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党魂之光
8274200000067

第67章 “红色土地爷”胡海

1935年6月23日上午,方志敏怀着无限悲愤的心情,于狱中写下了《记胡海、娄梦侠、谢名仁三同志的死》一文,称赞他们“临难不屈,悲壮就死,不愧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文中提到的胡海曾被中央苏区群众亲切地称为“红色土地爷”,历任赣西南苏维埃副主席兼东固区苏维埃主席,公略县苏维埃政府主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第二届中央执地委员,中央土地人民委员部副部长兼代理部长,公万兴特委书记。

胡海(1901—1935),江西省吉安县东固镇(现属吉安市青原区管辖)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胡海5岁丧父,8岁靠族叔的资助进私塾读书,10岁学裁缝,16岁便帮财主打长工,农闲时则在村前富水河上撑渡船,挑起了全家生活的重担。

第一次大革命的风暴波及穷乡僻壤的东固,唤醒了世代贫苦农民。这时,在吉安省立第七师范读书的共产党员赖经邦、曾山、高克念等人回到东固建立党组织,创办东固九区农民协会,胡海是农会第一批会员。在农会里,胡海和农友们一起,积极地投入了打土豪、分浮财、废债务的斗争。通过这些斗争,他看到了组织起来的农民的巨大力量。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被迫转入地下活动,东固的农会也不得不偃旗息鼓。胡海带着重重疑虑回到了渡船上。1928年春天的一个夜晚,胡海正准备抛锚下船回家,隐隐看见对岸有一个人招呼渡河。胡海将船撑过去,渡上那人,回驶到河心时,那人凑到胡海身边小声地说:“胡海老弟,你把船停下,我们说几句话好吗?”听声音,胡海认出他就是东家的少爷戴希贤,因为他在外读书有文化,村里人都称他是戴老师。胡海早知道他已参加共产党,但在这白色恐怖中,也不便随意搭腔。戴希贤低声说道:“老弟,有人托我问你一句话,你还想不想革命?”胡海斩钉截铁地说:“我是不怕死的!工农不革命,永无出头日!可是谁来领头呢?”戴希贤又凑近胡海的耳边说:“还有共产党呢!我了解你的身世,也晓得你的为人,如果你还要革命,我们就一起干吧!”就在这血雨腥风、革命者随时可遭杀头的艰难岁月里,由戴希贤介绍,胡海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来担任了东固江口乡农会主席。

1929年2月,红四军从井冈山首次进到东固。部队开到富水河边,时值春汛,河水暴涨。为了尽快地把1400多名红军指战员送过河去,胡海执篙撑船,来回穿梭,整整三个昼夜没有合眼。毛泽东拉着胡海的手感激地说:“小兄弟,太感谢你了。”胡海腼腆地回答:“红军为穷人,我们为红军,应该嘛。”2月18日,红四军全部渡过富水河,与江西红军独立第二、第四团会师于东固螺坑。在这里,胡海参加了毛泽东召开的部队和地方党的干部会议,第一次聆听了毛泽东、朱德的讲话,受到极大的鼓舞。红四军离开东固时留下毛泽覃等一批精干力量协助地方工作。从此,胡海与毛泽覃结成了兄弟般的战斗友谊。胡海在党的教育和毛泽覃的亲切帮助下,迅速成长为一名出色的苏维埃干部。

胡海革命热情高昂,作战勇猛果断。1930年,在攻克吉安城的战斗中,胡海率领上千名赤卫军、少先队出色地完成了组织上交给他的任务,表现得特别骁勇。10月初,红军第九次攻打吉安开始,中路军日夜兼程赶到吉安赣江之东,负责封锁从大码头至梅林渡一线江关。守敌邓英一部将吉安沿江船只全部集中在河西大码头,预备在兵败时乘船溜去。胡海组织群众抢扎木筏,配合红军做好战斗准备。总攻开始后,各路红军和赤卫军从真君山、螺子山、神岗山等处向敌人猛攻,守敌力不能支,10月4日晚,遂从水路溃逃。胡海指挥赤卫军追击,敌人遭我火力杀伤及落水者甚多。1931年5月,中央苏区开始了第二次反“围剿”的斗争,胡海率领东固区游击队参加了攻打九寸岭的战斗;9月,在第三次反“围剿”的方石岭战斗中,他率队缴获花机关枪1支、步枪3支及军需物品一批,俘敌多名。9月15日,红三军在转移瑞金途经东固六渡坳时,遭敌机轰击,军长黄公略不幸中弹重伤,胡海闻讯立即赶到现场,配合红军医务人员竭尽全力抢救,但终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黄公略牺牲后,胡海在极为紧急的情况下,迅速做好了一切善后工作,并组织群众将所有伤员抬运到医疗所,使他们得到了及时救治。

