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谁说白手不能起家:朱元璋的成大事之道
7753600000071

第71章 为“忍”找个理由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这句古话的意思是让我们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不要一味使用莽劲去碰壁,而应该分析局势,做出某些以退为进的决策。

之所以崇尚忍,因为它需要宽容的气度,需要理智的智慧,更需要希望的支撑!

朱元璋在这个问题上起到了表率作用。从沦落为乞丐四处乞讨,到刚入军营,受人欺凌,他都是“忍”字当先,而这一点,在他成为郭子兴手下重将时表现得更为明显,在开始的一段时间内,郭子兴还是非常器重朱元璋的,因为朱元璋两次舍命相救,恩人不重视,还算什么?但好景不长,郭子兴对朱元璋有很大的不满了,为什么呢?因为朱元璋太红了,红得发紫,都让郭子兴的两个儿子感到不悦了,每天在父亲面前说起朱元璋的坏话。

真理永远都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说一次不在意,两次也没关系,但说的次数多了,郭子兴就信以为真了,认为朱元璋对自己的地位构成了威胁,一开始就来了一招削兵权,把朱元璋手下亲信大将和谋士一个个调走,再后来干脆直截了当,把朱元璋给关了起来饿到他半死,还闹出来一个“马夫人忍乳疼送烧饼”的故事来。

这一切的做法当然让朱元璋憋了一肚子气,但他在抓住郭子兴现在还不会杀他的现状,还是一步一步地忍了过来,他知道,大丈夫能伸能屈,争一世,不争一时,而这是朱元璋这样的忍耐和表面上对郭子兴的言听计从,在很大程度上打消了郭子兴的疑惑,试想一下,如果朱元璋当时争一时痛快,最后遭殃的还是自己,即使他成功地夺取的帅位,也落下个不忠的骂名,当然也不会有他的大明江山了!

朱元璋为何忍气吞声呢?因为他知道,只有忍才能控制情绪,才能赢得同伴门的尊重,才能赢得郭子兴的认可。其实在朱元璋的心里,忍耐一下,又怎么了?大丈夫能屈能伸,不该出首时就得紧握拳头,以忍为先,日后再图大计。

现代世界上许多在事业上非常成功的犹太籍、日籍的企业家、金融巨头亦将“忍”字奉为修身立本的真经,均在自己家中、办公室中悬挂着巨大的“忍”字条幅……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忍学是世界上成功的企业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科学家的必修之课。

为什么要提倡“忍”呢?这是根据某些事物的具体情况来决定的。有的时候,你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无论你怎么努力,成效似乎都不大。被你一直信奉不疑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似乎不再有效,这就好比手中拿着一万块钱却想通过自己的精心测算、分析来撼动股市一样。此时,你所做的最好策略就是不要凭着自己的“蛮劲”,一味地相信自己的判断,投入到某些前途极端凶险的股票中,相反,若你退一步,静观一下股市变化,先求其次,买一些绩优股,待选定时机再东山再起,投入到选中的冷门中,这时你才能真正获得成功。

忍能成大器,你在做人的准则中要牢记“忍”这一条。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甚至以一国之君的身份为人做马夫,终于赢得了后来的“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大业。汉朝时的韩信,若不是能忍得住那“胯下之辱”,最终从一个街头小痞子到被封淮阴侯。

忍能做大事。这是一个在商海中遨游多年的朋友对我讲的一句话。有时候,从银行贷款,就硬是要忍住审查人员的吹毛求疵。与老板谈生意,稍一不忍就可能损失一笔大钱。如果你的确要求助于那个对你挑鼻子瞪眼睛的人,你就忍一忍吧!只要不是原则性冲突,忍过了之后,钱就进来了,这何乐而不为呢?

忍耐并不是胆怯,更不是忍气吞声,每天提着裤子过日子。从小忍到大忍,从当乞丐时遭人的嘲笑和白脸,到几次论为主帅郭子兴的阶下囚,朱元璋都忍过来了。事实证明这些都不是胆怯的表现,更不是因为朱元璋毫无势力,忍气吞声。朱元璋把他看成了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试着去忍耐一下吧,你会发现忍一时足可以让你长一智!

[金言忠告]

忍,并不是劝告你怯懦,真正的忍是以退为进的手段。那些只是一味地退让,而不考虑自己真正的目标、不思进取的人,忍来忍去反而只会使自己陷入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