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魔鬼约会学
82395300000001

第1章 再版序

先说一个故事,我们北大一九八八级毕业生有个500人的大群,有一阵子,群里搞了个活动,由每个系派出一位代表在微信群里给大家做一次跟自己专业相关的讲座。轮到心理系值周时,我自告奋勇出场了,讲座的主题是“那些年我们错过的女孩”。我打算通过回顾同学们当年失败的校园恋爱,说一说男女思维差异对两性关系的影响。

讲座顺利完成,但恰如其内容主题——男女思维差异,大家对讲座的兴趣也呈现出鲜明的对照:男同学们基本都没来听,倒是女同学们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甚至有些女同学是带着自己十几岁的孩子一起从头到尾听了讲座。

来自女生的反馈是:“这个讲座太好了,如果能早点儿就懂这些道理,自己在恋爱时就会少做很多傻事。如果男生们当年都按阮老师的方法来追我们,估计现在孩子爸也不是现在的孩子爸了。”

我理解女生们的热情,这就是女性思维“关注过去”的特点。我更理解男生们的漠然,因为男人是“关注结果”的动物。

对于男人而言,年少时因为荷尔蒙的冲动,对女神可以魂牵梦绕、夜不能寐,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化的加深,男性会越来越相信金钱和权力——成功了,该有的自然就会有;不成功,想再多也是白搭。

说实话,我没法反驳这种观念,一定意义上也许这就是现实。但同时,我也观察到另外一些事实,就拿我们这个500人的群来说,里面的同学基本都算得上事业有成,但是单身和离异的依然有一大批。从建群到现在的几年时间里,群里明着暗着已经成了好几对,我经常怀疑自己是不是进了个夕阳红交友群……甚至,偶尔还会有女生偷偷跟我抱怨:“谁谁谁太不会聊天了,我都想向他推荐你的书了,但又怕伤他自尊心……”

所有的这些,又说明什么呢?

感情之惑是人生的基本怨结,从年轻时对心仪之人的爱情苦恼,到中年后性格不合、外遇出轨造成的婚姻危机,多数人一生中都难免身陷几次感情陷阱。

令人不解的是,在为情所困的同时,我们对情感之事又常常表现出不屑一顾的傲慢。小伙子苦苦琢磨如何获得女孩子的芳心,周围人却认为这是没出息的表现。

作为《魔鬼约会学》的作者,我写了一本专门讲如何追女孩的书,从第一次出版到这次再版的五年时间,我自己也从青年人变成了中年人。我越来越理解上面所说的那种傲慢心态,因为在社会上打拼实属不易,同时我也目睹了越来越多的同龄人陷入婚姻危机,他们在情感之事上支付着比年轻时更大的成本。

年轻人只关注眼前,成年人会担忧未来,这确实是后者更成熟的体现。在感情这件事上,关注眼前经常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并且还会耽误未来的发展,这正是成年人对年轻人的忠告。但是成年人自己呢?当某一天他们想要珍惜眼前的人生时,他们处理起情感问题却还是像孩子一样幼稚。因为,处理情感问题,同样是一种需要学习的能力。

如果有人问我,《魔鬼约会学》这本书的特点在哪里?我的回答是:这本书表面上在教追女孩的技巧,但实际上讲的却是处理情感问题的方法。

比如“三三法则”,虽然是在教如何邀约,但其实是在告诉读者“尊重对方、不给压力”;“九小时效应”则是强调“陪伴”在关系中的重要性,时间可以让人释放更真实的自我;还有“如何控制负面情绪”,通过处理约会中的尴尬场景,分析了人在不愉快时的心理活动;而“下意识的语言模式”更是以两性交往中的大量对话为例,揭示男女在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上的差异。

通过追女孩的技巧,来教大家如何处理情感问题,我相信这正是《魔鬼约会学》一直受到大家欢迎并且能够再版的原因。

我从2008年开始创作至今,很多读者也已经从男孩变成了男人,甚至变成了丈夫和父亲,但是我还一直能够得到他们的反馈,知道他们仍在关注我的文章,并且我从他们那里得到的最重要的信息就是:方法、技巧不是关键,最有价值的是看问题的角度以及心态的提升。

对于一个作者而言,最喜悦的莫过于能获得读者持久的认同。为此,我要做的努力就是为大家提供有“持续价值”的内容。

那什么是没有“持续价值”的内容呢?

比如,有一类专门蹭时事热点的情感文章,读的时候很过瘾、很解气,但除了把读者心中已经升腾的情绪火焰用生动的文字再添一把柴火之外,对如何处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没有任何指导和启发。那么,时过境迁,当读者的心态和阅历发生变化后,就不会再对这类文章感兴趣了。

还有另外一类纯粹教授恋爱技巧的文章,只是教人用各种不合常规的方式去对付异性,也许这些做法在某些情况下会有效果,但它背后连带的价值观却往往是扭曲甚至错误的。当这些价值观进入一个正常人的价值观体系中,就像病毒进入了人的身体,要么让你遭受人格分裂之苦,要么把你变成一个“坏人”。

相比之下,《魔鬼约会学》是一本脚踏实地的恋爱图书,里面的文章不煽情、不说教,全都直指追求中会遇到的实际问题,并给出可操作的方法。我们承认男人就是一种重行动、要结果的动物;同时,在理性的思考和行动指南背后,《魔鬼约会学》依然附带有鲜明的价值观,那就是两性之间的独立、平等和尊重。男性应该积极主动,但却又不死缠烂打,用真实自我去寻找能够欣赏自己的女孩。

我希望我的读者——那些因为心仪的姑娘而翻开《魔鬼约会学》的男孩子,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你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了解女性,因为这也许是一个男性一生中唯一愿意学习处理情感问题的机会。也许有一天,即使你们已经摆脱了儿女情长,但在这段经历中获得的能力,依然可以帮助你面对生活中其他的心灵困惑。

如果做到这些,我作为一个文字作者的野心将获得莫大满足。

阮琦

2018年9月

完成于希腊克里特岛

愿爱琴海的浪漫带给《魔鬼约会学》新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