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独妻策,倾城花嫁
8320700000261

第261章 托梦议亲1

温墨浑身湿透,虽说是人间四月天,乍暖还寒,在水里又浸泡了一会儿,春风一拂,冷得浑身微颤,“我大哥是镇远候,我自也算是镇远候府的人,这话有何不对?”

在外头,承认他是镇远候府的主子,比说自己是城南温府要响亮。他说是温府的,谁知道是何处的温府,又是哪家的公子,但一说镇远候府,旁人第一反应:本朝年轻有为的青年将军、北军都督、镇远候……这一连串的头衔就往人的脑海里直冒,这是挡也挡不住的诱惑。

小姐一听,弄错人了。她又没见过温青,只知道是个年轻英雄,微愣片刻,失声大哭,这回是真的伤心,悲痛欲绝,她这一生岂不就毁了,她想嫁的是人中龙凤,是权贵人物,哪是这么个文绉绉的少年郎。

瑞王府世子妃微微拧眉:“温二爷,如李二太太所说,你是得给李小姐一个说法。”

温墨救了人,反被讹上了,惊道:“事急从权,怎能如此说。”

李二太太咬了咬唇,好歹是京城新贵,已出这事,她已经认了,要是反悔,岂不让人以为她们是故意讹权贵的,“你若未娶妻,就娶我女儿为嫡妻,若已娶,便娶我女儿为平妻,护国公侄女配你为妻,不算辱没了你。”

这什么话,好似不用商量便已经定下了。

李小姐拽着李二太太,声声唤“娘”,虽未说话,可眉眼里都是不乐意。

李二太太厉声道:“出了今儿的事,你还能配什么人,就他了。”吩咐左右婆子、丫头,扶了李小姐去女客院更衣。

温墨凝在风里,浑身发抖,久久回不过神,别说是娶平妻,就是纳妾,他也得与何氏、父亲商议才能订,这么大的事,哪是他能订的。

人群渐渐地散了。

温青走了过来,一脸肃容,“出门的时候,妹妹备了换洗衣衫,你去把我的衣袍换上,再让男客院的婆子给你熬碗姜汤,莫染了风寒。”

好险啊!

要不是温彩的话,他许就冲过去了。

对早前的徐氏原是好心,结果却委屈了自家妹妹,这回他不会再干糊涂事。

温墨又狼狈又落漠,他一片心善,结果自惹麻烦,“大哥……”

“什么也别说,天大的事等回京城再议。”

“是。”

温墨随下人离去。

温青无奈摇头,对慕容恒道:“雍郡王、顾大公子,我们去马场赛马,那边有处练功房,条件还不错,十八般武艺样样齐全。”

什么官家小姐,竟故意落水,引人救她,连女儿家的体面都没有了。

他招惹不得,还是远远避之,免得又惹上一只母老虎,欺负了他妹妹,还让他难受。

慕容恪道:“本王也去,到那儿骑骑马倒比在这里吹风自在。”他是嫡皇子,那些个官家小姐一见着他就跟盯到了无价宝一般,双目亮得似夜里的狼眼。

立时又有几个文武兼备的世家公子相随,一行十来人倒也有趣。

温彩听罢,穿越前那些恶俗的宅斗小说里,便是这样的手段,某男、某女落单时,趁机下手诬陷,攀上如意郎君,其手段卑鄙下流。

青莺听得很是有趣,“后来呢?”自从经医女证实,青莺现在是再健康不过的女儿身,青莺的话多了,人也活泼了,偶尔还有八卦的天份。

麻嬷嬷道:“用过中午的寿宴,候爷、雍郡王随太子回京。二爷受了风寒,一回家就歇下了。这事儿是红二爷说出来的,二奶奶听说二爷要娶新人,当时就急了,哭着入府找大老爷主持公道。”

温彩放下心来,温墨中招,可见她今晨与温青叮嘱的话,温青听进去了,有个很听话的哥哥,感觉很骄傲。

麻嬷嬷轻声道:“听回来的小厮说,李小姐原想算计候爷,在那之前二爷又与候爷在一处,听旁边的人唤‘温候爷’以为是二爷。”

温彩悠悠轻叹,“哥哥的婚事不能再拖了,得抓紧选定人,再这样拖下去,早晚出事。每年过了三月京城各家的赏花宴、茶会可不少。”

这一次避过了,那下一次呢。

青莺笑问:“郡主心里有人选了?”

温彩未答。

麻嬷嬷道:“大老爷请郡主过去议事。”

温彩没动,这事与她无甚干系。

麻嬷嬷又道:“大老爷派了小厮来请,一定要郡主去一趟。”

温彩换了件得体的衣裙,温文尔雅,举止得体地出现在温子群面前。

温墨妻早已经哭成了泪人,不再说话,只不停地用那帕子抹着眼泪。

何氏喘着粗气,脸微红,额上有汗,累得不轻,是一路从城南温府急赶而来。

温子群道:“顺娘,下人与你说了吧?”

