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廉政箴言900句
8020200000062

第62章 君子博学于文

880.博学于文

“原典”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春秋《论语·雍也》)

“注译”博:广博;文:先王留下的古文献;约:约束;畔:同“叛”。背叛,背离。全句译意为: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文献、经典,用礼来约束自己,就可以不违背正道了吧!”

“品读”孔子认为要成为“君子”,即德才兼备的人,一要“博学于文”,即要有广博的知识,这样就能眼界开阔,通达事理。二要“约之以礼”,把学得的知识变为道德修养,恪守礼法。能做到这两点,就不致“离经叛道”了。

881.君子不器

“原典”子曰:“君子不器。”(春秋《论语·为政》)

“注译”君子:指德才兼备的人;器:器具,只有一种固定用途的东西,比喻人的才能有限。全句译意为:孔子说:“君子不要像器具一样只有固定的用途。”

“品读”孔子心目中的“君子”是德才兼备的人,他应该担负起修身治国平天下的重任。担当如此重任的“君子”必须“不器”,应该是一个通才,用无不周,不能仅有一才一艺。这就要博学,如马克思所说的,“世界的一切在我都不生疏”。用今天的话来说,作为一名党政干部要下苦功夫学习,学理论,学历史,学经济,学科学,学管理,学法律,学习一切需要学习的东西,打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建功立业的思想基础和知识功底。

882.学不可以已

“原典”学不可以已。(战国《荀子·劝学》)

“注译”全句译意为:学习是不能停止的。

“品读”这是荀子《劝学》开宗明义的第一句话,提倡生命不息,学而不止。让读书学习支撑我们的生命,没有什么轻而易举的方法可以代替勤奋苦读和学而不止。人类的历史源远流长,知识的海洋浩瀚无穷。这正如荀子说的,“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言,不知学问之大也。”要知天之高、地之厚和学问之大,只有不断地学习,别无选择。

883.博学而日参省

“原典”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战国《荀子·劝学》)

“注译”参:检验;省(xǐng醒):考察;知:同“智”。全句译意为:君子学习渊博的知识,又能每天检验考察自己的行为,那么他就会变得聪明,行为上也不会犯错误。

“品读”学无止境,学贵不懈,亦贵自省,所以荀子提倡在博学中又能“日参省”。一个人既有渊博的学识又能不断地反省自己,就能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错误也会逐渐减少。

884.博学笃行

“原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西汉戴圣《礼记·中庸》)

“注译”博:广泛;审:详细;笃:坚实。全句译意为:广博地学习知识,详密地探究它,慎重地思考它,明晰地辨析它,切实地执行它。

“品读”这几句话是谈如何掌握至诚之道时说的。所谓“诚”,是完成自身品德修养的要素;所谓“道”,是指导自己走向完成修养的道路。至诚之道,就是必须坚持不懈地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不达“诚”的最高境界而不止。

885.书籍益人神智

“原典”“天下何物最善,可以益人神智?”对曰:“莫若书籍。”(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一·晋纪三十三·安帝隆安三年》)

“注译”全句译意为:“天下什么东西最好,可以用来补益人的智慧?”李先回答说:“没有什么能比得上书籍的。”

“品读”这是北魏道武帝拓跋珪与博士李先之间的一段君臣对话。拓跋珪属于鲜卑族,建国前还过着游牧生活,建国后重视教育、吸取汉人文化。拓跋珪听了李先所说的“书可益人神智”的话后,“命郡县大索书籍,悉送平城”供他阅览。

886.博观而约取

“原典”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宋苏轼《杂说·送张琥》)

“注译”博:广泛;约:简要。全句译意为:既要博览群书又要去粗取精,只有积累深厚的知识才能运用时得心应手,左右逢源。

“品读”获取知识要“博观而约取”,而且只有“博观”才能“约取”。运用知识要“厚积而薄发”,而且只有“厚积”才能“薄发”。这里没有快餐可食,也没有捷径可行。

887.凿井及泉而汲

“原典”学未有得,徒事华藻,若持钱买水,所取有限,能自凿井及泉而汲之,不可胜用矣。(明宋廉等《元史·列传第五十一·尚野》)

“注译”全句译意为:在学习中没有得到实际的东西,只追求一些形式上华丽的东西,就如同拿钱去买水,所得到的是非常有限的。如果能够自己开凿井和泉,从中取水的话,所得的水则是十分充足的。

“品读”这是关于治学之道生动贴切的比喻。治学之要,在于实事求是,严肃认真,孜孜以求,不能投机取巧,也来不得半点虚假。只有老老实实地“自凿井及泉”,才能“汲之,不可胜用”。

888.开卷有益

“原典”开卷有益,不为劳也。(明张居正《帝鉴图说》引《尚书》语)

“注译”全句译意为:开卷便有益,并不劳累啊!

“品读”语出张居正所著《帝鉴图说》的《竟日观书》。此篇所述之事出自《宋史·李昉传》。宋太宗勤于读书,往往从上午读到下午,方才放下书本。近臣宋琪见宋太宗读书勤苦,劝他注意休息,宋太宗就以上面的话答之,并说:“天下古今义理,尽载书卷中,但开卷观看,就使人启发聪明,增长识见,极有进益。”张居正评论说:“盖古今治乱兴衰,天下民情物理,必博观经史,乃可周知;必勤于访问,乃能通晓。故明君以务学为急,正为此也。观宋太宗勤学好问,不以为劳。若此,其能为太平令主,而弘开文运之盛,有由然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