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资治通鉴》故事500篇
8242900000113

第113章 暮夜却金

“原文”

震孤贫好学[1],明欧阳《尚书》,通达博览,诸儒为之语曰:“关西孔子杨伯起[2]。”教授二十馀年,不答州郡礼命,众人谓之晚暮,而震志愈笃。骘闻而辟之[3],时震年已五十馀,累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4],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5],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者!”密愧而出。

“注释”

[1]震:杨震。[2]伯起:杨震字伯起。[3]骘(zhì):邓骘。时为大将军,专断朝政。辟:征聘。[4]之:到,赴。[5]茂才:即秀才。汉朝荐举的科目之一。

“译文”

杨震自幼孤单贫困而好学,通晓欧阳氏注释的《尚书》,明白事理,博览群书,学者们称他为“关西孔子杨伯起”。他教授生徒二十多年,不接受州郡官府的延聘征召。人们认为杨震年岁已大,步入仕途已晚,但他的志向却愈发坚定。邓骘听到杨震的名声以后,将他聘为幕僚。当时,杨震已经五十多岁,接连出任荆州刺史和东莱太守。在前往东莱的路上,途经昌邑,他先前所举荐的荆州茂才王密正担任昌邑县令。夜里,王密揣着十斤金来送给杨震。杨震说:“故人了解你,你却不了解故人,这是为什么?”王密说:“黑夜之中,无人知道。”杨震说:“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么能说没有人知道!”于是王密惭愧地走了。

“点评”

儒家讲“慎独”,即是说,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坚持道德的要求。杨震暮夜却金的故事,是“慎独”的典范。达到一定境界的人才能做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