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帝国背后的真相之——葡萄牙帝国
8050000000025

第25章 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2)

自公元3世纪开始,柏柏尔人逐渐南迁,居住于沙漠平原和多沙丘地区,同苏丹黑人逐渐发生混合。前46年,罗马人进入西非。在看到非洲人之后,罗马人把他们称作“毛利人”。这个词源自希腊语“毛罗人”,即棕色皮肤的人。在北非、东非、西非的一部分,尽管人们属于不同的种族,但大多有深色的皮肤。

640年,伊斯兰教兴起之后,新兴的阿拉伯帝国四面扩张。708年伊斯兰教传入北非。大量当地人把阿拉伯语接受为母语,并皈依伊斯兰教。其中从埃塞俄比亚来的摩尔人成了最有影响的一支。在伊斯兰教在非洲传播的过程中,多种文化的族群融入其中。

711年,摩尔人入侵基督教的伊比利亚半岛(今天的西班牙和葡萄牙)。一个非洲柏柏尔人将军塔里克·伊本·齐亚德率领六千五百名北非柏柏尔人和五百名阿拉伯人北渡直布罗陀海峡在伊比利亚半岛登陆。登陆后他立刻焚烧战船,以示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决心。

经过八年的征战,摩尔人征服了南部大半个西班牙。他们试图向东北进军,跨越比利牛斯山,但732年被法兰克人的宫相查理·马特在图尔战役中击败。数十年中摩尔人统治了北非以及西班牙除了西北部和比利牛斯山区的巴斯克地区。摩尔人内部从750年代开始兄弟阋墙。

这个国家后来分裂成几个伊斯兰泰法,相当于中国的诸侯国,这些泰法臣服于科尔多巴哈里发。位于北部和西部的基督教王国则在伊比利亚半岛上逐渐扩张势力。加利西亚、莱昂王国、纳瓦拉、阿拉贡、加泰罗尼亚和卡斯提尔在之后的几个世纪中逐渐成为基督教国家。这一时期基督徒、穆斯林和犹太人得以和睦相处。1031年科尔多巴哈里发垮台,在西班牙的伊斯兰领土被北非的穆拉比特王朝统治。

1212年,基督教各王国联盟在卡斯蒂利亚国王阿方索八世的带领下将穆斯林赶出西班牙中部。但在格拉纳达的摩尔人王国在此之后仍在伊比利亚南部安达鲁西亚得以保持了三个多世纪的繁荣。这个王国以像阿尔罕布拉宫这样的美轮美奂的建筑而声名远播。

13世纪后,阿拉伯人哈桑部落到达西非,征服柏柏尔人建立王国,成为当地统治者,也与当地人发生混合。摩尔人实际上是柏柏尔人,阿拉伯人和黑人混合的后裔。至今仍保留部落组织,由家族、氏族、部落、小部落群、大部落群和部落联盟组成多层次结构,实行集团内婚,每个集团都以其先辈的名字命名。社会的基本单位是以男性为主的核心家庭。经济以畜牧业为主,兼在沙漠绿洲种植谷子、椰枣等。

1492年1月2日,这个在格拉那达的最后一个穆斯林堡垒臣服于新近统一的基督教西班牙王国。穆斯林们被迫在离开西班牙和皈依基督教中选择。这些穆斯林的后代被称为“摩里斯科人”,受到歧视。

他们在如阿拉贡、巴伦西亚或安达鲁西亚这样的地区大部分从事农业。

在1609年到1614年间他们被有组织地迫害,当时全部八百万西班牙人中有三十万被波及。

与此同时,征服伊斯兰的浪潮不光西进到了西班牙,也东征亚洲:

经由印度、马来半岛和印度尼西亚,直到菲律宾的棉兰老岛。1521年,麦哲伦的船队经新大陆到达菲律宾群岛,将当地的土著称为摩尔人。

19世纪,摩尔人对入侵的法国殖民者进行英勇战斗。独立以后,各所在国家的领导人多由摩尔人充任,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矿业和现代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跨部落的政治组织不断增加,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摩尔人城堡兴建于8—9世纪,即阿拉伯人占领伊比利亚半岛期间。

初次来到城堡的中国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摩尔人城堡就像是中国的长城,蜿蜒曲折,拥有多个碉堡。摩尔人城堡坐落在辛特拉山海拔最高的山顶,由数百米长的墙垒围绕而成,这些墙垒早在十五六世纪就已经失去了军事防御的用途。经过艰难的攀登,游客可到达城堡的顶部,葡萄牙的国旗就高高地矗立在那里。站在城堡的高处眺望,可观赏到远处浩瀚的大西洋和辛特拉小城的美景,在天气晴朗的日子,游客还可观赏到埃里塞拉和马夫拉。

很久之前,那时自北非侵入伊比利亚半岛的摩尔人觉得辛特拉土地肥沃,景致极好,于是建起了贵族栖息之地。伴随而来的,自然是保卫这片沃土的要塞城堡。城堡坐落在辛特拉山海拔最高的山顶,由数百米长的墙垒围绕而成。但作为军事要塞,这座独立山头的城堡可以说是失败的,它没能抵挡住200年后从海上攻入的挪威基督徒。当时信奉伊斯兰教的摩尔人不愿归附基督教,于是城堡沦陷,全军阵亡。

