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廉政箴言900句
8020200000049

第49章 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689.行之惟艰

“原典”非知之艰,行之惟艰。(战国《尚书·说命中》)

“注译”全句译意为:不是知道它很难,而是实行它很难。

“品读”这是商朝后期殷王武丁的宰相傅说对武丁答辩中的话。傅说在答辩中向武丁进言治国兴殷之道。武丁听了以后说:“好呀!傅说,你的话应当实行。”傅说说:“王真的不以实行为难,就符合先王的盛德了。”南宋的朱熹深得《尚书》“知易行难”理念的精髓,在他的著作中发挥了“知易行难”的理念。他说:“虽要致知,就不可恃……工夫全在行上。”(《朱文公文集·卷十三》)

690.弗为胡成

“原典”弗虑胡获?弗为胡成?(战国《尚书·太甲下》)

“注译”全句译意为:不思考,怎么有收获?不做事,怎么有成功?

“品读”商朝时太甲立为君主后,不遵守成汤的法典,伊尹把他放到桐宫,让他悔过自新。这句话是太甲改悔之后伊尹对他的教诲,希望他“无轻民事”,勉力修德,勤奋做事。伊尹还语重心长地说:“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迩。”(如果升高,一定要从下面开始;如果行远,一定要从近处开始。)

691.耻其言而过其行

“原典”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春秋《论语·宪问》)

“注译”行:行为,做事。全句译意为:孔子说:“君子以说得多做得少为可耻。”

“品读”孔子这句话在《礼记·杂记下》也有类似的记载:“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孔子一贯反对花言巧语,他曾说:“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意思是乖巧的言辞、谄媚的表情,往往是缺乏仁爱之心的表现。孔子认为,言行一致是君子之德,言过其行、言过其实,华而不实,夸夸其谈,君子引以为耻。其实,这不仅是君子引以为耻,也是很不得民心的。

692.讷于言而敏于行

“原典”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春秋《论语·里仁》)

“注译”欲:应该;讷:迟钝;讷于言:指少说话;敏于行:指多做事。全句译意为:君子应该少说话多做事。

“品读”“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孔子家语·颜回》)行动,才显出一个人的理想追求;做事,才会赢得民众的拥护。所以,君子应该“讷于言而敏于行”。

693.行其言而后从之

“原典”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春秋《论语·为政》)

“注译”全句译意为:子贡问怎样做才是一个君子。孔子说:“把说出的话付诸行动,才称得上是君子。”

“品读”做人、做事、做学问,都是说时容易做时难。所以,孔子多次说到言行一致的问题。这里他强调的是:“行之于未言之前”,把自己要说的话先付诸行动,而后见之于语言。君子就是要先做后说,少说多做,笃行实干。

694.听其言而观其行

“原典”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春秋《论语·公冶长》)

“注译”全句译意为:孔子说:“以前我对人,听了他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人,是听了他说的话,还要观察他所做的是否和他所说的一样。”

“品读”孔子的学生宰我言行互不沾边,缺乏可信度。这是孔子对宰我的严厉批评。同时,对宰我由“听言信行”改为“听言观行”。孔子的意思是要先看一个人在道德修养上是否身体力行,然后判断他“言之”可信与不可信。

695.为之难

“原典”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春秋《论语·颜渊》)

“注译”为:实行;讱(rèn忍):忍。全句译意为:凡事做起来都是很难的,说话能不谨慎吗?

“品读”这是孔子对其弟子司马牛问仁的回答。在说话之前,应想到“为之难”,能做到的就说,做不到的就不说。在孔子看来,一个人要达到仁的境界,必须做到言行一致,说到做到。和这句话意思差不多的还有:“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论语·宪问》)意思是那个人大言不惭,他要办成事就很难了;“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论语·里仁》)意思是古代的人不轻易把话说出来,说了做不到就会感到羞耻。孔子的这些话都是在告诫人们,要多实行多做事,而少说空话。

696.言必信,行必果

“原典”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犹合符节也,无言而不行也。(战国《墨子·兼爱下》)

