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时尚美妆呼吸的科学
8273300000024

第24章 放松是一门学问(3)

再回到情绪紧张的话题上,可以集中关注皱眉头这个行为。假想一下,当一个人感到忧虑时会皱眉头。利用任何一种现有的烦恼(如经济、性、社交等方面的烦恼),人们可以加深对忧虑的体验。让整个面部和全身都受到正在想象的这种情绪影响。然后,当它变得相当明显时,再轻轻地从脸部及全身排除这种感受,好像这种情绪如同肌肉紧张一样。

现在,再次利用面部和额头,以同样方式表达恐惧感。你可能会发现,恐惧会使额头紧绷且平滑,与因忧虑或烦恼而皱眉头的表情有所不同,它使两鬓的肌肉更紧张僵硬(这就是该区域头痛的原因之一。)再次,体验过这种情绪之后或认识到这种情绪之后,就全部释放掉,让紧张感轻轻地溜走,全身进入放松状态。接下来,看看自己是否能以类似方式表达愤怒情绪,然后再释放掉。照此方式,依次体现痛苦、悲伤或其他任何一种常见情绪的表情。做完这些练习后,可能还有一部分剩余的既定时间。剩余时间内,人们应该依然将注意力放在面部以及驱除任何一种情绪化的表情上。有些情绪与我们形影不离,以至于都成为我们脸上及身上不可磨灭的印记了。这就像一个情绪上的污垢,已经把我们的外表也弄脏了。然而,我们每天都会清洁身上的污垢(在热带地区有人甚至会一天洗几次澡),可我们却很少会清洁内心的恐惧及情感上的污浊。有一个实际问题构成了每天清洗和祈祷的基础。它会让我们再次得到净化,使我们与生命之源和谐统一。

像放松身体一样去放松情绪

一旦你在家中体会了这种方法,就会开始欣赏它的益处和效果了,此时可以尝试进行稍微有点野心的计划了。在释放完身体及情绪上的紧张情绪之后,问问自己是否依然藏匿着怨恨。从宽容的意义上说,你真得与外界一切和平相处了吗?同时,生活中还有什么痛苦依然未得到解决?我们的内心深处依然遭受着早期孤独不安的痛苦?依然存有对手术的恐惧感?依然潜藏着禁欲的犯罪感吗?这些隐藏的痛苦都会在修炼瑜伽放松术并看到疗效之后凸显出来,解决掉它们之后,某种信念必然会出现了。放松的一个最显著特点便是不必付出任何努力的企图。人们甚至可以称之为无我。因此,人们应时常记着不要努力去放松——这一点似乎很矛盾。任何一种方法的目的都是为了逐渐放弃来源于“执着有我”的不懈努力,如肌肉、情绪或心理上的紧张等。这种摈弃自我的行为,哪怕只是一小会儿,都需要人们对自己的欲望、直觉、习惯、驱动力、恐惧和想法等做出精确定位。任何一个有此企图的人都能看到其中的真理。因此,许多瑜伽修行术并非为了让大家体验一种无约束的存在状态,而是为了使我们在摆正心态的前提下接受它。当一个人能够睁开双眼,情不自禁地就会看到所有一切都是合理的。因此,当一个人达到这种正确的存在状态——无私、无我的状态,就会体验到绝对的自由。若想体验最深阶段的瑜伽放松,很有必要在心中牢记这一点。放松就是不做任何自私的努力。瑜伽就是有意识地与无意识相结合。一旦发现任何“坚持”的努力,都必须要摈弃。因此,我们不能以任何执着有我的努力去发现它。这就意味着我们为了要发现“坚持”,必须得放弃发现它的努力或渴望。

