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回首那盏明灯-品味中国哲学经典
7837800000002

第2章 说不清楚的“仁”——《论语》第二

“仁者,爱人”

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华民族被誉为“礼仪之邦”,华夏儿女都为自己的祖国有这样的美誉而觉得骄傲。然而,如果按照这个词语的字面意思(讲究礼貌、彬彬有礼的国家)来理解的话,那么这个世界上就绝对不止中国是“礼仪之邦”了——绅士传统深厚的英国、浪漫多情的法国……它们其实也是讲究礼貌、彬彬有礼的国家。既然如此,那又是什么使得中国能够独得“礼仪之邦”的美名呢?这就是“礼仪”二字的深层含义——“仁”。

“仁”是中国人经常挂在口边的一个字。只不过,中国人喜欢把“仁”和“义”连在一起说成“仁义”。比如,在遇见一个好人之后,我们会向别人夸这个好人“真仁义”;古代打了胜仗,得胜者喜欢标榜自己是“仁义之师”等。

“仁”、“义”二字虽然经常连用,但是在儒家的先师孔子那里,这两个字还是有着不同含义的,它们各有其具体的内容。“义”这个字其实是个通假字,它跟“宜”的意思是一样的,都是指“应该”,意思是说每个人都要做一些应该做的事情。乍听起来,“义”这个字似乎带有命令的味道。其实,仔细想想,一个人生活在社会关系之中,肯定有一些事情是应该去做的,比如赡养父母、疼爱后代、忠信朋友等。每个人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会觉得本应如此,因而实际上就没有多少命令的感觉了。从这个角度讲,“义”就是一个人在社会中的义务。然而,一个人在社会上的义务有很多,那么到底哪样才是“义”?这就要说到“仁”了。

在《论语》中,“仁”是一个含义相当广的概念。孔子有二十多次说到了“仁”,可是几乎每一次他对“仁”的解说都不相同。比如,在《论语·学而》中,孔子从反面解释仁:“巧言令色,鲜矣仁。”意思是:满口花言巧语,满脸假和善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又如,在《论语·子路》中,孔子解释仁道:“刚毅木讷近仁。”意思是:性情很质朴刚毅的人接近仁德。再如,在《论语·颜渊》中,孔子的徒弟樊迟问老师什么是仁,孔子这次简单明了地告诉他说:“仁者,爱人。”意思是:仁就是关爱他人。同样在《论语·颜渊》中,孔子回答颜渊说:“克己复礼为仁。”意思是:只有克制自己的坏性情、遵守礼制才是仁。除了这些回答,孔子还认为慷慨解囊、救助他人的行为是仁(见《论语·雍也》),勇于改过是仁(见《论语·里仁》)等等。

孔子对仁的解释如此多,这很容易让人觉得“仁”是说不清楚的。但是,作为一个思想家,孔子不可能不知道自己的一个重要概念的含义。按照一般的说法,孔子是个高明的教育家,他很懂得“因材施教”,也就是按照自己学生的不同资质进行不同的教育。因此,当不同的学生问到“仁”时,孔子就根据这个学生性情中需要弥补的地方进行解答,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修养和学识。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仍然没有让我们现代人了解“仁”究竟是什么。

上文曾经说到,每个人生活在社会中,都需要遵守一定的“义”,也就是必须做一些应该做的事情。必须做的事情有很多,涉及到吃穿住行用,可哪些事情才是我们应该做的?其实,我们从常识也能够得出答案:只有那些不违背“仁爱之心”的事情才应该做。举例来说,一个人或许很想致富,这是合乎“义”的,是他应该做的事情,因为没有钱就无法敬养老人、抚育后代。但是,他为了致富,却干起了或抢劫或诈骗的勾当,以至于害人无数,这就不符合“义”了,因为他的行为违背了“仁爱之心”。如此看来,一种行为是否符合“义”,关键是看它是否违背仁爱之心。而这里所谓的“仁爱之心”,其实就是对他人的一种爱心。从这个角度讲,可以说孔子的“仁”主要是指关爱他人。

现在,我们似乎可以明白孔子的意思了:他那些对“仁”的众多解释,背后都贯注着一个“关爱他人”的主线。换句话说,只要一个人真正做到关爱他人,他在社会的其他领域就都能够做到“仁”了:如果一个人真正关爱他人,他就会诚心实意地与人交往,哪里还会“巧言令色”?如果一个人真正关爱他人,他自然会克制自己的坏性情,而与人为善;如果一个人真正关爱他人,他同样会慷慨解囊、救他人于水火;如果一个人真正关爱他人,他就会认识到自己曾对他人犯下的过错,并勇于改正。总之,真正的“仁者”是个无论何时何地都关爱他人的至德之人。

如此说来,“仁”就是一个包含了所有美德的概念。只要是符合美德的行为,都可以说是符合“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