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护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7744100000053

第53章 不同生命周期的护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3)

三、中年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中年人虽然越来越关注健康和健康促进问题,但因其在社会、家庭都有重要的地位,身心负担较重,男性吸烟、酗酒、在外应酬的机会较多,形成了不良的生活习惯,因此主要的健康促进策略是在这个时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这对年老后保持机体的功能状态也能起到较好的作用。

(一)营养

营养平衡可以促进健康,每日的饮食对健康有很大的影响,进食不当,活动减少,易出现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中年人需摄取优质蛋白质食物以维持细胞功能和修补体内的组织,如牛奶、蛋、鱼、禽肉等,多食绿色蔬菜和水果,控制对动物性脂肪的摄取,适当多食植物油,增加钙的摄取量,每日的食盐摄取量应控制在2~5g。中年人每日摄入的热量为30~35kcal/kg,三餐分配为早餐25%~30%、午餐40%、晚餐30%~35%。为使食物容易消化吸收,食物必须经过合理的烹调,如大豆制作成豆腐和豆浆,蔬菜先洗后切也可减少维生素C的浪费。同时中年人应该在愉快的气氛下用餐,细嚼慢咽,避免过度疲倦时用餐。

(二)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可以帮助中年人保持骨骼力量,预防骨质疏松,增加外周血循环和维持心血管的耐受力。此外,体育锻炼还可以降低癌症的危险性,如锻炼可以增加肠蠕动,从而降低结肠癌的发生。虽然体育锻炼有许多益处,但也应该考虑到锻炼可能会给某些人带来危险,因此在实施锻炼计划之前应进行全面的身体评估,尤其是对肥胖或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中年人运动应以有氧运动为主,能持之以恒,剧烈运动之前应进行热身运动,运动量应逐渐增加,速度和力量要适宜,避免过度运动,以激烈运动后10分钟,心跳呼吸可以恢复正常,且不感到疲倦为宜。

(三)休息

休息和睡眠对促进健康极为重要,中年人一般需要每晚6~8小时的安静睡眠,但临近退休时,因活动量减少,睡眠时间也减为5~6小时。中年人的生活方式和对睡眠的需求已经开始改变,其在睡眠方面的改变表现在晚上经常醒、熟睡时间减少、容易受外界干扰影响等。护士可以向他们提供各种各样的认知和行为干预建议,如播放一些轻松的音乐,洗澡,按摩,加强锻炼,减少茶、咖啡等食物的摄入,而依靠安眠药物或酒精来促进睡眠是不可取的。

(四)戒烟

研究表明,戒烟对中年人十分有益,它能降低心血管负荷,降低发生呼吸系统感染和癌症的危险性,还能改善呼吸系统功能和保持肺功能的稳定性。护士应该掌握能够帮助戒烟者戒烟的最有效方法,努力鼓励吸烟者戒烟,为戒烟者提供支持和不断的鼓励、长期进行随访并提供有关烟瘾复发的咨询是成功戒烟所必需的。研究表明,逐渐减少吸烟量,并改变对烟的心理依赖行为对戒烟也非常有利。

(五)心理调适

健康的心理是身体健康的保证。中年人由于超负荷的工作及家庭负担,特别要注意提高自我心理保健意识。

1.保持健康的情绪

中年期是同龄人社会地位升迁、经济收入悬殊较大的年龄阶段。

面对同龄人成为上司或时代骄子,应以坦然豁达的心理面对这一切;正确认识到别人的长处及机遇,避免产生虚荣、嫉妒、自卑的心理。

2.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

在遇到压力和困难时,要积极争取朋友、同事、家人的帮助和支持。在任何时候,你的朋友、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都是使你能获得力量的人。具有良好的社会支持体系,是中年人缓解心理压力最简单也是较有效的方法。

3.安排合适的业余生活

健康的业余爱好,可以保持愉快的心境。合理安排自己的业余生活,积极参加适合自己的文化娱乐活动,如听音乐、练书法、绘画等。中年人还要学会放松技巧,如深呼吸、静坐等,及时进行自我心理调节。

(六)预防疾病

中年人是青年向老年的过渡时期,健康状态在下降。随着岁月的推移,衰老的迹象已开始出现,也易受到各种疾病的袭击,应定期体检,及时就医,对疾病应有正确的认识,一旦患病也无需过分担忧、恐惧。中年人应注意更年期保健,做好慢性病和癌症的预防和筛检(screening)工作,护士应该努力为慢性病或癌症患者提供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方法。

第四节老年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一、老年人口学特征和发展

目前,国际上老年人的年龄下限一般有两个界定标准,一是多数发展中国家一般定为60岁,二是少数发达国家一般定为65岁。按照WHO的定义:老年人(agedness)一般指年龄在65岁以上的人。根据一般人群年龄的划分,65~74岁为年轻老人,75~84岁为老老人,≥85岁为高龄老人,≥90岁为长寿老人。老年期又可分为三个阶段,即60~74岁为老年早期,75~84岁为老年中期,85岁以上为老年晚期。老年人是一特殊群体,了解老年人口学特征有利于建立对老年人群的总体印象。

