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怎样产生的?红卫兵,是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特殊人群,大部分由年轻的学生组成。红卫兵并不是真正的国家军队,而是一种特殊的群团组织,是“文化大革命”中冲击原政权架构的重要力量,对文化大革命在全国范围内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是造成这一时期全国动荡的重要因素。
红卫兵有广义与狭义两种定义。广义的红卫兵泛指将自己系上红色袖标的各种民间团体,包括工人、农民、军事院校的学员和机关、文艺团体的从业者等;狭义的红卫兵则是指大学和中学里,青年学生所自发组成的学生团体。
红卫兵的宗旨包括打倒“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资产阶级反动权威”和“资产阶级保皇派”,“革命无罪,造反有理”等;手段有大字报、大批斗、“破四旧”、“抄家”等,“打砸抢”行为时有发生。他们的造反行动冲垮了各级党政机关的运行体系,成为毛泽东进行“文化大革命”、达成其政治目标的工具之一。
红卫兵并不是一个统一的组织,派别林立,互不隶属,互相斗争。根据时间、出身和政治主张,大概可以分为:老红卫兵、保守派、造反派、极“左”派,各派也不是一体,而只是具有大致相同的特征。红卫兵最大的特征就是没有统一的组织。红卫兵的典型着装是头戴绿军帽,身着绿军装,腰间束武装带,左臂佩红袖标,手握红宝书。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首先在青少年中发起了红卫兵运动。1966年5月29日,清华大学附中的一群中学生在圆明园聚会,决定成立秘密的学生组织――红卫兵。他们声称自己是保卫毛主席的“红色卫兵”,毛主席是他们的“红司令”。这一天成为红卫兵的诞生日。6月2日,清华附中贴出了署名为“红卫兵”的大字报,红卫兵组织第一次公开亮相。毛泽东认为青年学生是推动“文化大革命”全面开展的突击力量,于同年8月1日写信给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的红卫兵,表示支持他们起来“造反”。从此红卫兵运动迅速向全国发展。8月18日,毛泽东身穿绿军装,佩戴红卫兵袖章,站在天安门城楼上接见来自全国各地的红卫兵,并且再次表示支持红卫兵运动。
“八?一八”之后,毛泽东又7次接见红卫兵,共接见来自全国各地的红卫兵1300多万人。9月5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出《关于组织外地革命师生来北京参观革命运动的通知》,要求各地组织大中学校学生或学生代表、教职工免费来北京,参观“文化大革命”,使红卫兵和学校师生的大串联走向高潮。这是造成社会大动乱的一个严重步骤。在中央文革小组煽起的所谓捍卫毛主席和毛泽东思想的狂热下,各地大批红卫兵冲向文化教育界、党政机关和社会,对他们认定的所谓“封、资、修”的事物进行大破坏;许多人被当作“黑帮分子”、“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反动学术权威”、“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受到批斗、抄家、侮辱、殴打和迫害。红卫兵组织也由于观点不同和利益的争夺,发生分化和改组。他们打出各种派别旗号,展开剧烈的派系斗争。这种严重破坏社会秩序、践踏民主和法制的行为,引起人民的普遍不满。1966年10月,中央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责刘少奇、邓小平提出了一条“压制群众、打击革命积极分子”的“资产阶级反动路线”,陈伯达则在会议的讲话中,对红卫兵的破坏行动竭力加以吹捧。会后,一场声势浩大的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风暴在全国掀起,种种越轨不法行为不再受到约束,对不法行为的干预则被扣以“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帽子,社会因而不断陷于动乱之中。
1967年,为稳定局势,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国务院、中央文革小组发布一系列通知、批示,要求学校师生停止大串联,复课闹革命。此后,红卫兵的活动逐渐停息。在毛泽东推翻以刘少奇为首的“资产阶级司令部”的目的达到以后,以“从大乱达到大治”,夺回红卫兵过度膨胀的权力为目的,使红卫兵运动终于被新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所取代。1968年底,红卫兵运动寿终正寝。
(贾德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