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故宫六百年风云史
81843500000011

第11章 宦官使者——郑和 亦失哈 侯显

宦官,也叫太监,就是被阉割以后在皇宫里为皇帝及皇室服务的人。在明代,永乐皇帝开始重用宦官,经常派遣宦官出巡、出使、出洋。当时出现了一个重大的文化现象,就是皇帝钦派使臣,从皇宫出发,去往东南西北,为文化交流,为版图巩固,也为重开海上和陆上“丝绸之路”,做出新的贡献。这些使臣许多都是宦官。本讲的郑和、亦失哈、侯显就是当年被永乐皇帝派遣的使臣,这几位都是对历史有贡献的人。

第一,派遣郑和七下西洋。郑和,回族,今云南晋宁人,小时候随父亲去过麦加,后来到宫里做了太监,受到永乐帝的信任,从永乐三年(1405年)开始先后七次下西洋。第一次,郑和带领将士、官员、学者等二万七千八百多人,乘宝船六十二艘。据记载,最大的宝船长四十四丈、广(宽度)十八丈,从今苏州太仓浏河镇出发,经过占城(今越南一带)、爪哇、苏门答腊、锡兰(今斯里兰卡),通使西洋。第二次为永乐七年(1409年),下西洋之前,郑和在南京用中文、泰米尔文和波斯文镌刻了石碑,即《布施锡兰山佛寺碑》,随船带到锡兰,这块石碑现在收藏在斯里兰卡科伦坡国家博物馆,成为中斯友谊的象征。宣德五年(1430年),郑和第七次下西洋。郑和七下西洋,前后二十五年,去到三十多个国家、地域、部落,最远到达地中海、非洲东岸。这比哥伦布和达·伽马的大航行要早半个多世纪。郑和七下西洋,不仅壮大了明朝国威,加强了文化交流,而且是人类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郑和下西洋是明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高潮。

第二,派遣亦失哈八次到奴儿干都司。明朝在永乐七年(1409年)设立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相当于省一级的地方军政机构),并设置官员,统领民众。奴儿干都指挥使司每年进贡海东青、毛皮、人参、鹿茸、珍珠等物品,也得到朝廷的赏赐。从奴儿干到北京,沿途设站赤——包括路站、水站、狗站等——传递。这个奴儿干都指挥使司在哪里呢?在东北黑龙江入海口处的奴儿干,就是特林(庙街,今尼古拉耶夫斯克),是明朝设在版图最东北处的地方行政机构。朝廷派太监亦失哈到奴儿干,永乐时五次,宣德时三次,共有八次。亦失哈的船队由今吉林市起航,顺松花江而下,到松花江和黑龙江汇流处,也就是今同江,再转到黑龙江,顺流而下,直至黑龙江入海口附近的特林,全程大约五千里。为了纪念这件事,朝廷在奴儿干竖立了两块石碑,碑文写道:“永乐九年春,特遣内官亦失哈等,率官军一千余人、巨船二十五艘,复至其国,开设奴儿干都司。”奴儿干都司的设立以及亦失哈八次巡视奴儿干,宣示了明朝对这一地域的统治,实现了明朝对外兴安岭以南广大地域的管辖。永乐帝对于开拓东北版图,功勋非常之大。所以,亦失哈八到奴儿干的壮举,同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可以相互媲美,彼此辉映。

在东北,明朝经过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四代五朝的艰苦经营,还解决了高丽的问题。高丽李成桂在取得政权后要改国号,派遣使臣到达明朝,请求赐名。应高丽李氏政权的请求,明太祖朱元璋亲自赐给了“朝鲜”这个国名。从此,高丽不仅改国号为朝鲜,而且开启了朝鲜国王受明清皇帝册封的礼制。

第三,派遣侯显五次前往乌思藏(今西藏)。永乐元年(1403年)四月,侯显第一次奉旨出使乌思藏,行程数万里,到永乐四年(1406年)十二月,才偕同乌思藏的高僧哈立麻来到南京,后来在南京灵谷寺举行大法会,为明太祖高皇帝和高皇后祈福。永乐皇帝敕封哈立麻领导天下佛教,还颁给印信。侯显口才很好,敢于担当大任,当时乌思藏被称为“绝地”,就是说那里既远在天边,地处高原,又路途崎岖难行。特别是侯显第一次出使乌思藏,四年才返回,不知经历了多少艰难险阻。他先后五次受派遣前往西藏等地,为国家一统、文化交流做出了与郑和、亦失哈同样卓越的贡献。

刚才讲了明朝永乐帝派遣宦官分别去往西洋、东北和西藏,这里顺便讲一下派遣使臣出使西域的故事。在明朝洪武、永乐年间,朝廷多次派遣使臣通西域,但是派往西域的使臣,有太监,也有官员,并以朝廷官员为主。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朝廷派兵科给事中傅安出使哈烈(今阿富汗赫拉特),后来傅安留在撒马尔罕(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十三年。当地头目听说永乐皇帝即位,就派遣使臣和傅安一起回到南京,并进贡方物。此后,明朝派吏部员外郎陈诚等先后五次出使西域。陈诚一行,路途遥远,历经千辛万苦。譬如到达的哈烈一地,离嘉峪关11900里。据《明史·地理志》统计,北京距西安2650里,西安距甘州2645里,甘州距肃州510里,合计约5805里,再加上嘉峪关到哈烈的里程,总计从北京到哈烈约17705里,往返一次约35410里。陈诚回朝后,奉上所著《使西域记》,记载所历凡十七国,山川、风俗、物产等。此书流传至今。可以想见,陈诚五次出使西域,不远万里迢迢,经历千辛万苦,清廉俭素,品格高贵,做出了重大贡献。

明朝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双开通,出现一个“万国来朝”的大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