然而仅仅过了几十年,夺回了这片土地的摩尔人在又一次面对基督教的时候,他们的态度和方式发生了明显变化。当葡萄牙国王阿方索一世决心收回辛特拉时,摩尔人选择了投降,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从而得以在此共存。

沿着树荫遮避的小路从入口向深处走去,你会看到路边地上巨大的石洞,是过去摩尔人储存用水的地方,以备持久战之需。不远处是后来阿方索国王修建的圣彼得教堂的罗马式建筑遗址。教堂的屋顶已不复存在,残余的布局加上密林中阴暗的光线,让人很有一种历史的回溯感。千年前具体的一幕幕已不可知晓,但基督教堂建在伊斯兰教徒的军事要塞里,则不能不说至今仍然是一个奇观。这也许可以说是葡萄牙开放和包容风格在历史上最早的佐证之一。

从教堂遗址向上走,转过一个弯就到了要塞墙堡的入口。进去后呈现在我眼前的是随山丘起伏的墙垒。这些墙垒早在十五六世纪就已经失去了军事防御的用途,在被遗弃了数百年后,当时的国王决定按照当时盛行的浪漫主义风格重建。于是,曾经摩尔人和欧洲人相互角力的兵家之地,因为四周的美景重新焕发出新的生命。从墙垒上可以看到另一座山头上的葡萄牙七大奇迹之一的佩纳宫。和富有历史沧桑感的要塞遗址相比,宫殿的红墙黄瓦则显得格外梦幻,难怪著名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在到过这片土地后将它称为“辉煌的伊甸园”。

轻轻抚摸摩尔人城堡的残石,从堡顶俯瞰苍绿的平原和绵延的海岸线,一种豁朗的心境油然而生,也许这就是西班牙人所谓的豁达和包容。

独特的曼努埃尔式建筑

曼努埃尔式的建筑风格始于15世纪晚期,流行了近半个世纪。

这种建筑风格是葡萄牙海上大帝国的产物,因此,它也随着帝国的衰落而没落。葡萄牙极力发展海权主义,而在艺术和建筑上出现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其名字来源于当时执政的曼努埃尔一世。

当时葡萄牙的船只遍布全世界,这为葡萄牙的建筑师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风格和元素。你可以在曼努埃尔式的建筑中找到亚、非、欧和南美的风格,所以后人又称曼努埃尔风格为“大海风格”,它留下的华美绝伦气势磅礴的建筑将永远记载曾经海上霸主的辉煌。

曼努埃尔式建筑的特色在于扭转造型的圆柱、国王纹章和雕饰精细又繁复的窗框,同时运用大自然图像,如在石头上镶着贝壳、锚等。

其中以里斯本的贝伦塔、杰罗尼摩斯修道院、托马尔的耶稣修道院、阿卡巴萨修道院和巴塔哈修道院等最具代表。

贝伦塔是一座五层防御工事,位于葡萄牙里斯本的贝伦区。它建于曼努埃尔一世时期的1514年到1520年间,用来防御位于贝伦区的港口,以及附近的圣哲罗姆派修道院。它矗立于特茹河北岸,是贝伦岸边两座名塔之一。

贝伦塔不仅是见证葡萄牙曾经辉煌的历史遗迹,也是里斯本最上游客镜头的一个风景点。这是一座有着近500年历史的古城堡,是葡萄牙有名的地标,也是里斯本的象征,它见证了里斯本昔日曾有过的辉煌。如今它已被辟为博物馆,首层还陈设有当年的大炮和炮台。

贝伦塔看尽了世间的凄凉,虽名为塔,但是它更像一座小型的碉堡,镇守在河岸边。整个塔身全部用大理石打造,底部原为储藏室,后用来关押囚犯。每当涨潮时分,顶部的塔楼如浮在河面上,漂浮不定,美若仙境。贝伦塔位于葡萄牙首都里斯本,耸立在特茹河畔,建于16世纪初,是当年扼守里斯本门户的军事要塞。贝伦塔是海盗式冒险航海的见证,是葡萄牙地理大发现的起点,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其外形像一座碉堡,全都用大理石建造,是里斯本无数纪念碑中最华丽、最优雅的建筑。

在贝伦塔的建筑风格上很容易看出弗朗西斯科·德·阿鲁达的作用,他大量使用了摩尔人和阿拉伯人的艺术元素,比如说岗亭顶端的胡椒粉盒形状的炮台。为了显示出国王的声威,塔上装饰了许多曼努埃尔式的象征物,比如说厚的石绳环绕塔身,点缀石结、浑天仪或是耶稣十字和一些其他的动植物元素。其中一座石雕犀牛相当引人注目,它在岗亭的底座上,显示了葡萄牙航海家探索海外的功绩。

托马尔的耶稣修道院位于埃斯特类马杜拉·里巴特茹省桑塔伦姆地区的托马尔市,距离里斯本东北部143公里处。托马尔修道院是葡萄牙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修道院之一,最有非凡的历史意义和建筑学意义。

12世纪中叶,一些十字军救护骑士团的信徒开始了对托马尔城的兴建,于12世纪末期修建了小祈祷室。由于骑士团作战勇猛,曾经从穆斯林手中收复了不少失地,因此深得恩利克王子和马努埃尔王子的器重,在他们的竭力支持下,以祈祷室为核心而扩建的修道院,曾经显赫一时。修道院的设计风格最初是象征着骑士团的征服历程,1344年,最初的设计模式加以改变,设计成为基督教女修道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