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投资的逻辑
7923100000023

第23章 谁能驯服华尔街这匹野马

面对华尔街股市崩盘造成的大萧条,罗斯福总统是否会拿华尔街开刀呢?在金融界看来,总统需要一只替罪羊。但在罗斯福看来,这既是道德问题也是经济问题。总统开始竞选时,就对股市监管放出话来:“政府无法阻止个人做出错误的判断,但政府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阻止狡猾的人用谎言和隐瞒信息的方式进行欺骗。”

罗斯福下决心要终止这种无法无天的状况,他要给华尔街立规矩。《1933年证券法》提交国会时,遭到了华尔街及其代言人的激烈反对,他们认为有些条款似乎过于严酷。面对强大的压力,议案一再被修改,最终通过的时候比当初的动议宽松了许多。

罗斯福没有太较真而是留了后手。一年之后,又一项有关证券监管的法案被提交国会。1934年5月27日的《纽约时报》写道:“经过长时间的激烈辩论之后,今天与会者就《证券交易管理法》全面达成协议。众参两院马上有望批准此法案。根据法案规定,股票市场的管理将集中由名为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简称SEC)的新机构来进行,该机构由总统任命的五名成员组成……对证券交易中故意违规和触犯法律的行为,判两年以下监禁和1万元以下的罚款,或者两者兼判。”

致力推动改革的议员皮考拉在接受《纽约时报》的采访时高兴地说:“根据《证券交易管理法》,投资者将获得比以前更全面更可靠的数据,能够给投资者更大的信心。该法案将操纵股市的人走向穷途末路。”自此之后,由总统任命的独立的证券交易委员会,可以对证交所进行监管,对故意操纵股票的人治罪。

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金融市场的有效运作,首先是以人类本能的利己之心为基础的,正是人类强烈的赚钱欲望,才使一批批投资人愿意承担风险,积极参与交易活动,从而为金融市场提供流动性。但若任凭利己本性趋于极端,自私与贪婪这种人类与生俱来、背负一世的“原罪”,必将显现无疑。

在2006年房地产危机和信用泡沫最严重的时期,银行业的首席执行官平均收入为1980万美元,而在2007年信贷危机刚出现、人们尚不知其严重程度之前,他们获得的收入为1910万美元。当2008年危机爆发后,银行首席执行官的平均收入为1320万美元。尽管经济不景气拖累了该行业,但高管、贸易商和银行家的高薪依然很高。银行的普通员工则承担了后果,自2008年初以来,银行业共裁去16万名员工,而普通银行出纳员的年薪平均仅为24000美元,贷款职员的平均年薪只有33000美元。

现任副总统拜登在接受美国CNBC电视台采访时说:“我真想把这些家伙(华尔街高管)关禁闭。直到现在,他们还在想那些致使美国经济衰退的东西——贪婪,他们还在想‘自保’。”

2011年9月17日,大约700名示威者在华尔街附近游行,抗议金融体系的弊病,包括贪婪贪腐、财政瘦身等,喊出了“占领华尔街”(Occupy Wall Street)和“现在就革命”等激进的口号,要通过这次示威“显示民众的力量”,迫使华尔街的金融巨头们吐出“霸占人民财产”的财富。

从华尔街的发展过程不难看出,道德力量立足于自觉性,但自私、贪婪的人类本性,或者说魔鬼撒旦的诱惑力,极其容易把高贵又脆弱的自觉性打翻在地,使人性变得一文不值。如果说“美国精神”体现了利己与利他的互相调谐之道,是美国成功崛起的深层原因,那么“权力制衡”就是她的忠实守护神。

可是1981年入主白宫的里根,在建立“强大美国”的口号下,应对前所未有的滞涨危机(通胀率与失业率同时居高),决意改弦更张。从此开始,经过克林顿、老少布什历届政府大刀阔斧的“改革”,金融监管名存实亡,华尔街进入了唯自律是从的自由化运行状态。

如果说美国政府、美联储和华尔街是一种三方制衡的关系,那么政府等于自废武功,放弃了监管职责;美联储历来偏爱华尔街,更何况经历六届总统任期的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及其继任者伯南克,都是推行金融机构可以“自我监督”思想的领头人。

于是华尔街就成了位居金融帝国中心的无所制衡的王中之王。高明者犯尽可在没有故意诈骗证据的前提下,“合法”地尽情地展开席卷全球的大规模掠夺。

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美国金融监管体系的缺陷遭到广泛、严厉的批评,举世都强烈要求加强金融监管。美国政府在积极救助金融机构与市场的同时,积极筹备和研究了一系列的金融监管改革方案。在经历了一年多的艰难立法过程后,奥巴马总统终于在2010年签署了数十年来最严厉、厚达2300页的“多德-弗兰克法案”(Dodd-Frank Act),被称为奥巴马赢得的一项载入史册的重大政治胜利。

金融资本的兴起,本身是一部经历无数灾难的历史,也是一部不断从灾难中吸取教训,以防灾难再次发生的历史。但愿这次的“多德-弗兰克法案”,能够驯服华尔街大投机者这匹野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