(一)我国人口学特征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目前,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1999年,中国也进入了老龄社会,是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目前也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全球老年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

1.老年人口规模巨大

2004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1.43亿,2014年将达到2亿,2026年将达到3亿,2037年超过4亿,2051年达到最大值,之后一直维持在3亿~4亿的规模,将成为“超大型老年化的国家”。

2.老龄化发展迅速

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从7%提升到14%,发达国家大多用了45年以上的时间,中国只用27年就可以完成这个历程,并且在今后一个很长的时期内都保持着很高的递增速度。

3.地区发展不平衡

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具有明显的由东向西的区域梯度特征,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明显快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以最早进入人口老年型行列的上海(1979年)和最迟进入人口老年型行列的宁夏(2012年)比较,时间跨度长达33年。

4.城乡倒置显著

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历程表明,城市人口老龄化水平一般高于农村,但中国的情况则不同。目前,农村的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1.24%,这种城乡倒置的状况将一直持续到2040年。这是中国人口老龄化不同于发达国家的重要特征之一。

5.女性老年人口数量多于男性

目前,老年人口中女性比男性多出464万人。2049年将达到峰值,多出2645万人。21世纪下半叶,多出的女性老年人口基本稳定在1700万~1900万人。

6.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

发达国家是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条件下进入老龄社会的,属于“先富后老”或“富老同步”,而中国则是在尚未实现现代化,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提前进入老龄社会的,属于“未富先老”。

(二)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

21世纪的中国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从2001年到2100年,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①从2001年到2020年是快速老龄化阶段。这一阶段,中国将平均每年增加596万老年人口,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28%,大大超过总人口年均0.66%的增长速度,人口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其中,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067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2.37%。②从2021年到2050年是加速老龄化阶段。伴随着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的新中国成立后第二次生育高峰人群进入老年,中国老年人口数量开始加速增长,平均每年增加620万人。同时,由于总人口逐渐实现零增长并开始负增长,人口老龄化将进一步加速。到2023年,老年人口数量将增加到2.7亿,与0~14岁儿童人口数量相等。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老龄化水平推进到30%以上,其中,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9448万,占老年人口的21.78%。③从2051年到2100年是稳定的重度老龄化阶段。

2051年,中国老年人口规模将达到峰值4.37亿,约为少儿人口数量的2倍。这一阶段,老年人口规模将稳定在3亿~4亿,老龄化水平基本稳定在31%左右,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占老年总人口的比重将保持在25%~30%,进入一个高度老龄化的平台期。

二、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

老年人受到遗传、环境、饮食、健康及各种因素的影响,老化程度及严重程度因人而异,个体差异较大,但仍然有自然规律可循,而且是可以预期的。

(一)生理方面

老年人的各种器官逐渐地丧失其正常功能,身体各器官系统逐渐地失去其自我更新的能力,即为老化。衰老最明显的变化是外形的改变,主要有身高缩短、毛发发白、牙齿松动、皮肤干燥无弹性、出现皱纹和色素沉着等;此外,感知的变化表现为感觉不灵,听力、视力、味觉和知觉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减弱,反应迟钝,记忆力和学习能力减退。

(二)心理方面

老年人正常生理方面的改变必然导致心理方面的变化。

1.情绪改变 有的老人退居二线后产生失落感,表现为沉默寡言、闷闷不乐、苦闷压抑,或急躁易怒、感情易冲动、好发脾气;有的老人由于接触社会和同事的机会减少,表现为好静懒动、情感淡漠,产生“与世隔绝”的感觉;有的老人退休后,子女又不在身旁,易产生孤独感;还有些老人常担心患病,整日惴惴不安,易产生恐惧心理。

2.性格改变 有的老人显得噜苏,说话多重复,过于小心谨慎,唯恐出错;有的老人变得不修边幅,生活懒散,不注意个人卫生;有的老人变得幼稚,喜欢与孩子们在一起,贪吃零食;有的老人变得自私、贪婪,好占小便宜。

三、老年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一)营养

由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对营养与饮食有特殊的需求,通过对老年人饮食营养方面的教育和照顾,可以防止老年人的过早衰老,减少疾病,保持良好的体力和精力。

老年人基础代谢低,所需能量也应相应减少,但蛋白质对老年人营养尤为重要,应给予老年人优质蛋白,以大豆、奶类、鱼类、瘦肉和蛋类作为主要来源。此外,还应给老年人较多含钙和维生素丰富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以延缓衰老、维持老年人健康。在烹调方面,食物加工应切碎煮烂,尽量少给油炸、过甜和过于油腻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