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文化素质积淀打好一生的基础
学习的重点是培养能力
“怎样才能提高学习能力呢?”
这是很多学生经常询问的一个问题。
1984年5月2日,美籍华人物理学家李政道教授访问了中国科技大学。李教授在和少年班的同学们座谈时说:“考试,只是考一个人的记忆力,考的是运算技巧,这并不是学习的重点,学习的重点是培养能力。”
“学习的重点是培养能力”,座谈会活跃起来。
李教授问:“你们谁是上海来的学生?”
“我是。”一个少年大学生答。
“你对上海的马路熟悉吧?”
“差不多都熟悉。”
“那好。我再找一个从来没去过上海的同学。”李教授一边说,一边指着另外一个少年大学生,“好,比如你,没去过上海。现在我给你一张上海地图,告诉你明天考试的内容是画上海地图,要求标出全部主要街道的名称。”然后,李教授又回头对那位上海同学说,“不过,并不告诉你。第二天,叫你们俩来画地图。你们大家说,他们俩,那一个地图画得好一些?”
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指着那位没去过上海的同学,齐声说:“当然是他画得好一些。”
“大家说得对!”李教授很兴奋,接着说,“他虽然没去过上海,但是他可以连街道名称都标得准确无误。不过,再过一天,如果把他们俩都带到上海市中心,并且假定上海市所有的路牌都拿掉了。你们说,他们俩哪一个能从上海市中心走出来?”
同学们都笑了,答案是显然的。
李教授说:“我们搞科学研究,就是在没有路牌的地方走路。只有多走,才能熟悉。你地图虽然画得好,考试能得100分,但是你走不出去啊。所以,真正的学习是培养自己在没有‘路牌’的地方也可以走路的能力,最后能走出来。这才是学习的最本质的东西。”
“真正的学习是培养自己在没有路牌的地方也能走路的能力。”
这句话说得是多么精辟而又深刻啊!李教授是著名物理学家,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他的话告诉我们,考试成绩并不是衡量学习好坏的标志,而学习好坏的根本区别在于有没有能力。
知识改变命运
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一个人很难在事业和生活中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更难以向更高的地位发展。歌德曾经说过:“人不是靠他生下来所拥有的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的。”
聪明的犹太人最推崇知识的价值。在他们眼中,财富不是最重要的东西,早上腰缠万贯,晚上可能就会一贫如洗,这几乎是他们的家常便饭。金钱可以被抢走、被剥夺,唯有知识才是一旦拥有永不会失去的东西。要冲破迷雾,顽强地生存下去,他们最大的护身符就是知识和智慧,这是犹太人笃信不疑的真理。在他们看来:没有人是贫穷的,除非他没有知识;拥有知识的人拥有一切。
毫无疑问,人的一切知识都是从学习中得来的。一个人从一出生开始,就开始了自己的学习历程。从学会吃奶,到学会说话、走路、做事等,无一不是在向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汲取营养。一个人如果不学习,他的身体可能会健康地成长,但他的心灵却很难得到应有的滋润,更不用说会成为一个成功的人了。一个人对知识的需要,就应该像需要空气一样必不可少。一位名人曾这样说:“对生命来说,知识是必需品,因为没有知识,人活着就像是死亡。”我也认为,知识比什么都重要,一个人知道的越多,他就越有力量。
知识可以改善一个人的心灵,培养令人倾慕的文雅和仁爱的品质。一个人心灵中的迷茫和黑暗,必须用知识来驱除。
人有多少知识,就有多少力量,他的知识和他的能力是相等的。对同一件事情的处理,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一个具有丰富知识和经验的人,比一个知识贫乏或缺乏经验的人,更容易产生出新的联想和独到的见解,也更容易既快又漂亮地把事情处理好。
关于知识的价值,你一定听说过这样一段精彩的描述:“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长于思辩。”而这一切,对于你未来的人生之路是多么的重要啊!
