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上躬亲细务[1],纲目亦密;于是郡县及六署、九府常行职事[2],莫不启闻,取决诏敕。文武勋旧,皆不归选部,亲戚凭藉,互相通进,人君之务过繁密。南康王侍郎颍川钟嵘上书言:“古者,明君揆才颁政[3],量能授职,三公坐而论道,九卿作而成务[4],天子唯恭己南面而已[5]。”书奏,上不怿[6],谓太中大夫顾暠曰:“钟嵘何人,欲断朕机务[7]!卿识之不?”对曰:“嵘虽位末名卑,而所言或有可采。且繁碎职事,各有司存;今人主总而亲之,是人主愈劳而人臣愈逸,所谓‘代庖人宰而为大匠斫’也[8]。”上不顾而言他。
“注释”
[1]上:即齐明帝。[2]六署:南齐尚书省下属的六个官署。九府:太常、光禄勋、卫尉、廷尉、大司农、少府、将作大臣、太仆、大鸿胪。[3]揆(kuí)才:估量其才能的高低。颁政:分配事务。[4]作而成务:具体执行而落实。[5]恭己:端坐。[6]不怿(yì):不悦。[7]断:决定。[8]庖人:厨师。
“译文”
齐明帝不论巨细,事必躬亲,要求烦琐,于是郡县以及朝中六署、九府的日常事务,也无不向他报告,以获得他的批准。文武官员中功臣和旧臣,都不归于吏部管理,而是凭借亲戚关系互相提拔,以致使明帝的事务过于繁重。南康王侍郎颍川人钟嵘上书明帝,指出:“古时候,圣明的国君根据下属的才干分派事务,量其能力授以官职,三公坐而论道,九卿具体执行落实,而天子则面南端坐在上。”奏上,明帝阅过,不悦,问太中大夫顾暠:“钟嵘何许人也?想决定朕的事务,你认不认识他?”顾暠回答说:“钟嵘虽然地位卑微,没有名气,但是他所讲的或许有可采纳之处。确实,那些繁重琐碎的事务,都分别有职能部门来办理,现在陛下您全部包揽过来,亲自处理,则陛下越是劳累,臣子们越是清闲,正所谓‘代替庖人宰割,代替大匠斫削’。”但是,明帝不理睬顾暠所说,而改换别的话题。
“点评”
事必躬亲,是一种作风。不分巨细,不分主次,不知轻重缓急,陷于烦琐的具体事务,或许会因此而丧失战略性的眼光。齐明帝以吏事权诈得国,猜疑臣下,所以亲揽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