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法治政府建设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的“推进依法行政,切实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到2020年实现“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的目标,我们要围绕行政决策、行政执法、行政公开、行政权力监督、行政化解矛盾纠纷等主要环节深入推进依法行政,着力规范政府行为,特别是要紧紧抓住行政机关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这个重点和难点任务,完善执法体制,创新执法方式,加大执法力度,规范执法行为,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切实维护公共利益、人民权益和经济社会秩序。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进一步加大《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实施力度,以建设法治政府为奋斗目标,以事关依法行政全局的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以增强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制度建设质量、规范行政权力运行、保证法律法规严格执行为着力点,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为保障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发挥更大的作用。
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工作
必须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工作,始终保持反腐倡廉建设的生机和活力。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也是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强大动力。必须把反腐倡廉工作与各项重要改革措施相结合,以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为突破口,通过深化改革最大限度地减少体制障碍和制度漏洞。必须注重反腐倡廉工作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总结推广基层和群众创造的有益做法和新鲜经验,加强现代科技手段尤其是信息技术的运用,努力提高有效防治腐败的能力。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各级党委要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担负起反腐倡廉的政治责任。坚持和完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全党全社会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强大合力。
更加重视和突出社会领域立法
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突出社会领域立法。
加强社会领域立法,是推进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的客观需要。加强社会领域立法,是正确处理利益关系、妥善解决利益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加强社会领域立法,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要求。要在继续完善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立法的同时,着力加强社会领域立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社会领域立法的基本原则
加强社会领域立法,要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立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为目标,着力加强制度建设;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有重点、有步骤地向前推进。
加强社会领域立法,应当从社会建设的特点出发,遵循和体现以下原则。
一是普遍保障原则。社会领域立法应当面向全社会、覆盖全社会,保障全社会成员的生存权、发展权,保障全社会成员共享发展改革成果。
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就基本权利而言,不因民族、种族、性别、语言、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政治见解、社会地位、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等而有所不同;在一定情况下可以有差别,但这样的差别应当是合理的、非歧视性的。
二是保障弱者原则。对权利和利益易受侵害的群体,如未成年人、妇女、老年人、残疾人等实行特别的救助、扶持,从法律上给予一定的特殊保护,实行必要的倾斜,使他们真正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
三是基本保障原则。保障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和基本生活需要,体现人文精神和社会公平,并在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保障水平。在制度建设上,按照从无到有、从易到难、从窄到宽、从低到高的方向,逐步推进。
四是国家保障原则。加强社会领域立法,需要政府在更大的程度上投入公共资源、提供公共服务、履行公共责任,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
政府在社会领域的基本角色定位是保障和服务。
五是公益性、非营利性原则。社会领域立法涉及公民基本权利、政府责任和基本公共服务,不同于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具有明显的公益、非营利性质。在某些方面可以引入市场机制,实行有偿服务,但必须对公益性和商业性、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加以区分和协调,保证基本公共服务的公益性、非营利性。
做好社会领域法律制定工作
突出加强社会领域立法,做好有关推进社会事业、健全社会保障、规范社会组织、加强社会管理等方面法律制定工作。加强社会领域立法,需要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全局出发,做出统筹规划和安排,着力推进。
一是健全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逐步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主要任务:
制定社会保险法,推进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方面社会保险的法制化;制定社会救助法,建立健全城市低保、农村低保和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完善专项救助制度;完善社会福利方面的法律法规,发展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的社会福利事业,健全优抚安置、优抚保障法律制度;制定慈善事业法,积极发展社会慈善事业。
二是发展社会事业的法律法规。按照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提高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制定基本医疗卫生保健法,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修改药品管理法,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药品安全监管制度,保障群众基本用药;制定精神卫生法,加强心理健康咨询、保健和精神卫生服务;建立健全医院和医疗机构方面的法律法规,明确医疗卫生机构的性质、组织、功能、管理和运行机制。
三是保障群众基本生活方面的法律法规。在保障基本生活需要方面,制定住房保障法,保障城市低收入家庭的基本住房,做到住有所居;制定和完善公共交通方面的法律法规,积极发展公共交通事业。
