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资治通鉴》故事500篇
8242900000219

第219章 忍而不发

“原文”

毅性刚愎[1],自谓建义之功与裕相埒[2],深自矜伐[3],虽权事推裕而心不服。及居方岳[4],常怏怏不得志[5]。裕每柔而顺之,毅骄纵滋甚,尝云:“恨不遇刘、项[6],与之争中原!”及败于桑落[7],知物情已去[8],弥复愤激。裕素不学,而毅颇涉文雅,故朝士有清望者多归之[9],与尚书仆射谢混、丹阳尹郗僧施,深相凭结。僧施,超之从子也。毅既据上流[10],阴有图裕之志,求兼督交、广二州,裕许之。毅又奏以郗僧施为南蛮校尉后军司马,毛脩之为南郡太守,裕亦许之,以刘穆之代僧施为丹阳尹。毅表求至京口辞墓[11],裕往会之于倪塘[12]。宁远将军胡藩言于裕曰:“公谓刘卫军终能为公下乎[13]?”裕默然,久之,曰:“卿谓何如?”藩曰:“连百万之众,攻必取,战必克,毅以此服公;至于涉猎传记,一谈一咏,自许以为雄豪;以是缙绅白面之士辐凑归之[14]。恐终不为公下,不如因会取之。”裕曰:“吾与毅俱有克复之功,其过未彰[15],不可自相图也。”

“注释”

[1]毅:刘毅。刚愎:倔强固执,自以为是。[2]建义之功:树立义旗、首倡大事的功勋。相酹:相等。[3]矜伐:自负。[4]方岳:地方长官,如郡守之类。意谓独当一面。[5]怏怏:郁闷不乐。[6]刘、项:刘邦、项羽。[7]桑落:洲名。在湓城东北大江中。[8]物情:众望,人心所向。[9]清望:声望、名望。[10]上流:指长江上游。[11]京口:地名。在今江苏镇江。[12]倪塘:地名。在今南京东北。[13]刘卫军:即刘毅。[14]白面之士:少年文士。辐凑:即辐辏。聚集。[15]彰:明显。

“译文”

刘毅性格倔强固执,自以为是。他自认为当年首倡举义的功劳与刘裕相等,心里深深为此自负,虽然大权推让给了刘裕,但心里并不服气,等到独当一面以后,经常郁闷不得志。刘裕每每对他容让顺从,刘毅的狂傲也就更加滋长严重,他曾说:“真遗憾没有遇到刘邦、项羽,跟他们争夺中原!”及至在桑落惨败之后,他知道自己众望已去,更加愤激。刘裕一向不读书,刘毅却相当地涉猎过一些文藉,所以朝中有名望的人,都归附他。他与尚书仆射谢混、丹阳尹郗僧施关系最好,感情最深,互相结纳。郗僧施是郗超的侄儿。刘毅据有了长江上游,暗地里有图谋刘裕的意图,便请求兼管交、广二州的军事,刘裕同意。刘毅又奏请任命郗僧施为南蛮校尉后军司马,任命毛脩之为南郡太守,刘裕也同意了。改派刘穆之代替郗僧施为丹阳尹。刘毅上表请求到京口去向祖先的坟墓辞行,刘裕前往倪塘与他相见。宁远将军胡藩对刘裕进言道:“您说刘毅能永远地做您的部下吗?”刘裕沉默不语,很久,说:“你认为应当怎么办?”胡藩说:“统帅百万大军,攻必取,战必胜,刘毅以此佩服您。至于博览群书,谈吐吟咏,他却自认为是英雄豪杰。正因如此,士绅、少年文士等聚集到他那里。恐怕他终将不会甘心在您之下,不如趁这次会面的机会,干脆除掉他。”刘裕说:“我与刘毅都有复兴国家的功劳,他的罪过还没有表露出来,不可自相残杀。”

“点评”

刘裕不是宽容,而是在等待合适的时机来除掉那位竞争者。条件成熟的时候,刘裕决不手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