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历代名诗赏读
7976200000023

第23章 七月——《豳风》

题解

这首诗见于《豳风》,是一首叙述农奴艰苦生活和艰辛劳动的诗。是备受欺压折磨的农奴发出的痛苦的呐喊。

原文

七月流火①,九月授衣。

一之日②觱发③,二之日栗烈④。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三之日⑤于耜⑥,四之日举趾⑦。

同我妇子,饁⑧彼南亩,田畯⑨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⑩。

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春日迟迟,采蘩祁祁。

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

蚕月条桑,取彼斧斨,

以伐远扬,猗彼女桑。

七月鸣鶪,八月载绩。

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

八月其获,十月陨箨。

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

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

言私其豵,献豜于公。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

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穹窒熏鼠,塞向墐户。

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烹葵及菽。

八月剥枣,十月获稻。

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

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

黍稷重穋,禾麻菽麦。

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

昼尔于茅,宵尔索綯。

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

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

九月肃霜,十月涤场。

朋酒斯飨,曰杀羔羊。

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注释

①流火:火星在七月黄昏时就已西沉了。②一之日,二之日:夏历十一月,十二月。③觱发:风寒盛。④栗烈:凛冽。⑤三之日,四之日:夏历正月,二月。⑥于耜:整修农具。⑦举趾:举足耕耘。⑧饁:音夜,给人食品。⑨畯:音郡,管农事的管家。⑩仓庚:黄莺。懿筐:采桑用的深筐。女:女子,女奴。殆:恐。萑苇:长成的荻苇。萑音环。斨:音枪,斧,柄孔方形。鶪:音局,伯劳鸟。载绩:纺麻。孔阳:甚为鲜明。秀:草名,即远志。蜩:音条,蝉。陨箨:草木之叶陨落。箨音唾。同:会集。缵:继续。豵:音宗,一岁的猪。豜:音间,三岁的猪。穹窒:堵好墙洞。墐:音尽,涂。郁:树名。薁:音玉,李属。断壶:摘葫芦。叔苴:收拾青麻。苴音居。荼:音涂,一种苦菜。樗:音初,臭椿树。穋:音路,晚种早熟的谷类。綯:音陶,绳子。凌阴:冰窖。兕觥:音四公,酒具。

赏读

这首诗内容极为丰富,全诗共分为八章。第一章总叙农奴的衣食问题,第二、三、四章叙述农奴在衣方面的事情,第五章写农奴住方面的事情,第六、七、八章写农奴食方面的事情。全诗依月份叙述,按月叙写了虫鸟的情态,草木的荣实,作物的生长过程和人们劳作过程,反映了农奴衣食的艰苦、居住的恶劣和地位的低下,揭露出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女奴除送饭助耕外,还要采桑养蚕,整树采蒿,还要织染布帛,为农奴做衣裳。男奴则是修理农具、播种、收获、纳粮、酿酒,修筑房屋、参加军训、凿冰藏冰、交纳祭品,提供劳役。

以月份为经,以每月的农事,杂务为纬,以赋的手法叙写一年的悲苦命运,是这首诗的第一个特点,尤为值得称道的是本诗还采用了以景托情的手法。如第二章“春日载阳,有鸣仓庚”烘托一派田园牧歌式的气氛,又以“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回归”表明女奴心情的担忧凄惨。纯净美好的自然景象,和景中人物的凄苦心情形成鲜明的反差。除此之外诗还采用了以物衬人的手法,如写昆虫五至七月在田野生活得舒适惬意,九至十月又能自由地转入屋宇、居室、床下,季节变迁,它们能找到相应的避寒之处,而奴隶则直到严冬来临才能返回陋室,准备过冬,以动物悠闲自由,暗示奴隶的身不由己,具有很强的揭露和控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