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是指人们发现并提出新问题、新思想、新方法,这就是创造。没有创造性,决策也就没有意义。
最能表现一个领导者鲜明个性和领导艺术的莫过于创新。一个领导者,如果没有创新精神,在思维方式上、工作方式上跳不出框框、本本的藩篱,只知唯书、唯上,墨守成规,是不可能有大的建树和作为的。
邓小平在领导工作中敢于突破成规,大胆进行决策,表现出一位杰出领导者的创新精神。
1.实行民主,创造性地执行“三三制”。
1940 年 3 月,中共中央在《关于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的指示》中提出了“三三制”的政权体制后,邓小平抓紧在太行山各抗日根据地加以落实,并进行了创造性的发挥和阐释。1941年2月16日,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北方局向冀南、太行、太岳行政联合办事处第二次行政会议提出了《关于成立晋冀豫边区临时参议会的提议》。随后,4月15日又在中共中央北方局出版的《党的生活》杂志上发表了《党与抗日民主政权》一文,这篇文章集中反映了邓小平在抗日民主政权建设方法的理论贡献,是对党的“三三制”政权原则的补充和发展,而且提出并回答了一系列不容回避的关键问题,显示出邓小平勇于探索精神和勇气。
在文章中,邓小平首先肯定了“三三制”政权是当时敌后抗战的最好的政权形式,因为它是“几个革命阶级对汉奸、亲日派、反动派的联合专政,既能合乎统一战线原则,团结大多数以与日寇、汉奸、亲日派进行斗争,又能保证由共产党员与进步势力结合起来的优势”,而且这种政权形式也是“将来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所应采取的政权形式”。
那么“三三制”政权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邓小平指出:
第一,在组织形式上,无论行政机关或民意机关,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或少于三分之一,进步势力占三分之一,中间势力占三分之一。在民意机关中,还可吸收少数右派分子参加。同时因为村是政权的基础,村长一级的共产党员,可以多于三分之一,但必须以村代表会、村工作人员中党员少于三分之一的比例,以为调剂。
第二,在政策性质上,必须照顾一切抗日阶级和阶层的利益,既照顾这一阶级,还要照顾那一阶级,必须放在争取多数,反对少数的基础上。对各个抗日党派都要保障其合法存在的自由权利。
第三,既是几个阶级的联合专政,既是在政权中有各个抗日阶级抗日党派的代表参加,就必然在政权中反映出不同的利益,不同的政治立场、不同党派阶级的民主政治的斗争。我们不但不惧怕这种民主政治斗争,而且要发展这样的民主政治斗争,因为它对我们是有利无害的。
第四,既是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就必然产生政权中的优势问题。我党必须要掌握这种优势,所以产生了我党对政权的领导问题。优势从何而得?邓小平指出,一方面从组织成分上去取得,这在三三制原则本身是包含着的;但更基本的是从民主政治斗争中去取得,即是说,主要依靠于我党主张的正确,能为广大群众所接受,所拥护、所信赖的政治声望中去取得。确切地说,党的优势不仅在于政权中的适当数量,主要在于群众的拥护。民主政治斗争可以使党的主张更加接近群众,可以使群众从自己的政治经验中更加信仰我党。所以,只有民主政治斗争,才能使我党取得真正的优势。
在对三三制政权的具体内容进行了介绍和发挥后,邓小平通过简明扼要的总结归纳,得出结论:“三三制政权的实质是民主问题。”他要求,“党在领导政权工作时,必须贯彻民主精神。否则,即使你努力保证了党员不超过三分之一,也还是表现着对三三制的怠工。”
邓小平的这些思想和主张至今仍未失去它的价值。可以说,这是半个世纪后,邓小平主张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发展扩大民主的最初思想源头。
2.提出对外开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以超常规发挥的创新思维和个性,毅然地担负起开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重任。在开拓新道路的进程中,他尊重实践,敏锐地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契机,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既借鉴世界经验又不照搬别国模式,从中国的现实和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出发总结新经验,创造新办法,做出了一系列大胆创新的决策。其中提出对外开放就是邓小平突破陈规大胆决策的一例。
邓小平说:“中国的经济开放政策,这是我提出来的”(《邓小平文选》第 3卷,第77页)。
对外开放的决策是邓小平首先总结我国历史经验,突破以前“关起门来搞建设”的做法的开拓性创举。
中国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有着灿烂的古代文明,曾经也是一个很开放的国度。但从近代以后,中国落后的其原因就是闭关锁国。邓小平说:“恐怕明朝明成祖时候,郑和下西洋还算是开放的。明成祖死后,明朝逐渐衰落。以后清朝康乾时代,不能说是开放。如果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片战争,有三百多年的闭关自守,如果从康熙算起,也有近二百年。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90页)然而,世界并不会因为中国闭关锁国而停止发展,正是在这闭关锁国的两三百年间,世界文明有了飞跃式的发展。当“洋枪洋炮”打进中国来的时候,中国人才大梦方醒,中国已经落后西方了几个世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也曾想加大与外部世界的贸易往来,但国际政治环境不允许,人家封锁我们,先是把我们逼向“一边倒”。加上过分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使得中国基本上处于一个与世隔绝的状态,极大地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而就这段时期,世界经济却再次有了质的飞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西方国家率先发动,开始了又一场新的科技革命。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西方经济在50年代完成产业结构调整,从60年代起开始了又一轮快速增长。一些后发展国家,如亚洲的“四小龙”等,利用西方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也实现了经济起飞。而我国这时却正陷于文革内乱之中,从而使得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已经缩小了的差距又迅速拉大。
