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
8157300000053

第53章 学生与反清革命(6)

为促成北伐大业,学生们不辞劳苦,力排险阻。厦门组建北伐军时,因政出多门,“富者又一毛不拔”,屡次策划,均无结果。后得到学界的大力支持,既保证了兵源,又解决了饷械,终告成立。《厦门近事种种》,《申报》1912年。1月17日;《学生助饷》,《申报》1912年。1月18日。福州学生组织北伐军也历尽艰辛,开会募捐,“登台演说,气竭声嘶者三次”,“左支右绌,中夜起舞,未尝不呕血三升”《闽省学生北伐军出发纪盛》,《申报》1912年。1月29日。。不懈努力之下,北伐壮举终获各界赞助。学生军出师之日,“一路国旗摇曳,炮声隆隆”,万余人聚集码头欢送,各界代表一直送至马江。同日出发的北伐女学生队也受到千余市民的夹道相送。青年。们壮士一去不复还的悲壮行色,令人感奋不已。女学生辞行时,见都督以“北地严寒,恐闺中弱质不宜从军”等语稍加劝阻,立即展示预先备制、上书“祈战死”大字的纸旗,表示:“既愿以死报国,岂可以北地寒冷挫折素志乎?”都督潸然挥泪告别。学生军所发《留别闽中父老书》情深意重,义薄云天,他们说:“处多难之世,视舍生取义为天职所应尽。”“队中健儿皆父老之子弟,在父老爱惜青年。或疑其恝然无情,掉头不顾。然于大同有所保全者,于私情必有所割弃。父老之顾惜出乎情,而少年。之决绝裁以义。”“牺牲少数人之家族以保全多数人之家族,孝悌之广义也。”凯旋团聚固为幸福,万一不测,“健儿之英灵亦在父老之侧,非敢一日忘父老也”《闽省学生北伐军出发纪盛》,《申报》1912年。1月29日。。

后方留守学生与北伐队员书信联系,相互激励。广东学生北伐军在徐州一带“身经弹雨,危险非常”《许女生剑魂来书》,《灌根年。报》1912年。2月24日。后方同学纷纷赋诗称颂:“义旗北指,誓扫胡儿,觥觥学子,热血于斯,匈奴不灭,何以身为。昔时衿缨,坐不垂堂,今时硝弹,陵冰冒霜。上马横戈,下马成章,检点山河,还我皇唐。青天白日,壶浆以将,桓桓学生,青史之光。”女生洗玉清:《学生军颂》,《灌根年。报》1912年。2月24日。“济济多士,为国之英,及锋而试,荡涤北平,时不可失,直捣燕京。”学生李祖培:《学生军颂》,《灌根年。报》1912年。2月24日。

学生对袁世凯的假议和真备战十分警觉。福建学生军在袁贼弄权之际誓师出征,以实际行动戳穿其鬼蜮伎俩。同时告诫人们:“袁贼反侧,战事方长”,“遇有慷慨从军,而家属辄加折遏者,更晓以大义,无任阻扰”。学生“踔厉风发,父老更从而鼓舞之”,饷械兵员,源源而至,为北伐之后盾。《闽省学生北伐军出发纪盛》,《申报》1912年。1月29日。安徽青年。军领导人韩衍(原江南高等学堂退学生)坚决反对让位于袁世凯,公开撰文演说,指袁为董卓,声称:“三万万九千九百九十九人都承认,我孤云(衍笔名)一个人也不承认袁世凯做大总统。”并痛斥投机者:“清廷而在,则摇尾为奴;虏社既颠,则涂面革命。”《记韩衍》,《辛亥革命回忆录》第4集,第452页。他组织青年。军的目的之一,就是北伐。由于种种原因,北伐未能实现,但沪军政府在直鲁豫等省学生的强烈要求下,先后派遣沪军北伐先锋队和闽军增援山东,其中有学生队200人。由各省学生组成的沪军政府炸弹队和湖南学生北伐暗杀队也相继北上,活动于京津保和山东一带。和谈告成后,学生军还要求“带领”、“管教”“因革沿替之军队”,将旧军改组成中华民国殖民军,开赴西北西南,开发边疆,巩固国防,遏制列强的侵略蚕食,《布告学生军文》,《民立报》1912年。2月1—11日。表现了一片共和爱国赤忱。

