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回首那盏明灯-品味中国哲学经典
7837800000003

第3章 从自己想到别人——《论语》第三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仁”的境界是神秘而又吸引人的,这同样体现在中国人的日常用语之中。中国人对于那些献身民族解放和富强事业的优秀成员,喜欢尊称其为“仁人志士”,或许就是由于“仁”有巨大魅力的原因。

然而,正如上文所说,“仁”是一种包含了所有美德的概念。美德有那么多,一个人要拥有何种美德才算达到“仁”的境界?换句话说,要怎样才能做成一位“仁人”?

要回答这个问题,同样需要回到我们现实生活中去观察。如果大家交游较广,就会熟悉中国人社交时的一个基本准则,那便是“将心比心”。这句话的含义用简单的话概括就是“从自己想到别人”。什么是“从自己想到别人”?它的意思是:当一个人准备采取某种言行对待他人时,要想到如果他人用同样的言行对待自己,自己会是什么感受。其实,就是让一个人在对他人采取某种言行之前,多替他人着想一下。换句话说,它就是孔子所谓的关爱他人。在社交中,一个人只有经常“将心比心”,才能达到“仁”的境界。

可是,“将心比心”只是我们现在对“仁”和达到“仁”之境界的方法的理解。在孔子那里,“仁”和达到“仁” 之境界的方法是用另外两句话来表达的,它们分别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下面我们就分别来品味这两句话的意蕴。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出自《论语·颜渊》:“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这段话讲了孔子和一个名叫仲弓的徒弟就“仁”进行讨论的故事。仲弓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回答说:“平常出门要像去见贵宾一样庄重,役使百姓要像承担大祭典一样严肃。自己所不喜欢的,不要强加给别人。在诸侯国之中没有人对自己怨恨,在大夫的领地里也没有人对自己怨恨。”听完老师的回答,仲弓谦虚地回答说:“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意思是:我仲弓虽然资质不敏捷,也要按照老师的话去做。

在上面这段话里,孔子说出了“仁”和达到“仁”之境界的方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跟我们上文已经说到的“将心比心”意思是一样的。它们均是指:如果一个人不想别人用某种方式对待自己,那么这个人就不要用此种方式对待别人。每个人都是血肉之躯,既然自己都觉得遭到别人的某种对待很难受,那么别人遭受到这种对待时肯定也很难受。因此,孔子才说不要把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强加给别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维方法,其实就是“从自己想到别人”。这样一种思维,更多的考虑了别人的感受,因此是关爱他人的表现。正是在这个意思上,我们可以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便是“仁”和达到“仁”之境界的方法。

然而,在孔子那里,“仁”和达到“仁”之境界的方法不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种,还有一种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句话出自《论语·雍也》:“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这段话讲了孔子和自己的徒弟子贡讨论“仁”的一个故事。子贡问孔子:“如果统治者能够广泛地给予百姓好处并帮助百姓,这个统治者如何?称得上仁吗?”孔子听后惊讶地说:“岂止是仁,根本就是圣人!就连尧舜这样的圣王恐怕也做不到!‘仁’就是自己想要树立的美德也帮助别人树立,自己想要达到的德行也帮助别人达到。由自己想到别人,说是实行仁的方法。”

从这段对话我们可以看出,在孔子眼中,一个人想达到“仁”的境界,需要的不仅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不要把自己不喜欢的强加给别人,还需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帮助别人一起树立和达到自己想要实现的美德。仔细思考一下,这里所谓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其实也是一种“从自己想到别人”的思维方式。一个人之所以要帮助别人树立和达到自己想要实现的美德,就是想到了这样的美德不仅对于自己而且对于别人都是益处多多的。正是在这种心态作用下,才会有帮助他人的行为。因此,所谓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基于对他人的关爱而产生的思维方式。如果没有这样的爱心,又怎么能想到树立和达到美德对他人也有好处?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孔子那里还有两个简单的字来表达,它们分别是“忠”和“恕”。“忠”指的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指的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两个字合起来就是所谓的“忠恕之道”。中国人的传统是很讲究“忠恕之道”的,因而才形成了人人谦和、互敬互让的良好社会风气。在今天建设和谐社会的形势下,自然也是离不开“忠恕之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