邓小平则认为:不开放不行,关起门来自己搞建设不行,发展不起来。
早在1975年,邓小平就针对“四人帮”搞闭关锁国的愚昧无知,提出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要“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扩大进出口”。他认为“这是一个大政策”。1978年3月,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说:“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我们不仅因为今天科学技术落后,需要努力向外国学习,即使我们的科学技术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也还要学习人家的长处。”(《邓小平文选》第2 卷,第91页)邓小平的这些讲话,都反映了他的对外开放思想。
1980年8月下旬,邓小平在回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提问时说:“不管怎样开放,不管外资进来多少,它占的份额还是很小的,影响不了我们社会主义的公有制。”(《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51页)这是他首次正式提出“开放”。同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进一步指出:“要继续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前提下,执行一系列已定的对外开放的经济政策”(《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63页)。以后,他又多次明确地讲了对外开放的问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在邓小平的坚定推动下,我国对外开放战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外开放的领域不断扩大,地域上由沿海发展到内地,产业上由农业、加工业为主向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和金融、保险等领域延伸,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大开放格局。
对外开放的成绩,有力地推动和拉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中国正在走向世界,世界也正在走向中国。古老的中国正在对外经济开放中繁荣富强。实践证明,邓小平制定并坚定推行的“大开放”战略是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和法宝。
3.创办经济特区。
创办经济特区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中所采取的一个重大步骤,是经济建设和发展的一个突破口。邓小平不仅是这一重大决策的倡导者,而且自始至终是实施这一重大决策的推动者。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以后,人们解放思想,放眼世界,发现许多国家和地区发展经济的成功经验特别是设置经济性特区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经济特区采取开放的政策和优良的投资环境吸引外商投资设厂,加工出口或转口贸易,促进区域经济的繁荣。自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普遍采取这种成功的经验。到70年代末有近70个国家和地区设立经济性特区就达300多个。到80年代末则有近100余个国家和地区设立经济特区900多个。
面对世界各国各地区设立经济特区的成功经验和中央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及广东省的特殊有利条件,广东省一些负责人有了创办出口特区的想法。1979年4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期间,当时的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习仲勋、杨尚昆等同志向中央汇报了这个想法。邓小平高度重视。就在汇报完的当天,邓小平即安排与广东省委负责同志谈话。在谈到发挥广东的优势时,邓小平提出了建立特区的问题。他说:“你们上午那个汇报不错嘛,在你们广东划一块地出来,也搞一个特区,怎么样?办一个特区,过去陕甘宁就是特区嘛,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中央工作会议之后,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根据邓小平的倡议,派当时主管这方面工作的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谷牧带领工作组到广东、福建进行考察,同两省领导同志一起,研究了试办特区的问题。考察组经过认真调查研究,确认在深圳、珠海、厦门、汕头具有建立特区的诸多便利条件。事后,两省领导分别给中央写了试办特区的请示报告。
1979年7月15日,党中央和国务院批准两省的报告,同意在广东和福建的厦门4市,划出一部分地区试办出口特区。并指出:“可先在深圳、珠海两市试办,待取得经验后,再考察在汕头、厦门设置的问题。”
我国特区最初被定名为“出口特区”。当时叫这个名称,主要是为了区别资本主义国家和地区办的“出口加工区”。1980年5月16日,党中央和国务院发出文件,把我国要办的特区正式定名为“经济特区”。这个名称表明,我国要办的特区,一是兼营工、商、农、牧、住宅、旅游等多种行业的综合性特区,而不是单一经营工业的加工区。二是经济特区,而不是政治特区。邓小平十分赞成采用“经济特区”的名称。他曾说:“名字叫经济特区,搞政治特区就不好了。”(《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39页)1980年8月,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批准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通过并颁布了国务院提交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标志着中国经济特区的正式诞生。不久,国务院相继批准这4个经济特区的位置和区域范围。
