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回首那盏明灯-品味中国哲学经典
7837800000036

第36章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第二

“古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曾经有一个外国朋友对我说:“在你们中国,如果没有读过《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是很难与人相处的。”外国朋友的意思很清楚,就是说跟中国人打交道,必须学会,至少也要知道《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这两本书中所讲的一些计策。可是,这句话却仍然让我思考了很久,因为有一个问题一直在我脑海中盘旋:“难道孙武当年写作《孙子兵法》就只是为了教人怎样用各种计策与人相处?或者说得难听点,教人学会各种阴谋诡计?作为思想家的孙武,应该不会只有这么简单的考虑。如果不是这样,孙武又有着怎样的价值关怀?”

这个问题纠缠了我很久,直到前不久阅读根据出土的汉代书简重新整理的《孙子兵法》,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孙武并不是在教小老百姓怎样跟人阴谋诡计,甚至可以说他不屑于教小老百姓,他的潜在学生根本就是帝王。因此,《孙子兵法》的写作,只是为了教导帝王怎样富国强兵,尤其是教导帝王怎样训练出一支钢铁军队和怎样在战争之中取得胜利。至于孙武写作这本书的价值关怀,就很清楚了:只有帝王学会了训练军队和赢得战争的胜利,小老百姓才能得到保护,因为在那个战乱时代只有国富兵强,小老百姓才不会家破人亡。套用一句曾经流行的话说,那就是:孙武在曲线救民。

如此说来,我们的小老百姓们也有点太好学了!人家写书也不是为了教导你们,只是转个弯来保护你们而已。可是,我们的小老百姓们却学得不亦乐乎。大家请看,现在的“三十六计”和“孙子兵法”早已“超出”了当年的水平——烟酒烟酒、同舟共济……看来,小老百姓们还是“学有所成”的!要是孙武今天醒过来,看见自己的兵法被“与时俱进”到这般地步,他一定会“欣慰”地笑的!

话虽如此说,孙武在《孙子兵法》中,确实是讲了不少计策的。不然的话,这本书又怎么称得上是兵法?下面,就让我们进入到那个奇妙的计谋世界。

读过《孙子兵法》的人都知道,孙武在这本书里讲到了太多具体的计策,这些计策各自有着不同的运用环境。如果现在要在短短的篇幅里把这些计策都讲一遍,是很难说得清楚的。因此,我们在这里只去品味《孙子兵法》之中最广为人知的一个用兵计策,它就是所谓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话,按照一般的理解就是在打仗之前,需要既了解自己的情况,也了解敌人的情况,如此才能取得战争胜利。可是,这样的理解让人觉得有些不可思议:难道只要了解了敌我的军事情报,就能够取得战争胜利吗?如果这样说的话,现在的情报技术那么发达,要打赢敌人的军队,掌握它的情报不就行了吗?干嘛还要费那么多周折?看来,孙武的意思并非如此。那么,“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究竟说的是什么?

实际上,孙武也不会那么傻地认为只要掌握了敌人的情报就能打胜仗。他讲“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其实是在说:首先,我们需要准确地掌握敌人的军事情报;其次,无论掌握到的敌军情况对我们是有利的,还是不利的,我们都需要根据情势来创造出一个只对自己有利而对敌人不利的战争形势。只有这样的“知己知彼”,才能够真正地“百战不殆”。用孙武自己的话说,就是:“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见《孙子兵法·虚实》)在《孙子兵法·形》篇里,孙武还认为:“古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也就是说,那些善于在战争中取得胜利的人,都是需要根据敌人的情况来改变战争的形势,使整个战争局面有利于自己。

在打仗的时候,根据敌我情况来改变战争形势,实际上就是将战争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那么,具体要怎样才能掌握战争的主动权?在孙武那里,具体的办法有两个。首先,必须学会“避实而就虚”(见《孙子兵法·虚实》)。什么意思?孙子是在说,在战争的过程之中,一开始每一方的气势都是很强的,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冒然出击;但是随着战事的延续,敌人的弱点迟早都会暴露出来,这个时候就需要抓住敌人的弱点进行攻击。用孙子自己的话说,就是:“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见《孙子兵法·虚实》)在这个原则的指导下,孙武提出了一些更为具体的计策,比如:“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见《孙子兵法·计》);“避其锐气,击其惰归”(见《孙子兵法·军争》)和“以治待乱,以静待哗”(见《孙子兵法·军争》)等等。

掌握战争主动权的第二个具体办法就是“以患为利”。(见《孙子兵法·军争》)这是什么意思?孙武是在说,打仗的时候,即使是情况对于自己的军队不利,也要变不利为有利。在战争之中,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敌人的数量数倍于我军。在孙武看来,这个时候就千万不要“以少合众,以弱击强”。(见《孙子兵法·地形》)而要想办法分散敌人的军队,然后采用各个击破的方针对付。这样的话,即使是兵数不多,但只要我们用精锐的一支军队去攻打数支分散的军队,还是可以取得胜利的。这就是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改变不利形势取得战争胜利的办法。

以上就是孙武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思想。看来,对于思想家的学说,千万不要做片面和初浅的理解,因为那样是很难明了他们在说什么的。

§§《管子》

我们知道,先秦时期的大多数思想家,其学说的中心几乎都集中在哲学、伦理学以及政治思想上面。然而,那时却有一位才智卓越的思想家,将自己的思考重心放到了经济上面,并提出了一系列的真知灼见。这位思想家就是著名的管子。

根据史料记载,管子原名仲,子是后世对他的尊称。管仲又名管夷吾,春秋时期颍上(在今天安徽省境内)人,是春秋时著名的政治家。管子曾经在齐国当宰相,辅佐著名的齐桓公,并最终辅佐齐桓公登上了春秋霸主的宝座。然而,大家或许并不了解管子在这之前的政治经历。在相齐之前,管子结识过一位好友,这人就是鲍叔牙。他们两人都是才华出众的将才,然而却投靠了齐国不同的政治势力——管仲为公子纠办事,而鲍叔牙则把宝押在了公子小白也就是后来的齐桓公身上。可是,公子纠在与公子小白的政治斗争中失败了,因此管子就成了阶下之囚。就在这个时候,鲍叔牙救了管子一命。不仅如此,他还向小白举荐管子,说他是个治国之才,堪当大任。幸运的是,公子小白听从了鲍叔牙的话,让管子做了宰相,这才有了齐桓公的称霸。

对于鲍叔牙,管子是视为知交的,他曾回忆道:“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这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看来,没有鲍叔牙的帮助,管子或许就淹没在历史的长流之中了。

管子的著作就是我们接下来要去品味的《管子》。现存《管子》一书是西汉人刘向编写的,但学术界对这本书中哪些是宋钘和尹文的遗著,哪些是管仲的言论还没有定论。一般说来,这本书的绝大部分的思想资料都是属于管仲及其后学的,只有少部分文字属于其他学者的言论。

我们现在一般见到的《管子》,其实是明朝的版本。在历史上,更早一些的版本或许是宋朝时候的。如今我们要阅读这本名著的话,最好采用史学家郭沫若先生搜集古本和近人校注本而编写的《管子集校》。

《管子》一书,一共86篇,据说还有一些文字已经遗失。尽管如此,现存下来的文字已经足够我们去花心思研读。一直以来,这本书都被认为包含了先秦的各家思想学说。然而,它还是有自身的主要关注点的。我们今日阅读《管子》,需要着重用心的地方就主要有《轻重篇》、《牧民篇》和《任法篇》等。下面就让我们进入到这位思想家的奇思妙想之中去探索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