1931年11月,胡海在“一苏大会”上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

胡海工作作风深入细致,善于联系和发动群众。1933年2月26日,中央人民委员会决定:“呈请中央执行委员会任胡海同志为土地人民委员部副部长兼代理部长。”4月11日,经中央人民委员会第39次常会讨论通过,组成了以胡海为首的中央土地委员会。6月1日,中央政府发出《关于查田运动的训令》。2日,苏区中央局在听取毛泽东和胡海的报告后,进一步作出《关于开展查田运动的决议》。查田运动的日常工作直接由胡海负责。他听取各地工作团的汇报,亲自处理群众来信来访。为了掌握指导运动的第一手材料,他还注意深入实际,到群众中去。他随同中央工作团到瑞金黄柏区帮助工作,对黄柏区查出的地主富农进行逐户复查,对照政策规定,十分慎重地进行核实。7月13日,他以中央土地部名义给黄柏区苏维埃政府写了一封很长的指示信,纠正了其中10户被错划的成分,并指出对那些模糊不清、情况不明难以判断的,“希望你们再行调查决定。今为引起你们对于阶级成分的决定,应有慎重的与明确的注意起见,特将你们决定错误的成分共计十家列举加以分析……”胡海认为,对群众负责这是每一个干部最起码的品格。划阶级是件大事,万不能粗心大意,必须慎重。7月间,胡海了解到于都县富田乡的工作团不依靠群众,搞乱了阶级阵线,部分群众在地富的煽动下反水的情况后,立即从先进地区抽调干部替换那些不负责的干部。胡海对新派去的同志说:“你们一定要依靠群众的大多数,要靠党的政策稳定民心。”并说:“发现错误要立即改正。”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细致的工作,反水群众回来了,真正隐藏的地主阶级查出来了,对错划的给予公开赔礼道歉。胡海总结说:“只要我们从群众的利益出发,又照党的政策办事,群众是拥护我们的。”土地部的工作受到中央的表扬,并号召“中央政府各部都要像土地部一样派人到各区工作”,“并要在运动中改善各部门自身的工作”。胡海本人也被誉为“中央苏区好干部”。 1934年1月24日,在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继续当选为中央执委,并继任土地部副部长。在这一时期,中央政府和土地部加强了对根据地农业生产的领导,发布了一系列关于发展生产、开展互助合作的指示,有效地指导和推动了苏区农业的发展。胡海在这些方面做了大量的艰苦工作,例如组织耕田队、互助社、犁牛合作社,动员妇女学犁耙,消灭荒田和鼓励开荒,开展个人与个人、队与队的劳动竞赛等。胡海指出:“由于开荒运动的胜利,我们战胜了横在我们面前的困难”,“我们要保障这些胜利,而且还要扩大这些胜利,我们还要进行新的工作”。

胡海革命意志坚定,临危不惧,英勇不屈。1934年10月,红军主力离开中央苏区长征,胡海被留下。1935年1月接任公(略)万(泰)兴(国)特委书记,领导公略、万泰、兴国三县的斗争,率领地方武装坚持游击战争。由于连续作战,队伍得不到休整,武器弹药得不到补充,粮食得不到接济。但胡海同全体特委和战士,克服重重困难,坚持革命斗争。1935年3月初,中共江西省委代理书记曾山从宁都、兴国来到白云山的严坑,同胡海的部队会合整编。当晚,曾山率部冒着严寒风雨向新圩方面行动。临行前,曾山拿出一面红旗,写下“艰苦奋斗”四个隶书大字,从中撕开,两人各执一半,带领大家发出庄严的誓言:“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信心!今天我们各持红旗分兵出击,来日战友胜利会师合旗欢庆!”第二天,杨赣特委书记罗孟文派人给胡海送信联系行动路线,胡海回信说:“你们先走一步,从杨赣方向突围到油山去,我们随后就到。”就在这时,国民党以数十倍于我的兵力盯住胡海这支游击队。当天上午,大雾迷漫,敌人前锋已逼近桥头岗,游击队的哨兵发现部分敌军摘群众的菜,以为人数不多,即发动进击。这是一场没有充分准备的仗,战斗异常激烈,游击队伤亡惨重,胡海的爱人钟仁桂在战斗中英勇牺牲。部队被冲散,胡海等几个同志隐藏在山洞里,直到天黑,才摸出了包围圈。3月6日晨,胡海与几位同志从雪溪径村岳母家出来,准备转移。正待上路,一个叛徒带着敌人包围了胡海岳母家,把他岳母捆绑起来毒打,扬言:不交出胡海,就要烧房子、杀人。胡海听见敌人的号叫,深知他们是讲得出、做得绝的,毅然走了出来,昂首挺立在敌人面前。敌人将胡海逐级上解,后被囚在南昌国民党的军法处第一监狱。胡海十分敬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方志敏也囚禁在这里。一天,方志敏托人把胡海请来,隔着牢笼的栅栏相见。胡海用最诚朴的语言,向方志敏表示了自己的敬意,并表达了自己的心愿。他说:“我抱定了必死的决心,要同反动派斗争到底。为了阶级的解放事业,为了人民明天的幸福,死而无怨!” 在监狱期间,敌人对胡海用尽毒刑,胡海坚贞不屈,后又以金钱、美女、高官引诱,但都没有使胡海屈服。

1935年3月15日,敌人在南昌将胡海杀害,时年34岁。

(撰稿朱文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