辛亥革命在一片拥袁共和的变调中虎头蛇尾地草草收场,做出重大牺牲的学生一腔热血尽付东流,除了有形的皇冠落地,社会几乎一如既往。青年。们淡于名利的精神品质诚为高尚,但抛开个人名利不等于放弃民主权利,过早功成身退不利于巩固共和。两种相反的表象都显示出学生未能从民主政治的高度来理解和把握个人与权利的关系。有些学生试图为新生共和政权效力,但这些战场上出生入死,刑场上大义凛然,广场上慷慨激昂的青年。没有被敌人的枪炮、屠刀和棍棒吓倒,却被出神入化般弄权于官场之上的官绅拨弄得晕头转向。湖北军政府教育司成立时,“各科组织人员既未用正式之考选,亦未经学界之公举,只凭二三绍介,以为进退之权衡”。后虽有所“改革”,“行政既未革新,用人依然仍旧”。文普通和两湖学堂毕业生均抱不平,“特团结群力,据理直争,意欲文明之干涉,作天然之淘汰,势不达目的不止”《改革后之八面观》,《民立报》1912年。3月13日。。杭州陆军小学毕业生成绩优异,光复中表现上佳,又当军政用人之际,可是“同学诸生纷纷禀请投效,均因人浮于事,迄未安插。复经两班全体联名陈请,亦久留中不发”。后由军界维持会“以人才难得”出面力争,才咨送南京,分拨陆军各校补习肄业。《陆军学生咨送肄业》,《申报》1912年。3月21日。

在中国,由共和取代帝制,如果原封不动地接收旧的官僚体系,等于宣判民主政治的死刑。吸收学生参加各级行政,本是抵制官僚的封建化倾向,确立和保障革命政权性质,不断强化民主机制必不可少的条件,但他们却受到多方排挤。陕西光复后,由于陆军学生在收复潼关途中被土匪重创,革命党无力控制军队,与哥老会抗衡,致使后者势力坐大。“没有文化的哥老会缺乏对被训练来管理公务的人应有的感情与尊敬”,“这些夺取并保持权力的‘大哥’们,无情地排挤有知识的学生”。因此,“能在政府中做公务员或秘书的学生已是幸运儿,没有诸如此类的足够位置留给每一个人”ThePassingoftheDragon,P34.。

会党军人倚仗武力恃强凌弱,官僚士绅则运用权术纵横捭阖。湖南都督府成立之初,大批学生自愿协助,“吃自己的饭办大众的事”。对此,旧人员冷嘲热讽,野心家点火煽风,攻击诋毁“尽义务”是玩把戏、打花鼓,要求“唱大戏,‘名角’出台,‘内行’跑龙套”。于是蛰伏待机的绅士重新抬头,“旧官吏弹冠相庆,青年。则退出政府工作。都督高高在上,指挥不灵,形同孤家寡人了”邓介松:《辛亥革命在湖南所见》,《辛亥革命回忆录》第2集,第207页。。

起义成功把革命党拥上权力顶峰,但民初共和制的尝试却未能为新知识群开通一条程序化的参政道路。学生的失望离异,使革命党与民众的联系脱节,失去广泛的社会支持,内部分化加剧。这样一方面导致政权蜕化,另一方面在对敌斗争中更加软弱无力。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后曾表示:“民国并不需要‘群众’的主动精神,群众总是跟着走的,过去一向如此。但是民国需要知识分子阶层的拥护,这种拥护已经获得了。”《1912年。1月13日卢力飞致安格联第47号函》,《中国海关与辛亥革命》,第133页。轻视群众固属偏见,注重知识分子却不无道理。遗憾的是,没有正常的参政途径,仅凭热情刺激起来的拥护很快就随着民国的名存实亡得而复失。新知识群政治上的建设性一面严重受压,而批判性一面则急剧膨胀,对后来中国政局的风云变幻产生了深远影响。

