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谁说白手不能起家:朱元璋的成大事之道
7753600000070

第70章 稳健求胜时,别忘了适时跨越

朱元璋委于南方地盘而没有大军北进长达数十年,真是因为他不想直捣中原吗?答案是否定的。只是朱元璋和他的谋士们认为,不是不要,而是时机未到。在长期准备,大败张士诚,消灭陈友谅后,朱元璋冷静地分析了当时全国的情势,看到了元朝气数已尽,最终才抓住机会,下定决心挥师北上,而后来的结果也证明了朱元璋十几年的蛰伏时绝对值得,因为他适时实现了攻占中原,一统江山的跨越。

某大公司招聘人才,应者云集。经过三轮淘汰,还剩下11位应聘者,最终将留用6个,因此,第四轮总裁亲自面试。奇怪的是,面试考场出现12个考生。

坐在最后一排的一个男子站起身:“先生,我第一轮就被淘汰了,但我想参加一下面试。”在座的人都笑了,包括站在门口闲看的那个老头子。总裁饶有兴趣地问:“你第一关都过不了,来这儿还有什么意义呢?”男子说:“我掌握了很多财富。”大家觉得此人要么太狂妄,要么是脑子有毛病。男子说:“我有11年工作经验,曾在18家公司任过职……”总裁打断他:“先后跳槽18家公司,我不欣赏。”男子站起身:“先生,我没有跳槽,而是那18家公司先后倒闭了。”一个考生说:“你真是个倒霉蛋!”男子道:“相反,我认为这就是我的财富!我不倒霉,我只有31岁。”

站在门口的老头子走进来,给总裁倒茶。男子继续说:“我很了解那18家公司,我曾与大伙努力挽救它们,虽然不成功,但我从它们的失败与错误中学到了许多东西。”男子离开座位,一边转身一边说:“与其用11年学习成功经验,不如用同样的时间研究错误与失败;别人的成功经历很难成为我们的财富,但别人的失败过程却是!”男子就要出门了,忽然又回过头:“这11年经历的18家公司,培养、锻炼了我对人、对事、对未来的敏锐洞察力。举个小例子吧——真正的考官,不是您,而是这位倒茶的老人……”全场11位考生哗然,惊愕地盯着倒茶的老头。那老头笑了:“你第一个被录取了,因为我急于知道我的表演为何失败?”

这个男子凭什么能看出倒茶的老人就是总裁呢?其实答案再简单不过,就因为他在十八家公司工作中所锻炼出来的超强的阅历,如此多的经验,让他在失败中一跃而出,最终被录取。

他成功在哪?就是他知道,在失败的量的积累中,会在心理存在一个度,一旦这个积累达到了成功的水准,他便适时地抓住了,这从他的言语,他的阅历中就已经表现出来了。

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又必然会引起质变。故事中的富翁没有想到伎儿能不停地演奏,会使乐音发生质变成为噪音达到目的的同时,自己也有了质的飞跃!。

朱元璋用了二十几年,完成了他成就帝业的跨越,凭他当时过人的才智来看,这也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金言忠告]

相对于朱元璋来说,这个社会给了我们更多的成就自己理想的机会。只要我们肯脚踏实地,只要我们能步步为营,天下有何难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