知识就是力量
“知识就是力量”这是早已被青少年朋友熟知的一句话。
人活在这个世上,整天都要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基本前提是知识和以知识为精髓的概念。有丰富的知识可以启迪人的灵感和智慧,可以拓宽认识和分析的视野与思路。解决问题要靠以知识为基础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
有证据显示:杰出人物和成功者之所以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具有丰富的知识。
有效地获取或接受知识,从一般原则来讲,实际上就是吸纳知识的能力。对当代渴望成功的年轻人来说,都具有求知的愿望,但吸纳知识的能力却有高有低,有强有弱。有的只注重机械地接受被传授的知识,目的仅仅是为了占有知识。当然,占有一定量的知识是完全必要的,但有些人对所掌握的知识缺乏独立自主的思考和批判,对知识本身缺乏更新和调整能力。
还有一些人走向另一个极端,对知识抱有太深的个人成见,不虚心继承前人传留下来的知识,一味求新求变,把吸纳知识完全当成个人行为,成天抱着怀疑的态度到处挑刺,连别人的原意也不想搞明白。
因此,较强的吸纳知识的能力包括占有一定知识储量的能力和不断更新的能力。当一无所知的时候,吸纳知识可采取一定的模仿性接受;具备一定基础时,应当加强对知识的消化吸收,保持对知识的更新,在此基础上独立自主地进行思考和创新。
知识如财富般需要不断积累
学习是每个人的必修课,是缩小自己与优秀分子差距的最快最好的办法,也是实现理想的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犹太人中流传着这样一则故事:
有一艘船在海上航行,船上坐着许多腰缠万贯的大富翁和一位穷困潦倒的拉比。在言谈中,富翁们情不自禁地炫耀起自己的巨额财富,互相争执,不可开交。这时,穷困的拉比说出了自己的意见:“要论财富吗?还是我最富有,只是现在我还无法证明这一点。”好像冥冥之中果真有上帝的安排一样,航行途中,一群海盗无情地袭击了这艘船,富翁们引以自豪的财富被洗劫一空,个个都成了身无分文的穷光蛋。海盗离去之后,这艘船因为缺乏继续航行的资金不得不停泊在一个港口。船上的乘客都下了船,只能依靠自己的能力去谋生。这位拉比因为拥有知识而被人们所器重,他被当地的居民请去当了教师,在他们的眼里只有高尚而幸运的人才能从事这一职业。而那些与拉比同行的富翁却朝不保夕,艰难度日。后来,富翁们由衷地告诉拉比:“还是你说的话对,拥有财富的人会一夜之间失去一切,而一个有学问的人会永远富有。你拥有学问就等于拥有了一切。”
为了更好地完善自己的理想,更好地实现已定下的目标,我们需要不断努力,不断完善和超越自我,成功实现理想。
在这个日新月异、网络信息技术日益升温的时代,你如果不每天学习、不断充电,那么很快你就会落伍,就会被这个时代淘汰。因此,无论在何时何地,每一个现代人都不要忘记给自己充充电。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今天,个人必须随时充实自己,奠定雄厚的实力,否则便难以生存下去。
古代著名的大教育家孔子就常常强调干劲及学习的重要性。在孔子众多弟子中,并非每一位都充满干劲,都勤奋好学。例如,宰予虽然有一副绝好的口才,但却怠于学习。对于宰予,连孔子都不禁摇头叹道:“朽木不可雕也。”再多的责骂,这种人也是难改其性,可以说这种人是不可救药之徒,终将被社会淘汰。
在学习的过程中,除了干劲以外,还需要有另一种观念,即学习充电的观念,尤其在现在这个时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正是对我们最好的启示。然而书本的知识只是基础必须再以自己的理解力将其消化吸收才行,社会是更大的一本书,需要经常不断地去翻阅。
现代生活变化迅速,节奏加快,要求我们必须抱定这样的信念:活到老学到老。你也应该记住:一步也不放松的人,是最难胜过的劲敌。
我们常会有“那个人是属于大器晚成型的”之类的话,意思是说,他现在虽然并不怎么样,但日后总会成功的。
同样在新的工作场所,有人能立刻得到要领,并灵巧地掌握,这实在是很难得。但这种人往往在中途就干不下去,甚至退步变坏。
与此相反,起先摸不清情况工作不顺畅的人,经多方请教前辈或上司,同时自己也认真用功并继续保持这种态度,大致都会获得很大的成果。
人都是在许多人的帮助与指导下才逐渐成长起来的。比如双亲、师长、朋友等,在适当的时机给予帮助,对一个人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可是,更重要的是对这种帮助与教导要自动去学习吸收。
