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魔鬼约会学
82395300000002

第2章 写在前面

相比去研究西方追女孩的理论,我更喜欢琢磨他们的这种文化,其中一个现象就是那些知名的PUA(Pick-up Artist,搭讪艺术家)基本都是一群大叔。作为一种小众文化,能有四五十岁的男人一直在从事,这又是西方社会价值观多元化的一次体现。反观自己所处的环境,记得大学毕业时周围也有一群朋友留长发玩摇滚,口口声声要非主流,结果一接近三十岁就全都回到正道儿上了。如果青春的定义是“可以不计后果地生活”,那么人家的青春确实要比咱们长一些。

再说说我对PUA的理解。从字面上读PUA就是“搭讪艺术家”,按我的感觉,这应该是圈子内部自封的。这种文化的出现跟互联网不无关系,就是一群男人在论坛里交流自己跟女人的那些事情,从这个意义上来讲,PUA和AFC(没有女人缘且社交能力不强的男人)这两个概念是相辅相成、相依为命的,没有AFC也就没有PUA。其实生活中有很多会和女孩相处的高手,但他们不一定善于写文章,也不一定愿意把自己的经验告诉别人。恰当地说,PUA就是一些专写男女搭讪约会文学的作家,他们的读者群主要是AFC,他们能不能追到女孩其实对AFC不重要,但他们的文章能帮助AFC。

“论坛PUA”属于早期的一类PUA,前提是需要撰写大量的文字,随着网络交流平台变得更加多样性,后来又出现了一类“QQ群PUA”。简单地说,就是先建立“某某PUA群”吸引大家加入,然后在群里通过聊天的方式即时指导AFC如何跟女孩子交往。这类PUA知名度不会很高,但粉丝的忠诚度很强。

西方的这种文化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70年美国的埃里克·韦伯出版的《如何把妹》,如今作者也是七十多岁的老头子了,想想真是令人感动。西方此类论坛的出现跟互联网几乎是同步的,而国内相关论坛的兴起却滞后了许多年,2007年算是一个分水岭。之前曾经出现过一些论坛,因为格调不高,所以逐渐转入地下。2007年之后,豆瓣的搭讪学小组才算是第一个“健康”的相关论坛。关于“健康”,我的理解就是要用女性也能接受的方式来讨论男女交往的话题。男人和女人,从认识到交往再到最后在一起,在这个简单的过程之后,有的男人会把成功归因为自己的手段,有的男人会把成功归因为他和她的默契。其实这是没有客观标准的,不过我喜欢后面那类。

从某种意义上讲,男女属于两种动物,虽然不同却是平等的。如果女人是老虎的话,那么男人可能是狮子,可是有些男人却把自己当成了驯兽师。如果读者能够坚持看完本书的话,那么你会发现,最后我的推论是,女性非但不比男性愚蠢,甚至还要聪明一点儿。这是上帝的一个精心设计,男人的聪明是用来为人类打天下占地球的,而女人的聪明终将接管这一切。

我在这里做关于未来的预测,这个行为又属于典型的男性思维,真正的女性思维只关心过去和现在,因此,虽然她们经常前后不一,但是她们从不犯错。

每个女人都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而全体男人却只有一个大世界。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每个女人都是女王;在那个大世界里,男人们不得不去竞争唯一的王。女人的前后不一其实不过是男人用大世界的标准衡量小世界,所以女人的从不犯错到了男人眼中就变成了从不认错。

对男性来说,女性常常是不可理喻的,所以如果这时候你还自认比她们高等,那么难免就要气急败坏;但是如果换个思路,假设她们比我们还聪明那么一点儿,假设她们是上帝派来的性感智能生物,那么你会感受到另外一种追求体验。成功是喜悦的,失败亦是有趣的,这就是《魔鬼约会学》将要告诉大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