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谁说白手不能起家:朱元璋的成大事之道
7753600000101

第101章 不盲目竞争,保持各自优势

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论语》

君子无所争。要竞争也是君子之争!

当时元朝气数已尽,各地起义军统统自立为王,各自相争气派的番号,而在此数路起义军当中,朱元璋是当时最大的势力之一,然而,他不但没有跟别人争王,而且自己都坚持不称王的思想,为什么呢?因为朱元璋知道树大了容易招风,名气大了就容易让别人群起而攻之,与其跟窝里斗,还不如大度一些,先打败元军,再与各路诸侯来个“君子之争”。

《庄子》里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战国时,惠施在魏国当相国,庄周跑去要与他会面。惠施听人说,庄周这次来魏国的目的,是想取他相国之位而代之,所以十分紧张,命令官兵在都城搜捕了三天三夜,但还没抓到庄周。正当惠施坐立不安而又无可奈何之时,庄周却自己找上门来了,还对他讲了一个故事,“南方有一种鸟,从南海出发,飞到了北海。不是梧桐树它不会栖身,不是仙果它不会吃,不是清冽的甘泉它不会喝。猫头鹰弄到了一只死了好几天,身体都腐朽了的老鼠,正巧该鸟飞过,猫头鹰抬头看见了,以为这只鸟想吃它的老鼠,于是发出惊叫:吓!“谁知这鸟全然没有理会,飞走了。现在,你难道也要用魏国来”吓“我吗?”

在我们现代社会,像惠施与猫头鹰这样,“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人其实是大有人在的。比如,有的人害怕有才能的人调入自己的单位或部门,担心自己的地位保不住,被人取而代之,于是想方设法要去整这个人。

其实,这里存在一个问题,现在是竞争的时代,巨石尚且压不住雨后春笋冒尖,你即使百般阻挠,能阻止新苗不脱颖而出吗?既然不能阻止,那么就要互惠互利了。互惠互利,就是不要一窝蜂地都去生产电视机,都去种苹果,都去投资眼下看来大有利可图的“商机”。比如汽车生产,你生产车胎,我制造车玻璃,他可以造外壳,这样既防止了资源浪费,也使生产可以延续下去,因为少了许多竞争对手,也可以对产品的质量精雕细琢。在整个需求市场上也不致过于饱和,从而达到各个行业都有各个行业的产品优势,大家都有利可图。另外在选择产品的投向上不盲目地竞争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柯达为了实现“2003年中国彩扩店的数量达到10000家”的雄心,极度关注巨大的中国农村市场,从2000年12月份开始,即在浙江等省通过与北京奥美地亚传媒的合作开始在县市级电视台投放广告,一直延续至今。

柯达胶卷相关人士表示,虽然在农村,每百户居民拥有的照相机的数量非常有限,只有4台左右,但是,从每百户居民拥有的其他更昂贵的家用电器的数量来看(如彩色电视机是48.74,洗衣机是28.58),照相机在未来的几年中拥有非常巨大的市场增长空间,他们非常看好这个市场,当然对柯达胶卷未来几年的消费增长空间也抱有极大的信心;另外,随着中国入世,国际很多著名的照相机品牌,会进入中国,中国大中城市的消费者可能会越来越趋向用数码相机,那么胶卷在大城市必然会失去部分市场,那么,必须要找其他的市场来代替……柯达对农村已研究了很久,发现是不能忽视的市场,因此,决定与奥美地亚合作,加大在中小城市及农村的广告投放力度,柯达想尽早地得到这块市场的消费者的认知,并能对柯达胶卷产生一定的忠诚度,如达到这样的效果,那么柯达开发农村市场的第一步计划,也就完成了。为自己制造防空洞,向有潜力的空白处进军,正是竞争的一大妙处。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是商界竞争中一条非常实用的制胜法宝。这里说的是竞争中的差别化策略。不同的产品竞争,不同的质量品牌竞争都要比不顾市场需求,看到人家的好就要趋附的盲目竞争要精明得多!朱元璋做到了这一点。在对方势力占据上风时,他很快就占据天时地利之势,寻找突破点,避强吃弱、最终大胜对手。在竞争中,你得摆出自己的个性来,你得让你的主管感觉到你的与众不同,你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成就自我。

朱元璋做到了这一点。在对方势力占据上风时,他很快就占据天时地利之势,寻找突破点,避强吃弱、最终大胜对手。

[金言忠告]

在竞争中,你得摆出自己的个性来,你得让你的主管感觉到你的与众不同,你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成就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