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党魂之光
8274200000068

第68章 人民审计的奠基者阮啸仙

阮啸仙,广东省河源县人,1897年出生。1921年春参加广东的共产党早期组织,是党最早的50多名党员之一,也是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的重要领导人之一。1916年前后,在内忧外患日益深重的岁月里,年轻的阮啸仙就萌发了爱国思想和变革社会的愿望,探求救国数民的真理。阮啸仙在其称之为“新潮怒放”的五四爱国运动中,参与组织了“广东中等以上学校学生联合会”,上街示威游行,营救被捕同学,为唤起群众的觉悟而奔走呼号。五四运动后不久,阮啸仙就参加了广州共产主义小组和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活动。1920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2年秋,阮啸仙负责发展社会主义青年团两广地方组织的工作。翌年5月,受陈独秀的委托,以全力从事青年运动,恢复和健全了广东团组织的各级组织和各项活动,担任了青年团广州地方委员会书记。为了广泛地团结各阶层进步青年,他又公开组建了“广东新学生社”,担任该社执行委员会书记,使广东的青年工作有了很大的进展。1923年10月,担任青年团广东区委书记。

阮啸仙是广东农民运动早期的理论家和领导人。1923年前后任中共广东区委委员、农委书记。他经常走村串户,足迹遍及岭南岭北的广大农村,广泛宣传发动群众,经常利用石龙、平山等圩的圩日,上街公开揭露地主豪绅勾结贪官污吏、土匪恶霸剥削农民的罪行,号召农民组织起来与他们作斗争。当时,他正身患肺病,但毫不顾惜自己,仍废寝忘食地深入到各村庄做工作。每到一村,必与群众同吃同劳动,向农民讲解成立农会的宗旨,发动农民,组织农民。农民也把他当做知心朋友,常跟他拉家常。一次,阮啸仙到元田村了解农民运动开展情况,忙完工作已是深夜了。时值盛夏,蚊虫特多。为了不打搅农民百姓,他坚持睡在村小学的书桌上,连蚊帐也没有。当时,正好被一个叫卢启辉的农民知道了,十分心疼:“阮同志是我们自己人,是替我们办事的好人,怎好让他任蚊咬,我宁可坐到天亮,也要将蚊帐给他。”于是便回家把自己家仅有的一顶蚊帐送来给阮啸仙挂上。在阮啸仙等人的积极帮助下,农会的影响很快深入人心。当年广东农村曾流行着这样一首赞扬他的童谣:“阮啸仙,阮啸仙,农民见了哈哈笑,地主见了哇哇叫!”

阮啸仙是仁化苏维埃的创建人。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广东很快笼罩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之中。面对着逆转的形势,阮啸仙积极投身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伟大斗争。1928年1月。在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队伍的支持下,阮啸仙抱病毅然决然地在仁化组织农民暴动,创建了仁化苏维埃政权,充分显示了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1929年2月,阮啸仙任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长,后任组织部长。1929年12月,调任河北省委组织部长、代理书记。1930年春调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长。1931年初抵达中央苏区。这年11月,阮啸仙在“一苏大会”上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

阮啸仙是人民审计制度的奠基者。1934年1月的“二苏大会”上,阮啸仙再次当选中央执行委员,并任命为中央审计委员会主任。当时的中央苏区正处于“内外交困”:外部是国民党军发动大规模军事“围剿”,实行严密的经济封锁,根据地的经济和供给十分困难;内部则开始出现一些混进革命队伍的投机分子,利用职务之便侵吞公款、涂改账目。为了打击贪污浪费,找到犯罪证据,中央政府决定建立各级审计监察机制。阮啸仙上任后,挑选了一批审计人员,设立一整套的审计制度。他为审计人员定立了“六不准”的要求,即:不准偏听偏信;不准弄虚作假;不准漏查和作不精确统计;不准徇私用情;不准吃馆子或吃公饭,外出审查一律自带干粮;不准收受被审人员任何物品。他和审计人员一起查账,先从中央机关入手。当时中央各部共有工作人员849人,机构臃肿,经费开支过大。中央对此很重视,裁减了中央机关工作人员169人,既节省了开支,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因为苏区有很多干部出身工农家庭,不会算账,不会管账,造成了浪费。阮啸仙就召集中央印刷厂、邮政总局、贸易总局、粮食调运总局等单位的负责人开会,要求他们“不要老是想着没钱就向主管机关要”。有一次,当地群众举报中央印刷厂的会计科科长杨其兹贪污腐败。从账面上,审计人员查不出问题。在当地群众的引导下,阮啸仙察看了举报信中提到的杨其兹常去的一家饭馆。饭馆里单设了一个小厅,四壁白净,绸布盖桌。经过再三追问,店主最终说了实话,原来这个小厅是杨其兹专用的,每次来了就得花上二三十元。在当时,这是非常奢侈的消费。毛泽东当时每天的生活标准也只有3钱盐、2钱油、12两米(16两为1斤)。阮啸仙外出审计时,也就是吃些“锅巴”“爆米花”等干粮。再经过反复核对,审计人员发现,原来杨其兹在“人头费”上做手脚,多开工人工资,工人借钱扣还后不入账,仅此两项,就贪污170.33元。杨其兹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阮啸仙接任中共赣南省委书记兼赣南军区政治委员,留在赣南坚持游击斗争。1935年3月,在指挥部队突围的战斗中不幸壮烈牺牲,时年38岁。

阮啸仙的一生,是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英勇战斗的一生。转战在赣粤边境的陈毅惊悉阮啸仙和贺昌牺牲的噩耗后,写下了《哭阮啸仙、贺昌同志》。诗中的“阮誉传岭表”,“审计呕心血”等句,正是阮啸仙革命一生的真实写照。

(撰稿肖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