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老中医运动养生经
8068100000073

第73章 中老年日常保健法

人到中年体内各种生理功能正处于由盛转衰期,各种内分泌需要重新调整;人到中年在事业卜是中流砒柱的带头人身负重任,日夜操劳,同时又有家务要处理,这种高度紧张、过度疲劳的因素势必损害中年人的身心健康。

中年人自我保健应有时

鉴于此,人到中年,需要注意的自我养生保健,你准备好清单了吗?如果还没有的话,那么看看这些吧。

1.按时作息、静坐收心

由于事业繁忙,家务缠身,即使一天24小时不休息也有干不完的事。越是在这种情况下,越要做到按时作息,因为人的工作效率与人的生物钟的规律密切相关。休息的方法很多,较好的方法是行静坐收心法,即找个地方舒适地端坐,闭目养神,这时要完全放松,百事不思10~20分钟。这对消除疲劳,恢复精力,效果较好。

2.以宽为怀,保持情绪

平稳人在情绪波动时,神经内分泌系统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来与之相适应。如人在发怒时,脑细胞分泌激肤增多,儿茶酚胺合成加速,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冠状动脉痉挛等,这时易诱发脑出血和冠心病。人活在社会上,烦心事几乎天天有,应以宽容为本,这样,经常保持平和的心境对健康有利。

3.日常保健方法。涉及中年人保健的内容和方法非常之多,方法简便、易学,现介绍如下八种,中年朋友们不妨在日常生活中一试。

*搓脚心法。每晚用热水洗脚后,取坐姿,将一条腿屈膝放在另一条腿上,搓左脚时用右手,搓右脚时用左手,每次5~10分钟。按摩脚心,如同针灸涌泉穴一样,有益精补肾之作用,能活跃肾经内气,防止高血压及动脉硬化。

*意守丹田法。当工作、学习疲倦时,可以闭上眼睛,舌尖顶着上颗排除杂念,使整个意识集中在脐下的丹田部位,时间可灵活掌握。运用此法会感到精力充沛。

*强壮心脏法。经常按压手心的劳宫穴,有强壮心脏的作用,可用两手拇指相互按压,也可将两手顶在桌角仁按劳宫穴,时间可自由掌握。

*壮腰健肾法。扭摆腰部可以起到保健肾脏功能的作用,方法是:站立,两手插在腰部,上身向前稍倾,慢慢做腰部左右扭摆动作,逐渐加快,使腰部感到发热时为宜,每日早晚各一次。

*按摩小腹法。每晚临睡时,将右手放在丹田部位,先顺时针揉若干次,然后再逆时针按揉若干次,有助消化、健脾胃之功效。

*灸足三里穴。足三里穴是全身强壮要穴之一。经常灸此穴有很好的保健功能。作法是用艾绒灸足三里穴,每次约一分钟,使皮肤感到发热为度,每7~10天双侧各灸一次,可反复进行。

*叩齿法。即上下齿相互叩击,也叫“叩天钟”。

叩齿方法有三:轻叩,重叩,轻重交替叩。牙齿较好的宜重叩,牙齿不好者宜轻叩或轻重交替叩。

叩齿法要求心静神凝,自然闭日,先叩臼齿36次,次叩门牙26次,再错牙叩犬齿26次,最后用舌舔牙周3~5圈即告结束每天只需用两分钟的时间,即可收到强牙健身的作用吞促进睡眠法每晚临睡前半小时,先擦热双掌而后将双掌贴于面顿,右手中指起,自迎香穴向上按至发际、睛明、攒竹等穴位、然后两手分别向两侧额角向后而下经耳门穴返回起点一如此反复按摩30~40次此法可治疗神经衰弱,促进睡眠。

老年人应适当锻炼

古人认为正常的劳作与活动可以使人气血通畅,筋骨劲强,从而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但是,身体过度劳累或者过度安逸都会使人引起劳作伤。

《素问·举痕论》曰:“劳则气伤。”指出身体过度劳倦则会伤及脾肺的生理功能,导致脾失健运,肺气不充。《彭祖摄生养性论》则说:“力所不胜而极举之,则形伤也。”然而,好逸恶劳,养尊处优,不参加体力劳动,也不进行身体锻炼,久之则会引起血气运行不畅,脾胃功能减弱,正气日益衰减,表现出体弱神疲、纳呆乏力的虚弱症状,偶感外邪风寒、或稍事劳累便会使形神俱伤而致病。

《景岳全书·虚损》曰:“惟安闲柔脆之辈,而苦竭心力,斯为害矣。”陆九芝在《世补斋医书卷七·逸病解》中指出:“逸之病,脾病也”、“审其病之为逸,使须用行湿健脾、导滞理气之法。”

事实上,如果人能欲,小劳,不使之过,自然助其脾胃运行谷气消化,“血脉流通,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运动故耳。”生命在于运动,颐养的老年人进行运动应该既要身体力行又要量力而行。

老年人运动锻炼十戒

忌急于求成。

锻炼的效果往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显现出来,“立竿见影”显然是不现实的。刚开始锻炼的老人,不妊渐渐增加运动量,第一周时参加锻炼至多3次,每次不要超过20分钟,此后可逐步增加锻炼次数以及每次锻炼的时间。

忌过分剧烈运动

诸如短跑、长距离游泳等项目梢耗体能过多,对一般老人并不适宜。

忌震动过大运动

跳高、跳远、撑杆跳、健身操等项目对足部反作用力太大,极易引起骨质业已疏松的老人发生骨折。

忌坏天气参加运动

所谓“坏天气”,指的是高温、刮大风、下大雨等。原因是老年人由于手脚不够灵便,反应较为迟钝,坏天气极可能引发种种事故。

忌硬拼好强

不少老年人还很好强,殊不知上纪各种器官功能明显退化,硬拼乍坚持有百弊而无一利

忌不能持久。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锻炼或灭可能给健康带来好处。

忌单独锻炼

中老年人,特别是患有心脏病的老最好不要独自锻炼以确保安。

忌仅从事一项锻炼

长年仅参加某项锻炼,兴致往大减。不妨多选择几项自己感兴趣的项目,这样不仅可增添运动,而且对身体也更有好处。

忌不做准备运动

在投如运动量较大的锻炼尽必做好充分的准备运动,如三芬、宽松肌肉、做深呼吸等。

忌穿皮鞋运动

老人以为从事的锻炼运动,因而就“潇洒”地穿上皮鞋等进行运动,殊不知,老人脚病本来就多,锻炼时也比年轻人较易受伤,因此要穿质地柔软、合脚的运动鞋,要有较厚的鞋垫。

杨力养生总“动”员

中年知识分子的锻炼

中年知识分子锻炼可以依据下列四个原则进行。

一是注意增强心肺功能,保护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的健康.如步行、慢跑、游泳等就是很好的锻炼项目。

二是要选择全身运动的项目.除走跑等外,还有爬山、打拳、做操等。

三是注意锻炼肌肉力量,预防肌力衰弱,如拉力器、哑铃、俯卧撑、健身球等。

四是锻炼时注意精神愉快,保持轻松,使大脑疲劳尽快恢复。

最后向中年知识分子介绍一个可供参考的锻炼方案:

1.早晨锻炼20分钟:步行慢路约10分钟,做5分钟拳操等锻炼,5分钟肌肉力量锻炼。

2.上下班有意识步行1至2站路。

3.认真做好班前操、工间操及工哭宝育活动。

4.晚饭后散步15至20分钟,睡亥还可散步5至10分钟。

5.每周进行一次较大活动量的教炼,如郊游、打球、爬山等活动,即锻稼了身体,又能心旷神怡,有助于消歌皮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