四是完善对特殊群体合法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2005年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已经先后对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残疾人保障法作了全面修订。还需要根据新的情况,修订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切实解决老年人权益保障和事业发展问题。完善农民工合法权益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解决农民工进城务工、流动就业面临的突出问题,也应属于特殊群体保护方面的任务。
五是规范社会组织的法律法规。适应社会结构的新变化,制定和完善有关社会组织方面的法律法规。按照培育发展和监督管理并重的方针,规范社会团体、行业协会商会、民间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各类公益或互益性质的社会组织,发挥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增强社会自治功能。
制定志愿服务法,发展志愿服务事业,规范志愿服务组织和活动。
六是加强社会管理的法律法规。包括正确处理新形势人民内部矛盾、解决民间纠纷、应对突发事件、改革户籍制度、维护社会稳定、控制社会异常或越轨行为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完善突发事件应对法,制定违法行为教育矫治法、人民调解法,健全户籍管理等方面的法律制度。
重点加强有关完善经济体制、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以及政府自身建设方面的立法。对社会高度关注、实践急需、条件相对成熟的立法项目,要作为重中之重,集中力量攻关,尽早出台。近期应当着重抓紧制定社会保险法、社会救助法、基本医疗卫生保健法等立法项目,力争在加强社会领域立法方面取得新的重要进展。
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调解机制
要把行政调解作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要职责,建立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总责、政府法制机构牵头、各职能部门为主体的行政调解工作体制,充分发挥行政机关在化解行政争议和民事纠纷中的作用。完善行政调解制度,科学界定调解范围,规范调解程序。对资源开发、环境污染、公共安全事故等方面的民事纠纷,以及涉及人数较多、影响较大、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纠纷,要主动进行调解。认真实施人民调解法,积极指导、支持和保障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开展人民调解工作。推动建立行政调解与人民调解、司法调解相衔接的大调解联动机制,实现各类调解主体的有效互动,形成调解工作合力。
加强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
加强行政复议工作。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在解决矛盾纠纷中的作用,努力将行政争议化解在初发阶段和行政程序中。畅通复议申请渠道,简化申请手续,方便当事人提出申请。对依法不属于复议范围的事项,要认真做好解释、告知工作。加强对复议受理活动的监督,坚决纠正无正当理由不受理复议申请的行为。办理复议案件要深入调查,充分听取各方意见,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注重运用调解、和解方式解决纠纷,调解、和解达不成协议的,要及时依法公正做出复议决定,对违法或者不当的行政行为,该撤销的撤销,该变更的变更,该确认违法的确认违法。
行政机关要严格履行行政复议决定,对拒不履行或者无正当理由拖延履行复议决定的,要依法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探索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复议审理工作,进行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健全行政复议机构,确保复议案件依法由2名以上复议人员办理。建立健全适应复议工作特点的激励机制和经费装备保障机制。完善行政复议与信访的衔接机制。
做好行政应诉工作。完善行政应诉制度,积极配合人民法院的行政审判活动,支持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对人民法院受理的行政案件,行政机关要依法积极应诉,按规定向人民法院提交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依据、证据和其他相关材料。对重大行政诉讼案件,行政机关负责人要主动出庭应诉。尊重并自觉履行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裁定,认真对待人民法院的司法建议。
切实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围绕维护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深入开展专项治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纠正教育收费、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
同时,各地要结合实际,着力解决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安全生产、社保基金和住房公积金管理等方面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坚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坚持标本兼治、纠建并举,建立健全防治不正之风的长效机制。督促有关部门强化行业监管,建立健全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大力开展创建文明行业活动,健全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等制度,办好政风行风热线。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人民团体、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联系群众的作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加强和完善党内法规的制定落实
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完善党内法规制定程序,加强党内法规的监督和落实。
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是加强党的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也是全党同志的应尽义务和庄严使命。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按照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的部署要求,切实把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章上来,坚决维护党章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党内法规对于加强党的建设,保证党的各项工作和党内生活的制度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早在1938年,毛泽东就提出:“为使党内关系走上正轨,除了上述四项最重要的纪律外,还须制定一种较详细的党内法规,以统一各级领导机关的行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1990年7月31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程序暂行条例》(以下简称《制定程序》),对党内法规的名称、适用范围、层次价位以及制定修改的主体和具体程序作了明确规定。
“党内法规”这一概念已经约定成俗,不仅为党的领导人所采用,为中央文件所采用,而且已经纳入党的最高章程《党章》之中。《党章》第四十四条规定:“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协助党的委员会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