“二哥和李小姐的事,我都知道了。”

温墨妻唤声“六妹妹”,哭道:“这天下哪有这等不知廉耻的,二爷救她一命,却要逼二爷娶她,这是哪家的道理。事急从权,救人要紧……非说二爷污了她清白。”

温墨妻想着这李家小姐的出身,比她的出身还高,说的是娶可不是纳,这是妻位,这进门了,岂不要压她一头。她是结发元配,岂有甘心让丈夫再娶一妻的道理,现下她不哭不闹,不想法阻了此事,回头温墨真娶一个入门,他们母子可别想过好日子了。

温子群瞥了一眼,颇有些不满。

温墨妻止住了哭声,可眼泪还是止不住。

何氏心下暗自有些得意,她儿子都成亲了还有正经的官家小姐喜欢,可不让她欢喜么,她的嫡次子温玄一定能谋上一门极好的亲事,这回,温玄就要娶权贵门阀,得是一二品大员嫡女,或是国公、候爷的女儿。

如此一想,何氏便开始飘飘然来,颇有“我家有子天下第一”之势,他的儿子就是厉害啊,得了她的优良血脉。

温子群问道:“顺娘,你怎么看?”

温彩道:“三个法子。一,让二哥娶她为平妻;二,五哥不是还没订亲么……”

何氏顿时近乎跳了起来,大房的五爷正是温玄,但凡是她生的都是最好的,一个与她大儿子闹出流言的女子怎能嫁给她的小儿子,立时骂道:“这种没廉耻的,我决不同意阿玄娶她,她父亲又不是入仕的官员,年纪一大把,考了多少届会试至今也未中功名,不过是仰仗祖上的名声,又是世家大族罢了。”

听起来是京城的世族,可这李小姐的父兄都未入仕,仗的不过是护国公的名头,且这护国公下一代不能再袭爵了。

何氏原就打算着让温玄依仗温青兄妹谋门好亲事,现下是如何也不会答应这般草草结亲的。

温青出息,大房的两个嫡子沾光,连温玄都要挑体面的达官小姐。

温子群轻斥道:“让顺娘把话说完。”

温彩不紧不慢地补充道:“四哥还没订亲。”

何氏的眸子一亮,这主意好,让嫡出李小姐配庶子,叫他们算计人?如此也算是狠狠地打她们一记耳光。她的温玄就指望着因温青兄妹的势头,寻一门更好的亲事。

温彩又道:“但这事最好问问四哥的意思,若四哥不同意,结门小吏嫡女或达官庶女也成。”

何氏道:“让四爷与她结亲,是我们温家瞧得起她,就凭她的做派,要真嫁了阿墨,还不得把家里搅个鸡犬不宁。”

温子群便娶了两房妻子,但两妻并不在一处生活,若呆在一处指不定会惹出多少麻烦。

温彩欠身,“父亲,若没有旁的事,我就回去了。”

温子群喊了声“且慢”,面露关切地道:“玉堂那儿你劝着些,我瞧着顾十五不错。顾夫人提了两回,虽说年纪小些,过两年再办喜事。”

温彩应声“是。”嘴上应着,但她可不打算真这么做。

顾十五出身虽好,可前世的顾十五嫁入皇家为妇,是瑞王嫡次子晋宁候之妻。顾十五性子单纯、温和,做嫡次子媳妇能成,但若要做温青的妻子还差些,温青是要单独支撑一房的,他的妻子除了贤惠,还得是一个有手段、有能力的女子。

是夜,天空如墨般漆黑,繁星如钻,又似孩子明亮而好奇的眼睛,整座镇远候府沐浴在月华中。

温彩坐在窗前,手里拿了本闲书,这是麻嬷嬷很少看到的画面,她隐隐感觉到她似乎没有等人,那双眼睛而是盯着院子里那棵桃树上的灯笼发呆。

这是半年前,她与慕容恒的约定,如若她有事,只要挂上一盏红灯笼,他就会出现。

白日瑞王寿宴上发生的事,是一个警醒,她希望自己的哥哥能娶到合宜的女子为妻,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也不必是最有才华,但一定得更合宜。

麻嬷嬷似要瞧破所有的秘密,径直往桃花树走去,嘴里呢喃道:“院子里很亮了,怎还点一盏灯笼?”正要抬手摘下红灯笼,却见青莺笑着问道:“嬷嬷这是要作甚呢?”

“那个……灯笼……”

“灯笼是郡主挂上去的,你要是想问什么,只管问郡主。”

果然有问题。

这灯笼很少挂上去,而每次挂上去后,这院子里就会有人造访。

麻嬷嬷笑着,“郡主在等人?”

“主子们的事,哪是我们能问的。”

“可郡主到底是待嫁女子。”

“郡主晓得轻重。”

青莺拉了麻嬷嬷回屋。

到底在等谁呢?

麻嬷嬷很想窥破秘密,然,回屋不久,后颈处一麻,一头栽倒在床上。

青莺拍了拍手:“这婆子越来越讨厌。”

外头,有落叶飘零的声音,轻柔的,优雅的,一道黑影自半掩的窗户而入。

慕容恒轻声道:“你终于想了我一回。”

“没个正经。”温彩搁下手里的书,盈盈一拜,慕容恒愣了片刻:“行这么大的礼,想来是有求于我。”

“你真聪明!”

他听着这样的赞美,怎觉得她拿自己当孩子呢。

她想破了脑袋,也寻不着一个更好的法子。

她俏皮一笑,“我哥哥的婚事不能再拖,我想了好几日虽想到两个好人选,只是一个乃候补知县之女,另一个是庶长女。若要说服我父亲同意怕有些难度,你是一顶一的聪明人,我想求你赐个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