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廉政箴言900句
8020200000050

第50章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710.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原典”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春秋《老子·六十三章》)

“注译”易:简易;大:大事业。全句译意为:想克服困难,要在它还容易克服的时候着手;实现远大的事业,要在它还细微的时候开始。天下的难事,一定开始于简易;天下的大事,一定开始于细微。

“品读”事物发展的规律都是从简易到困难、从细微到宏大,成就事业也是要从简易到困难、从细微到宏大。所以,老子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这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凡事都要落到实处,从实处抓起,从小事做起。不抓落实,不干实事,再好的主意,再宏伟的规划,再远大的目标,也是一纸空文。

711.见几而作

“原典”见几而作,不俟终日。(周《周易·系辞下》)

“注译”几:细微,微小;俟:等待。全句译意为:发现细微的事理就立即行动,不等到一天终了。

“品读”此为孔子所言。事物的发展变化总是从细微之处开始。孔子说,“知微知彰”,“见几而作”,“万夫之望”。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那些抓住机遇就雷厉风行、敢作敢为,而且能解决问题、干成事业的人是群众所盼、众望所归。而那种见事迟、行动慢、办事拖拉、得过且过的懒散作风,只能贻误事业,败坏党风,失去民心。

71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原典”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春秋《老子·六十四章》)

“注译”毫末:细小的萌芽;累土:堆积的泥土。全句译意为:合抱的大树,由细小的萌芽产生;九层的高台,从一堆泥土垒起;千里的远行,从脚下第一步开始。

“品读”老子是一个富有远见和非常务实的思想家。他这段话不仅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而且也蕴含着富有实际意义的行动技巧。要有“合抱之木”,起“九层之台”,致“千里之行”,要实现宏伟的规划,达到远大的目标,成就伟大的事业,就要从“毫末”、“累土”和“足下”开始,老老实实地干。工作要抓一项成一项,事业要干一件成一件,舍此没有其他路可走。

713.水之积

“原典”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战国庄子《逍遥游》)

“注译”厚:深;负:背负,载。全句译意为:水积得不厚不深,那么它载大船就没有力量……风积蓄得不大,那么它承载巨大的翅膀就没有力量。

“品读”水深方能载大舟,风大才能负巨翼。要想水深,就要多积细流;要想风大,就要多蓄微风。欲有大成,必深蓄厚养而后致用。

714.不成章不达

“原典”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战国《孟子·尽心上》)

“注译”科:洼地;成章:这里指达到一定阶段,取得一定成就;道:仁义之道。全句译意为:流水这种东西,不把洼地注满就不会向前流;君子有志于践行仁义之道,不以小的成就作基础就不能达到最终的目标。

“品读”孟子这段话很有哲理,耐人寻味。水有可贵的品格。首先是志向远大,目标始终如一,不舍昼夜,朝着大江大海奔流而去。再就是孟子所说的“不盈科不行”,老实、踏实,不注满眼前的洼地不向前流。孟子因而大发感慨:君子做事应如水。既要像水那样志存高远,又要像水那样踏踏实实地从近处小处着眼,一步步地打好基础,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预定的目标前进。

715.事虽小,不为不成

“原典”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战国《荀子·修身》)

“注译”迩(ěr尔):近。全句译意为:路途虽然很近,但不行走也不会到达目的地;事情虽然很小,但不去做也不会成功。

“品读”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事业是干出来的,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政绩是做出来的,不是吹出来的。因此,道迩即行,事小而为。勿以道迩而不行,勿以小事而不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用当代伟人邓小平的话来说,“要努力干啊!”(《视察上海时的谈话》)“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

716.尽小者大

“原典”尽小者大,慎微者著。(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纪九·世宗孝武皇帝上·建元元年》)

“注译”全句译意为:在许多小的事情上努力,才能干出大事业;能够在小事上谨慎,他的德行才能显耀。

“品读”汉武帝建元元年十月,“诏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汉武帝亲自策问“古今治道”。董仲舒在对策中说了上面这句话。董仲舒还说道:“臣闻众少成多,积小致巨,故圣人莫不以晻致明,以微致显;是以尧发于诸侯,舜兴乎深山,非一日而显也,盖有渐以致之矣。”

717.反本修迩

“原典”反本修迩,君子之道也。(西汉刘向《孔子家语·卷四·六本第十五》)

“注译”反:同“返”;迩:近。全句译意为:返回到事物的根本,从近处做起,这是君子为人处世的根本途径。

“品读”儒家强调为人做事由小到大,由近及远,反对好高骛远,不切实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要踏踏实实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老老实实地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

718.行之于纤微之事

“原典”建大功于天下者,必先修于闺门之内;垂大名于万世者,必先行之于纤微之事。(西汉陆贾《新语·慎微》)

“注译”全句译意为:建大功业于世上的人,一定是先在家里修炼好德行;大名垂于千古万世的人,一定是先从细小的事做起。

“品读”陆贾这两句话,前一句是谈建大功必先修身立德,后一句是谈垂大名必从细小之事做起。“大必起于小”。建大功,立大名,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从做好一件件小事开始,积小成大,积少成多,行之小而显之于大。这正如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续座右铭并序》中的诗句:“千里始足下,高山起微尘。吾道亦如此,行之贵日新。”

719.好大不为不成大

“原典”好大而不为,大不大矣;好高而不为,高不高矣。(西汉扬雄《法言·修身》)

“注译”全句译意为:爱好谈大事业而不去做,大事业就成就不了;爱好谈高远的理想而没有行动,高远的理想就实现不了。

“品读”“好大而不为”、“好高而不为”,就是空谈之意。古来空谈皆落空,大话尽化为乌有。今天我们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就要力戒空谈,远离浮躁,少讲空话,多干实事。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以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不图虚名,不务虚功,不提脱离实际的高指标,不喊哗众取宠的空口号,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

720.耻言浮于行

“原典”君子耻言浮于行。(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二·唐纪二十八·玄宗开元七年》)

“注译”全句译意为:君子以言谈超过行为而感到可耻。

“品读”这是唐玄宗时的名相宋璟劝谏玄宗的话。他告诫玄宗应“亲近君子,疏远小人”,“限制女宠,堵塞后宫变乱之途,斥退邪恶谗媚之人”。同时,他强调,修德治政要付诸行动,不要屡降君命文书。“君子耻言浮于行”,无论是治政还是为人都应记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