为了借鉴外国经济性特区的做法,1980 年 9~10 月份,时任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的江泽民,率领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广东、福建两省及深圳、厦门两特区负责人等9人组成的代表团,前往斯里兰卡、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墨西哥、爱尔兰6国的9个出口加工区、自由贸易区进行考察,并向中央作了汇报。经过一年多的酝酿筹备,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从1980年下半年起相继投入开发建设。
对办特区,无论是在高层领导还是基层群众,一开始就有不同的意见,担心是搞资本主义。而特区建设,经过4年的艰难创业,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也在建设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干扰了特区建设的顺利开展。
经济特区的决策究竟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特区还要不要办下去?怎样办下去?中国和世界无数双眼睛注视着这几块新土地。邓小平也不例外。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邓小平于1984年春节前后,进行了他的特区之行。他说,办特区,是我倡议的,中央决定的,是不是能够成功,我要来看一看。邓小平视察深圳、珠海、厦门3个特区后的结论是: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他对特区的成就作了充分肯定,并分别为深圳、珠海、厦门特区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珠海经济特区好”;“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51页)。
回到北京后,邓小平于2月24日和中央一些领导同志座谈,讨论进一步办好经济特区和进一步开放沿海港口城市的问题。他首先强调:“我们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开放政策,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51页)谈到特区的成就,他说:“这次我到深圳一看,给我的印象是一片兴旺发达。深圳的建设速度相当快,盖房子几天就是一层,一幢大楼没有多少天就盖起来了……深圳的蛇口工业区更快”(《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51 页)。对经济特区的作用,他概括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51~52页)他对进一步开放提出了十分重要的意见:其一是“厦门特区地方划得太小,要把整个厦门岛搞成特区”;其二是“除现在的特区之外,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港口城市,如大连、青岛。这些地方不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其三是“我们还要开发海南岛,如果能把海南岛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那就是很大的胜利”(《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52页)。
邓小平的视察和指示,不仅消除了一些人的疑虑,而且促进了我国对外开放基地的扩大和步伐的加快。1984年3月26日至4月6日,党中央和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决定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和海南岛。
此后几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按中央致力于发展以工业为主、工贸结合的外向型经济的要求,逐步确立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目标及其基本框架。1987年6月12日,邓小平向外宾介绍深圳的发展情况时说:“深圳搞了七八年了,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由内向型转为外向型,就是说能够变成工业基地,并能够打进国际市场……现在我可以放胆地说,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决定不仅是正确的,而且是成功的。所有的怀疑都可以消除了。”(《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39页)
为了落实邓小平“开发海南”的指示,1987 年 4 月,中央就开始研究在海南实行特殊经济政策。6月12日,邓小平向外宾介绍海南岛情况时说:“我们正在搞一个更大的特区,这就是海南岛经济特区。海南岛和台湾的面积差不多,那里有许多资源,有富铁矿,有石油天然气,还有橡胶和别的热带亚热带作物。海南岛好好发展起来,是很了不起的。”(《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39页)1988年4月,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正式决定,设立海南省,同时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经济特区的不断发展,又进一步,推进了我国沿海开放格局。自1987年以来,国务院又先后批准扩大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的经济开放区。进入1990年,中央又作出了一系列促进长江流域全面开放的重大决策,其中包括开放上海浦东,开放芜湖、九江、武汉、岳阳、重庆等中流沿江港口等,由沿海向内地推进。
1992 年初春,邓小平再次踏上他 8 年前视察过的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看到经济特区的繁荣兴旺、生机勃勃的景象,他十分高兴地说:“一九八四年我来过广东。当时,农村改革搞了几年,城市改革刚开始,经济特区才起步。八年过去了,这次来看,深圳、珠海特区和其他一些地方,发展得这么快,我没有想到。看了以后,信心增加了。”(《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0页)经济特区的发展推动和促进了全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中国正以改革开放的崭新面貌迈进21世纪。邓小平的创造性决策结出了丰硕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