革命引起的社会变动使投身其间的学生发生分化,少数人随波逐流,或混迹官场权坛之上,或沉醉花天酒地之中;一部分人不肯与旧势力同流合污,坚持斗争;更多的人却感到身心双重苦闷,失望彷徨,甚至悲观厌世,归隐者有之,出家者有之,自杀者有之。革命的悲剧结局和袁世凯的倒行逆施,使曾为共和流血奋斗的青年。悲切痛愤,仰天长啸:“嗟夫已死志士,昔之革命希望共和者,其结果今竟留与他人乐帝王矣,可胜慨哉!”赵连城:《同盟会在港澳的活动和广东妇女界参加革命的回忆》,《辛亥革命回忆录》第2集,第321页。这些真正的革命功臣成了野心家篡权擅政的障碍,袁世凯集团处处压制打击进步学界,处心积虑地分化瓦解军队中的学生骨干,以防革命势力东山再起。保定入伍生队光复时散归各省充任民军军官,袁世凯以举办保定军官学校的名义诱其北上,许多人辞职就学,但到校后却横遭压抑排挤。各地窃据军政大权的军阀极端仇视学生,进行疯狂迫害。张镇芳在河南任都督仅两年。竟杀害学生数千之众。《民初张镇芳屠杀革命党人和青年。学生的片断回忆》,《辛亥革命回忆录》第6集,第421页。

旧势力的嚣张是社会基础陈陈相因的反映。参加北伐的女学生出征前函责因婚期在即不愿随军北上的同学:“胡虏未获歼尽,而世俗纷纷结娶,国破家亡在迩,亦置脑后。吁!是可忍孰不可忍也!”何等丈夫气概!然而,北伐半途而废,马革裹尸的干云豪气变成“春郊试马”的儿女嬉戏,解甲归来顿觉心灰意冷,颓然叹道:“此行北上,一事无成,羞为故人陈也。果如姊潜居向学,余晷课授生徒,其乐胞妹等徒劳跋涉,思之能不悲乎?”革命前因抗婚出走,返回后家庭又以婚约相逼,历尽颠沛流离,怅望渺渺前途,只能一死了结。自尽时身着血红衣装,立誓死后变为厉鬼,“报复一切!”《同盟会在港澳的活动和广东妇女界参加革命的回忆》,《辛亥革命回忆录》第2集,第321页。这种生不复仇鬼复仇的凄厉之声,既是对社会黑暗的控诉,也是对革命结局的绝望。曾经英姿飒爽的巾帼英豪,却不得不以这般令人惊心动魄却又苍白无力的方式进行抗争,从极端消极的角度对革命和自我做了总结。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学生们用鲜血和生命为中华民族塑造出一代革命青年。的光辉群像。许多稚气未尽的少年。血染战旗,含笑沙场,慷慨赴义。任滦州军政府决死队团长的保定入伍生队学生熊朝霖临刑前痛斥清军官吏:“汝何人?非吾黄帝子孙耶?奈何爱戴满虏,为我汉族羞?吾恨不手刃汝腹,一视汝具有心肝否!”《滦州殉难熊君传》,《民立报》1912年。2月2日。河南学界举义失败,50余人被捕。当局行刑时“一回只击一人,令其他目睹,俟一人击碎后再缚一人”,残忍至极。而学生们“皆从容就义,毫无惧色”《河南健儿血泪史》,《民立报》1912年。1月4日。。这种视死如归的精神刺痛了反动派,山东、河南、南京等地学生均因参加革命惨遭清军大规模屠戮,湖南、陕西、安徽等地学生在光复中也受到清军和地方顽固势力的夹击,牺牲惨重。民国成立后,军阀、官僚、政客当道,黑暗暴政与光明民主之间的冲突斗争再度重演。青年。学生不愧为支撑古老中华民族新生肌体的脊梁和神经,他们不仅以血肉之躯奠定共和基石,而且前仆后继,很快从悲愤中振作起来,开始新的探索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