大多数人从学校毕业后进了社会就失去进修的心,这种人以后是不会再有什么进步的。反之,学生时代即使不显眼,但步入社会后仍然勤勉踏实地自觉学习应学的事,往往都会有长足的进步。
能继续保持那种态度的人是只有进步、没有停顿的。他一定能一步一步随着岁月踏实地发展,经过一年就累积一年的实力,经过两年就累积两年的实力。进而10年、20年、30年,就养成与其时间相称的实力。这种人才是真正的“大器晚成”。工作每天都有新情况、新挑战,你每天都要面对新事物,学习与生活相伴,生活就是学习。
对一份工作,许多人干一段时间就觉得没意思了,想换一份工作,而换一份工作就得有条件、有实力。现代社会的机会很多,你只要天天学习,你就天天有进步,就会天天有机会,你的生活就会富有生机。
假如你不想跳槽,想把现在的工作当做一生的工作,那应以何种态度应付呢?如果因为目前的工作进行得很顺利就感到很放心,每天优哉游哉地过安逸日子,那么,目前的情形就不一定能维持很久,失败的日子一定不远了。
与此相反,能将这份工作当作一生的工作埋头苦干,不断进修、不断创造新的东西,始终能“活到老学到老”,他的进步一定是无止境的。这种人就能日日以清新愉快的心情,有效地做自己的工作。这样自然就有希望,不至于失去理想,当然也不觉得疲倦了。
而这种人对自己的工作会有一股拿生命作赌注的热忱,他把自己的使命刻在心里,为了使命,甚至愿意舍命去完成。
不会学习就无法生存
许多教育学家指出:现代社会的发展对“学会学习”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学会学习”,在这里意味着把握四项最基本的学习技能:读、说、写、作。
(1)学会读书
读书之事,由来已久。读书多少为宜?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赵普却说:“半部《论语》打天下,半部《论语》治天下。”这恐怕是我国最早的一本书主义。显然,这些说法都有些夸张。实际上,读书的数量以适当为界,以人的读书能力为限。
舍取专业的差别,就人才个体来说,读书宜多不宜滥,恐怕也可以看做是一个原则。宜多不宜滥,就是说读书要有个数量界限。那界限应该根据所学专业和个人具体条件来划定。比如,有的学者就认为作为大学生,应以教材十倍数量读书,也许比较现实,也比较合理些。那就是说,一个本科生,要学二十几门课,就应读与之有关的三百册书为宜。
读书除去把握读书的数量外,还应该把握读书的技能。我们把读书的技能概括为三个“结合”:其一,读与思的结合。读书唯有经过思考、观察和实践,才能“读到糊涂是明白”。对于思考与读书的关系,古人议论很多。张载说:“万物皆有理,若不知穷理,如梦过一生。”朱熹说:“后生学问强记不足畏,惟思索寻究者为少畏耳。”鲁迅先生也说:“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即使自己觉得有趣,而那趣味其实是已在逐渐硬化,逐渐死去了。”因此,为防止读书硬化,甚至逐渐死去,第一要则就是思索。其二,读与问的结合。提问是解决问题的一半。能够看出问题,于是发而问之,无论什么权威,不明的就要问,问不倒的权威才是真权威,问清楚的答案才是真理解。其三,读与做的结合。读书应与实干相结合。读而不做,时间长了,就会有点呆头呆脑,自己看别人不明白,别人看你也有点奇怪。现代人,不但要有知识、有文化,而且要有技术、有实际工作能力。
如此这般,才能学海无涯,书山有路,将古往今来的优秀书籍化为人生丰富的营养。
(2)青少年时期是接受教育和学习的最佳时期
学习是人才德、智、体三要素中“智”这一要素的唯一途径。
学习能够使人通晓世事,知书达理,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这是成才者所必须具备的德行。
也有人强调学习知识与发展智能的直接关系。贝弗里奇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我们知识的宝藏越丰富,产生重要设想的可能性越大。此外,如果具有有关学科或者边缘学科的广博知识,那么,独创的见解就更可能产生。”可是,知识与智能又不是简单的一回事。真正的学习,不仅在于掌握知识,更在于运用知识,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综合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