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唐宋八大家的故事
7836100000196

第196章 淡泊的晚年

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苏辙因上疏论政被贬知袁州,筠州居住。因其有政绩,故当他被罢去之时,“父老送者皆呜咽流涕,数十里不绝。”(孙汝听《苏颍滨年表》)绍圣四年,三省又以苏辙等“为臣不忠”“罚不称愆(qiān,罪)”,于是再贬为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1098),又有诏移其于循州安置。苏辙到循州,先寓居于城东之圣寿寺,后又尽囊中所有买下民居大小十间。院子的北墙下有空地可以种蔬菜,有井可以灌溉。苏辙与其第三子苏逊“荷锄其间”。当地有官宦人家黄氏,苏辙时至其家借书阅读。元符三年(1100),哲宗死,徽宗即位,大赦天下,苏辙被量移永州安置,后又授濠州团练副使,移居岳州。不久,又授大中大夫,提举凤翔府上清宫。因其有田产在颍昌府(即今河南省许昌县),于是就居住在这里。就是说他并未到凤翔府上任,只是有此官职而已。按苏辙自己的说法:“家本眉山,贫不能归,遂筑室于许(即颖昌)”(《颍滨遗老传》)。

苏辙筑室于许,自号颍滨遗老,自作《颍滨遗老传》万余言。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奸佞蔡京当政。降苏辙为朝议大夫,罢去其提举凤翔府上清宫之职。此后苏辙一直住在颖昌。大观二年(1009),朝廷恢复了他朝议大夫之职,又迁中大夫。政和二年(1112)九月,又由中大夫转为大中大夫,并于此时致仕。但一个月后,苏辙即辞世了。

据《苏颍滨年表》载:“颖昌当往来之衢(四通八达之处),辙杜门深居,以著书为乐,谢却宾客,绝口不说时事,意有所感,一寓于诗,人莫能窥其际。”据《宋史·本传》载:“(辙)筑室于许,号颍滨遗老,自作传万余言,不复与人相见,终日默坐,如是者几(将近)十年。”苏辙自己在《颍滨遗老传》中也说:“凡居筠、雷、循(州)七年,居许六年,杜门复理旧学,于是《诗》《春秋传》《老子解》《古史》四书皆成。尝抚卷而叹,自谓得圣贤之遗意,缮书而藏之。”由此可见,苏辙晚年,虽一直挂着不同的官衔,也移居多处,但其生活的常态则始终是“杜门深居”,“谢却宾客,绝口不说时事”而“以著书为乐”。历尽政治磨难之后,苏辙似乎是有点大彻大悟了,远离时事,远离世人,几乎是把自己封闭起来,一心读书著书,恬静淡泊,度过了他十几年的晚年生活。

步入政坛,先因反对青苗法与王安石不合;元祐秉政,力斥章、蔡,不主调停;议回河、雇役之事,又与文彦博、司马光等人异同;与西夏边事之谋,又与吕大防、刘挚不合……这样一位积极从政,直言极谏之人,为何一转而为远离时事,“不复与人相见”?原因大体有三:一是政治原因。北宋末年,党争剧烈,政局腐败,奸佞当道,自己屡遭挫折,一贬再贬,使他对政治失去信心,失去热情,转而厌恶丑恶的官场,避之唯恐不及;二是思想原因:苏辙虽一生以儒家思想为主,但晚年辞官家居,笃信佛、老,喜谈性理,大有将道家的玄学,佛家的禅学和儒家的理学合而为一的趋势。连南宋的朱熹都说:“(苏辙)合吾儒于老子,犹以为未足,又并释氏而弥缝之”(《杂学辨》)。三是性格原因。《宋史·本传》称其“性沉静简洁”“寡言鲜(少)欲”“不愿人知之”。生性沉静内敛,不愿张扬。这也是他能恬静淡泊,乐于生活在一人世界中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