这是因为这些努力和渴望都来源于自我的执着,是为了体验绝对自由而应被逐渐放弃的,而那种无约束的绝对自由始终存在于人类最深的本性中。然而,如果你尚不能理解前面的描述,也不要担心。应用瑜伽修行术的利益如此广大,倘若因为自己目前尚不理解如何出现各种验相就贸然放弃,可真是愚蠢至极了。这就如同对于人体如何利用空气这一课题,我们在不理解科学家的解释下就放弃呼吸一样。接下来的方法依然是上一种方法的延伸。同样,人们也应该在修炼前一种方法之后进行尝试。这是一个更加深入的修炼,可帮助我们释放那些阻碍人们进入完全放松状态的东西。如前一样,迅速浏览全身各部分,消除各种明显的紧张。然后将注意力集中在臀部和腹部。现在,我们意识到在该区域集中着各种情欲和生理上的渴望,尤其是对食物和性快感的渴望最为强烈。此时,我们应关注对该区域的感受有什么麻烦。不要试图决断这种感受的对与错。不要妄下推断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不正确的。无论它们的表达方式如何,只要尽可能清楚地关注着人们的性欲和生理渴望即可,然后再逐渐释放掉,如同释放肌肉紧张一样。

接下来,再将注意力依次转移到胸部和喉咙。人体的这个区域可以代表我们的情感。也就是说,通过该部位我们可以产生对工作、对生活环境、对自己的能力、对朋友和敌人、对父母、对健康等等的感受。将这一切都当作一种广义上的情感,再次如同释放肌肉紧张一样将它们也释放掉。再一次,不要试图去断定这种感觉是否合乎情理,或者是对是错。其实,正确与错误、愉快和痛苦都要一起被释放掉。任何一种感受都要被推开,都要从意识中清除掉,如同它们战败被击退一样。显然,这些情感都与该练习的目的背道而驰,而且,它们并不能使人放松下来。它们可能会产生心理和情感上的片刻宁静,但却不是心灵上的安宁,也不是瑜伽(结合)的体验。一个人根本不可能摆脱肉体上或情感上的紧张,而努力推开它们只会制造更进一步的紧张。我们所能做的只有顺其自然。如果一个人在努力保持顺其自然之后仍然存在着紧张,也仅仅是因为有一个很好的理由和原因才如此。在我们的练习中,如前所述,先要意识到情绪,然后才会认识产生该情绪的因。一旦以此方式找到了这个因,无论坐立不安、贪食,还是恐惧、过度兴奋,所有的行为自然会消失。熄灭了这样的感受,就如同熄灭了我们对痛苦的自然预警系统一样,或者类似于消除了火警铃声一般。在此之后,将注意力转到头部。人体的这个部分主要与思想、主张、观念、观点及推理有关。

将人们的意识带入对自己、对生活等所产生的看法之中。提出一个人的宗教信仰或缺乏的信仰,检查关于雄心抱负的思想,然后如同释放肌肉紧张一样让它们都消失。无论好坏,无论真假,全部都释放掉它们。现在我们进入到整个系列的最顶级练习中——让血液循环实现无约束的自由。请记住一点,自我或自我意识是诸多因素合和的产物。把它当成我们最持久的感觉,这完全是一种幻觉。从一个电灯泡发出来的光是电流与灯泡相互作用的结果。如果关掉开关或者灯泡坏了都能使灯光消失。同样,从瑜伽的观点来看,自我意识是物质和能量、生命与肉体进行生物性相互作用的结果。正如灯光在触及物质表面之前是无形、无色的一样,能量或生命在作用于肉体之前也没有任何显现。当我们向内观时,通常都会只看到生命与肉体通过感觉、听觉、味觉、嗅觉、视觉、知觉及情绪等各种意识进行相互作用的结果。瑜伽学说认为,生命就像一面镜子,在与肉体的相互作用中,它折射出所有的感官印象。因此,当我们看着镜子时,仅仅看到了各种体验的折射现象,而非镜子本身。但是,在逐渐释放掉这些印象之后,我们面前就只剩下镜子了,我们所觉悟到的结果就是——人类及生命的本质,即生命本身。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是通向觉知真理的任何一步,都是走向完整统一的进步。因此,尽可能地放下所有情感、情绪和思想,并且向内观当下发生的一切。然后,越过残留的思想和感受,问问自己:“知道这些思想和感受到底是什么吗?”烦躁不安仅存在于人类的思想和情绪之中。如果认真观察一下,我们的心中总会有些造就各种活动的不稳定因素。看看镜中的自我,仿佛是在看着里面那个发出无形之光的我。如《圣经》里所讲的:“静下来,才能觉知到我就是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