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谁说白手不能起家:朱元璋的成大事之道
7753600000100

第100章 看准先机,先下手为强

懂得先下手为强的人,必是一个珍惜时间的人。不妨每天给自己5分钟的“读秒时间”,自己眼睁睁地看着每秒钟的流逝,让自己感觉时间流逝的速度,相信慢慢地,你会对时间有概念,对行动有期待。

朱元璋的时间观念非常之强,在陈友谅进攻应天府的时候,他并没有坐等待毙,而是利用陈友谅轻敌的思想,现是巧写诈降信予以迷惑,再抓住战机,占据好有利地形,将陈友谅进行团团包围,大败敌军。应天保卫战,充分地体现了朱元璋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寻找战机,抓住机遇,变被动为主动,最终让对方输得心服口服。

“我一生事业之成功,就在每做一件事,都提早一刻钟下手。”一位企业家叙述自己事业成功的秘诀。

甲和乙都在思考着下一步,同样一件事,因为存在一定的风险,甲经过细算,认为有60%的把握,便抢占时机,先下手为强,因而取胜。乙在谋划时过于保守,认为必须有90%甚至100%的把握才下手,结果坐失良机。同样一件事,甲经过仔细考察发现了商机,先投入资本;乙也同样仔细考察后却丝毫没有收获,结果先机被善于思考和发现的甲抢去。

聪明人创造的机会比他找到的多。美国新闻记者罗伯特·怀尔特说:“任何人都能在商店里看时装,在博物馆里看历史。但具有创造性的开拓者在五金店里看历史,在飞机场上看时装。”在没有的时候发现有,在别人没发现之前先发现,并在别人没动手之前把它转化为智慧和财富,那你就掌握了制动权。

“打老虎要先下手为强”,做任何事情,先知先觉为机会者,后知后觉为行业者,不知不觉为消费者。所谓超前一步,领先一路。任一种产业,一开始都只是一种现象,逐渐会形成一种行业,最后才转变成一种产业。我们可能会等到很多事情的出现,但是很难等到一个行业的出现。

世界首富比·盖茨在25年前他就看准了电脑软件的市场——第一个做windows软件,这就是早的观念。我们再看看1980年的个体户,1989年的原始股,1992年的房地产,1995年的保险业,开始都只是一个现象,现在都已形成行业了。

记住:要在每一次商机中成为赢家,你离不开抢先一步想到的观念!!面对时代的发展趋势建议任何机会来临时,都去认识一下它们,设法了解它们,读懂它们。如果是一个机会,那就问下自己:你是先知先觉者,还是属于后知后觉呢?人生最可悲的事,最遗憾的事就是:老来才明白一切。

有一名句:“在趋势和潮流面前,谁先改变观念谁就把握先机;谁先帮别人改变观念,谁就拥有市场。”现在的互联网站点都在找寻高科技领域风险投资,张朝阳可谓是此中开先河的第一人。张朝阳曾经创造了中国互联网的许多神话。所以,毫不夸张地说,张朝阳代表了中国互联网的一个时代。张朝阳的起点是看到了雅虎成功的契机,在国内互联网还处在萌芽阶段的时候就看准市场的发展潜力和方向,毅然选择了网络这个新兴的事物,并且在一系列的炒作之后使人们对网络的认识逐步地清晰和明确。不可否认,张朝阳在开始的时候选择搜索引擎是成功的,在人们刚开始接触网络的时候,对搜索引擎的依赖是非常大的,而张朝阳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正是有他的奔波才使人们知道网络的好处和优势。

张朝阳的成功在于把握住了开始的契机,互联网是个先下手为强的行业,通行的是赢家通吃的法则,抢占先机取得了成功的第一步。

香港商人陈玉书在他自传《商旅生涯不是梦》里指出:致富秘诀,在于“大胆创新,眼光独到”。譬如说,地产市场我看好,别人看坏,事实证明是好,我能发大财;反之,我看好,别人看坏,事实证明是坏,我便要受大损失,甚至破产;如果大家都看好,我也看好,事实证明是对了,则也仅仅能糊口而已。

世界的改变、生意的成功,常常属于那些敢于抓住时机,适度冒风险的人。有些人很聪明,对不测因素和风险看得太清楚了,不敢冒一点险,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永远只能“糊口”而已。实际上,如果能从风险的转化和准备上进行谋划,则风险并不可怕。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不得迅速行动。我们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抓紧一分一秒,迅速开始行动,决不拖延。

我们真正要打的仗就是“对手仗”,要想打胜对手仗,就要在任何方面比对和超前一步,领先一步。朱元璋没有坐等胜利,而是积极寻找时机,来一招主动出击,先声夺人,打败了陈友谅。所以,时刻记得“先下手为强”!否则,你的企业、团队将必无立锥之地。

[金言忠告]

速度时代,不只是大鱼吃小鱼,更是快鱼吃慢鱼。任何企业、团队和个人,要想成功卓越,就得比学习的速度,观念更新的速度,决策的速度,团队的速度,有效执行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