地就是确定无疑的事。
比尔·盖茨出生于律师和教师之家,盖茨三四岁时,母亲外出总是把盖茨带在身边,当她在学校里向学生讲解西亚图的历史和博物馆的情况时,盖茨总是坐在全班最前面,尽管盖茨是个好动的孩子,但在教室里他表现得比其他学生还要专注、认真。
盖茨从小酷爱读书,尽管他是个儿童,但他喜爱读成人的书。在自己家里,他可以随意翻阅父母的藏书。
他7岁的时候,最喜欢读的书是《世界图书百科全书》,他经常几个小时地连续阅读这本大全,一字一句地从头读到尾。小盖茨的父母还尽可能鼓励和提供他各种机会。当他逐渐长大时,父母鼓励他参加童子军的野营活动,小盖茨从与其他孩子的相处中得到了友情的满足。
自从盖茨进湖滨中学那间小计算机房的那一天起,计算机对他就产生了一种无法抗拒的魅力,他几乎每时每刻都在研究学习计算机的运行和使用。为了让盖茨更好的学习计算机,他的母亲每天加班来支付盖茨在业余时间使用计算机的费用。
15岁时,他就为信息公司编写过异常复杂的工资程序。
1973年春,他被哈佛大学接受为学生,他更一发不可收拾,经常在计算机房通宵达旦地工作。
有好几次,盖茨告诉父母,他想从哈佛退学与他人一道干计算机事业,但父母极力反对儿子开公司,尤其是毕业以前。父母还请了受人尊敬、白手起家的一个著名企业家——斯托姆来说服盖茨打消开公司的念头。斯托姆听完这位十几岁孩子的演说后,不但没有劝阻他,反而还鼓励他好好干。
1977年盖茨说服好友保罗·艾伦正式退学。他不是厌倦哈佛,而是希望另有远大前程。80年代,他们二人成立了微软公司,开创了计算机的一个新时代!
自我拯救者往往从起步时就有了生活目标。应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往往决定权在你自己手中。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树立了远大生活目标的人,大多能积极进取,并在追求人生目标的实践中,获得幸福和快乐。
进取心是一种美德,它能驱使一个人主动地去做事情,并甘愿为之付出辛劳。人生的每一次成功,在某个领域达到的每一个境界,都是那些克服困难、在事业中努力追求成功的人。
有两个年轻人,一个是美国人,一个是英国人,他们在路上偶然相遇了,说起工作的事情,两个人都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他们来到纽约后,就开始不断地寻找机会。
有一天,两人同行时,有一枚硬币躺在地上,美国人看也不看就抬着头过去了,而英国人却毫不犹豫的把那枚硬币捡了起来。美国人看着英国人不由得露出了鄙夷的神情,心想:“真没出息,一枚硬币也要捡,哪像干大事业的人!”
英国人却想:“看着钱白白地从身边溜走,怎么能成就事业呢?”
两个人又同时走进一家小公司。工作很累,工资也低,美国人不屑一顾地走了,而英国人却高兴地留了下来,努力地工作着。
美国人走了一家又一家的公司,他在不断努力地寻找着机会。
两年后的一天,两人在街上相遇了,英国人由于努力地工作,已经干出了一番事业,自己成了老板,而美国人却仍然没有一份固定的工作。
美国人很不理解地问:“你是一个连硬币都捡的人,这么没出息,怎么可能做出一番事业来呢?”
英国人说:“像你这样的人注定不能成功,因为你连一枚硬币都不要,只是一味地盯着大钱,而大钱总是在明天啊!小钱都抓不住,怎么能抓住大钱呢?”
永远不要丢掉希望
信心,不是在你得到之后才相信自己能得到,而是在你还没有得到之前就相信自己一定能得到的一种信念。
有一个人掉到河里去了,水流湍急,他被水冲得流向下游。他拼命地在水中抓,想要抓住什么东西来救自己一命,但是手里抓的除了水,连水草都没有!
他心想:“这下完了,没救了!”正这样想着,他马上就没有力气了,停止了挣扎,慢慢地向水下沉去。
忽然,他想起在不远处的河岸边有一棵树,树枝一直伸到河水里面,他可以抱住那棵树……希望又在他心中重新燃起,于是他使出浑身力气挣扎到那棵树那里。可是伸到河里的那一截树枝早已枯死了,他刚拽到树枝,就听到“喀嚓”一声,树枝断了。就在这时,救援的人及时赶到,将他从河中救了上来。事后他说:“要不是心中想着那截枯树枝,我根本等不到救援人员来!”
还有一个类似的故事。一位独行者在大漠中迷失了方向,他身上只有一个梨。他惊喜地喊道:“太好了,我还有一个梨,它能救我的命!”
他把那个梨紧紧地握在手中,继续在大漠里行走。他望着茫茫无际的沙海,很多次对自己说:“吃一口吧!”可是转念一想:“还是留到最干渴的时候吧!”
于是他顶着炎炎烈日,继续艰难地跋涉,就这样一直坚持了3天,终于走出了大漠。他久久地凝视着手中的那个梨,它早已经干瘪了,可是他还是把它像个宝贝似的攥在手里,就是这一个梨,给了他希望和勇气,他才能走出沙漠,挽救自己的生命。
死神向来害怕希望,哪怕这希望只是一截枯枝,一个干瘪的梨。
希望是火种,只要把它植入心间,就会有熊熊燃烧之势,纵然那是一种无形中的燃烧,也会对你的人生大有裨益。希望是暗夜中的指明灯,希望会给你的人生带来光明和继续活下去的勇气,只要心中有希望,死神也会退却。在你走投无路的时候,为什么不给自己一个希望呢?
1978年11月,在洛杉矶市获得奥运主办权后的一个月,市议会就通过了一项不准动用公共基金办奥运会的市宪章修正案。洛杉矶市政府只好把求援之手伸向美国政府,也许是对奥运会不屑一顾,也许是已经意识到美国举办奥运会将会遭到苏联的报复而进行抵制,美国政府对此冷若冰霜,明确表示不能提供一分钱。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洛杉矶市已经走投无路,只好向国际奥委会申请,要求允许以民间私人出面主办奥运会。这个请求太意外了,国际奥委会还从来没想过由私人主办奥运会。万一这个人半途而废怎么办?偌大的奥运会交由私人主办,国际奥委会的面子置于何处?更何况,《宪章》已明确规定只能由城市主办奥运会。如果还有另一个城市申请,国际奥委会就有了回旋的余地,然而当时没有别的国家和城市申请举办,国际奥委会一点儿选择的机会都没有,《宪章》的这条规定第一次失败了。于是,洛杉矶奥运会筹备组开始“物色”一个能在行政当局不贴一分钱的情况下办好奥运会的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