“注译”符节:古代朝廷用作凭证的信物,用竹、木或金属制作,上书文字,剖分为二,各执其一,使用时以两片相合为验。此处用以形容言行之吻合。全句译意为:说话要守信用,行事要果断,使言行相符合,就像符节相吻合一样,没有说过的话不去做的。

“品读”战国时墨子的政治理想是“兼相爱,交相利”,人生理想是“利天下为志”。他在行动上是务实的。凡是有利于天下平民百姓利益的,则应赴汤蹈火,坚决实行;凡是不利于天下平民百姓利益的,则应坚决制止。因此,他推崇“言必信,行必果”、“无言而不行”的君主。因为这样的君主“必先万民之身,后为其身”,“睹其万民,饥即食之,寒则衣之,疾病侍养之,死丧葬埋之”,即对百姓的“兼爱”能落实到行动上。

697.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原典”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春秋《老子·四十一章》)

“注译”上士:西周的士大夫分为上士、中士和下士三个等级,此处指拥有上等智慧的人;若存若亡:若有若无;大笑:此处指嘲笑。全句译意为:拥有上等智慧的人听到了“道”,便发奋身体力行;拥有中等智慧的人听到了“道”,半信半疑,行动时犹豫不决;拥有下等智慧的人听到了“道”,感到莫名其妙和匪夷所思,只能哈哈大笑。

“品读”老子在这里描述了上士、中士、下士三种人对“道”的不同态度和行为。老子所说的“道”,是指客观现象变化的规律。能够闻“道”的人不少,能闻“道”而行的只有“上士”,这说明闻道而行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而一旦能做到就是人中的“上士”。

698.知之不若行之

“原典”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战国《荀子·儒效》)

“注译”全句译意为:没有听到不如听到,听到不如见到,见到不如深入了解,深入了解不如实行。

“品读”荀子认为:“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这就是说,听到了没有见到,即使听得很广博也必然会有谬误;见到了而不深入了解,即使记住了也必然会有虚妄;深入了解了而不实行,即使积累了很多知识,也必然会困惑不解。所以,只有实行,才能明白事理,而明白了事理,才能成为圣人,即:“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

699.不在多言

“原典”为治者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西汉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

“注译”顾;但,只;力行:实际干。全句译意为:施政的人不在于多说话,只看你实际干得怎样。

“品读”汉武帝当政时,大臣王臧、赵绾把自己的老师申公介绍给武帝。武帝向他问治政之道,申公针对武帝醉心于文辞夸饰之好,就以上面的话回答,希望武帝务实治政。

700.行之为难

“原典”言之非难,行之为难。故贤者处实而效功,亦非徒陈空文而已。(西汉桓宽《盐铁论·非鞅》)

“注译”全句译意为:嘴上说说并不困难,而真正做起来就感到困难。所以贤明的人总是务实而后求其功效,而不是只陈上空文就罢了。

“品读”“功效”或者说实绩、政绩都不是“徒陈空文”的事,而只有务实真干才见其“功效”。所以,为官从政者要力戒形式主义,力戒浮夸,不图虚名,要在务“实”上见功夫,求实效。

701.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原典”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超列传》)

“注译”全句译意为:不深入老虎的窝巢,就得不到虎仔。

“品读”这本是东汉名将班超用于夜袭敌营的动员,后世用作比喻:不经过最艰苦的实践,便不能取得重大成就。毛泽东在其著名的《实践论》中就引其作实践的重要比喻。

702.论事易,作事难

“原典”论事易,作事难。作事易,成事难。(宋苏轼《荐诚禅院五百罗汉记》)

“注译”全句译意为:凡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着手做一件事容易,而把这件事做成功却很难。

“品读”僧人应言“论必作,作必成”,苏轼在《荐诚禅院五百罗汉记》中称颂应言的这一美好品格,同时抨击了一些士人“论而不作”、“作而不成”的虚浮之风。要真做事,做成事,就要不图虚名,不玩虚招,有一种“论必作,作必成”的精神。

703.有实必有名

“原典”有实必有名,虚誉暴集,则毁言随至矣。(宋陈襄《州县提纲》)

