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历代名诗赏读
7976200000274

第274章 蜀先主庙①——刘禹锡

题解

唐王朝有过开元盛世,贞观之治,但到刘禹锡所处时代则日薄西山,国势衰颓,可却对革新者一再打击,刘禹锡贬夔州游蜀先主庙,有感而发,故此借吊古而讽今,歌颂刘备的英雄事迹:感叹后主昏庸无能而致亡国的悲剧。

原文

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②。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③。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④。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⑤。

注释

①蜀先主:蜀汉的开国皇帝刘备。先主庙在今四川奉节县东的白帝山。②天下英雄:蜀先主刘备。凛然:肃然。③三足鼎:蜀:魏、吴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五铢钱:汉武帝铸造的一种钱币。王莽篡汉时废之,东汉光武帝刘秀又恢复了它。此用五铢钱代指复汉。④得相:刘备得到诸葛亮为丞相。生儿:生下刘禅。不象贤:不效法先人的榜样。⑤蜀故妓:刘禅降魏,魏相国司马昭在宴会上使蜀国的女乐表演歌舞给刘禅看,旁人皆为之感叹,而刘禅却“喜笑自若”。

赏读

首联暗用曹操语,《三国志》载:“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这联囊括宇宙、时间而让一个“尚”字统领,即使诗句气势不凡,又写出蜀主英雄气概。颔联典用孙楚《为石仲客与孙皓书》中:“自谓三分鼎足之势”之典与汉末童谣:“黄牛白腹,五铢当复”。虽两句用典出处不同,互不相关,可是道来成对巧妙,浑然天成。以上为写蜀主盛德,以后四句为写业衰后。四句与前四句形成鲜明对比,道出一个千古兴亡教训。创业难,守业更难。诗人咏史怀古,着眼点在今。尤其尾联虽是在说旧事,但字里行间,渗透着对刘备身后事业消亡的无限嗟悼之情。

写古自为鉴今。古人刘备正因为是那样贤德,而得相诸葛亮,因贤德而开蜀国,因贤德而成为“三足鼎”的“千秋”英雄,然而他却疏于教子,使子“不象贤”,最后导致亡国。那么当时的并非像刘备那样贤德的君王在做什么呢?是“亲贤人远小人”了吗?自己如此,又教子如何呢?这其中寓含着讽谏,也寓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之恨。诗人含这样深情来写,使得诗句字字有奇力,句句切中要害。

这首诗对刘备赞扬公允,对刘备后继无人终至亡国寄予感慨;诗人用典巧妙,对仗工致;首联气势不凡,末联感慨深沉;字濯句拔,精妙高深,不亏为千百年来传诵不衰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