“注译”全句译意为:有了确实的功绩必然就会有好的名声,当虚浮荣誉突然降临时,诽谤的言论也会随之而来。

“品读”政绩是实干出来的,不是靠“吹”出来的。靠“吹”出来的政绩,必定“毁言随至”。这是因为,不干实事,只图“虚誉”,对老百姓没有一丝一毫实惠。对老百姓毫无实惠的“虚誉”,怎么会不引来“毁言”呢?704.绝知此事要躬行。

“原典”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津》)

“注译”全句译意为: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终究觉得肤浅,要彻底弄懂,非亲自实践不可。

“品读”陆游这句诗旨在说明:人只有参加实践,才能获得真知。

705.行有虚实

“原典”见无虚实,行有虚实。见只是见,见了后却有行、有不行。(南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九》)

“注译”全句译意为:见识没有虚实之分,但行动却有虚实之分。见识只是见识,见识之后却有行动的,也有不行动的。

“品读”“行”的便是实,“不行”的便是虚。“行”是衡量“见”的虚实标准和归宿。这接近我们现在所说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但朱熹所谓的知与行,并非泛指一般意义上的认识与实践,而主要是指人的道德观念与对已知道德观念的“实行”、“践履”、“躬行”、“践行”。

706.致知力行

“原典”既致知,又须力行。若致知,而不力行,与不知同。(南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一一五》)

“注译”全句译意为:既要知道,又要力行。如果既已知道,而不力行,这与不知是一样的。

“品读”朱熹倡导“躬行践履”的务实精神,在他的著作中多次强调“躬行践履”的重要性。“学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朱熹《朱子语类·卷六十九》)他认为不把既知的道德知识落实到行动上,只能是无处安泊的悬空道理,而悬空的道德知识,等于“不学”、“不知”。“为学之实,固在践履。苟徒知而不行,诚与不学无异。”(朱熹《朱文公文集·答曹元可》)

707.只看做不做

“原典”欲知真不真,意之诚不诚,只看做不做如何。真个如此做的,便是知至、意诚。(南宋朱熹《朱子语类·卷十五》)

“注译”全句译意为:要检验“知”的真不真,“意”的诚不诚,只要看他做与不做的情况,真是按照“知”的那样做,就是真知、意诚。

“品读”在朱熹看来,“知”来源于“行”,而“行”是检验“知”的标准,“行”是“知”的目的。在道德知识方面,判断一个人是真知还是假知,是真诚实意还是三心二意,只看“做不做”,“做”才是“知至”、“意诚”。因此,他主张向圣贤学习,把道德理念与道德践履密切地结合起来。“圣贤只是真个去做,说正心,直要心正;说诚意,直要意诚;修身齐家,皆非空言”。(朱熹《朱子语类·卷八》)“圣贤千言万语,教人且从近处做去。”(朱熹《朱子语类·卷七》)

708.履之而后艰

“原典”“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乌有不行而能知者乎?(清《魏源集·默觚上·学篇二》)

“注译”全句译意为:“做到了才有深刻的了解,走到了才知道艰难”,哪里有不实行就能知道的呢?

“品读”清代思想家魏源这句话的本意是实践出真知,只有做了才知道行的艰难。正所谓“……披五岳之图,以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谈沧溟之广,以为知海,不如估客之一瞥;疏八珍之谱,以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

709.若不务实

“原典”若不务实,行浇漓作伪,徒以刀笔为工,犹如饰画朽木,悦目一时,此所谓滑吏之资,非可充栋梁之用也。(清刚毅《居官镜》)

“注译”全句译意为:如果不致力于实际,行为浮躁,只以写诗作文为根本,就如同装饰朽木,只能悦目一时,这就是只能是奸猾胥吏的材质,不能当成栋梁来使用。

“品读”刚毅认为,务实是居官之道。如果不办实事,只做表面文章,那就流于“滑吏”之列,不可作“栋梁之用”。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要干实事,不要搞形式主义,要做事不要“作秀”。要起用那些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的干部,对那些搞形式主义、善于作秀的人要投否决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