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独妻策,倾城花嫁
8320700000262

第262章 托梦议亲2

温子群、温子林都有相中的小姐,就连何氏、董氏都想在温青的再娶之事上插上一手,各人皆有心思,但更多的还是为他们自个谋利益。

就温彩相中的这二人,都是前世知晓的贤妇,是千里挑一的好,不仅人生得清秀美丽,更是当得宗妇的人选,如果温彩娶其中一人,往后就不愁镇远候府不兴。

只是,两女虽贤,却出身上各有瑕弟,一个只是候补知县的嫡女;另一个父亲的官职倒还相配,偏生又是庶女。只怕她一提出来,别说温子群不同意,就是温家其他长辈都会以各种理由拒绝。

她已经拿定主意,要替温青促成良缘,只总不得法,她得一击即中,必须得堵上长辈们的嘴,让长辈们同意才成。

笑,迷死人不偿命的萌笑,眨着灵动的眼睛。

慕容恒的心漏跳一拍,她求事的时候,知晓讨好他,其实不知从何时起,但凡她所求,他是不会拒绝的,是为她冒死救他,亦或是她的爽快。

他借银子,她不问原由,爽快地给了五十万两。

在宫中他性命垂危,她取心头血为他续命,这锥心之痛,她不呻一声。

他问:“知县之女、庶长女……为甚不给你哥找一个名门嫡女,顾家不是有意与你哥结亲么?”这男子选妇,不都是竞相迎娶名门闺秀么,就温彩提的两个人选,都不是京城名门之女。

温彩道:“名门嫡女虽好,未必就是最合适的。她必须掌得了内宅,撑得起门庭,还得有一家主母的魄力、手段,更能成为我哥哥的贤内助。”

慕容恒似明白她的意思,问道:“你真看好了?”

“是。”

慕容恒若有所思,“以你哥的性子,他对女人的要求很简单,长得如何不重要,重要的是得对你好,至于旁的么他都可以商量,对于他来说,你才是最重要的。但以我观察,你哥会喜欢有担当的女人。在他心目中,你祖母就是世上最好的女人,若能寻个你祖母那样的……”

每个男人的心里,都会有一个梦中情人,而这个人是他从小到大,对他们影响最大的女人,温青也不例外,在他心里汪氏就是世间最好的女人。在他看来,汪氏是少有的奇女子,年轻守寡,却靠着自己的能耐拉扯教养大两个儿子。两个儿子能高中入仕,这就是汪氏的本事。接下来,温彩很能干,在温青看来,温彩的能干是与汪氏的教养分不开。

温彩沉吟道:“谢谢你告诉我这些,那么我现在更能确定这两个人选是最适合我哥的,既然是最适合的,那就会是对的。”

慕容恒来回踱步,想了片刻,低低地与温彩说了法子。

温彩双眸一亮,拍手叫道:“的确是个好法子,我怎么没想到呢,这样一来,便是我父亲都不能拒绝,他不能不孝。”

慕容恒伸手要摸,温彩躲闪一边,老吃她豆腐,又捏脸颊,又摸脸的,当她是什么,偏不让碰。

温彩挺着胸,带着几分孩子气地低低叫嚷:“不让!不让!就是不让……”那俏皮的样子,煞时惹人怜爱,尤其是将脖子往左一扬,再往右扬,活脱脱像合唱团的小朋友一般。

慕容恒被她逗得直乐,“让我摸摸你长胖了没?”

“你是狼外婆?”

“狼外婆是谁?”

温彩煞有其事地讲了狼外婆的故事。

慕容恒道:“又是你小时候,你祖母拿来哄你睡觉的故事吧?”

温彩秀眉微挑:“你怎么知道?”

“你可以把这些故事记下来,你祖母如果不是安于内宅,定会是个奇女子,她与你讲的故事我都没听过。”

“写下来么?”温彩灵眸一转,“要写也是我哥写,我可不能写,到时候还能写上是他整理的,这样一来,再不会有人说我哥是个只会打仗的莽夫,我哥出生书香门第,自然是文武全才……”

温彩得意地笑着,慕容恒这建议不错,再回头时,他亦悄然离去。

翌晨,温彩躺在床上,嘴里唤着:“祖母、娘,别走!别走!祖母,再陪我说说话……”

麻嬷嬷挑起纱帐,看着伸手急呼的温彩,“郡主、郡主……”

温彩悠悠睁开双眸,“祖母!娘!”她审视着屋子,“她们明明回来了,怎没了?”

麻嬷嬷轻声道:“郡主是做梦了。”

“梦……”她面露深思,“怎么会呢?祖母跟娘回来瞧我了,还与我说了好些话,她们提到我哥的婚事了!我哥的婚事,对!对!你告诉汪管家,让她预备马车,我要去温府问二太太,她一定知道的。”

安然阁上下突然发现今儿的温彩精神大好。

用过了晨食,温彩领着双双、青莺、麻嬷嬷去了城南温府。

温子群道:“郡主身子没养好,怎就出门了?”

汪婶子笑道:“麻嬷嬷说昨晚她做了一个梦,一觉醒来就要去问二太太。”

“谁会把梦当真?”温子群摇头,到底还是个孩子。

温彩进了温府,直奔董氏院子里,一家人刚用过晨食,温子林带着几个儿子去书房读书了。

温彩直切主题:“二婶,昨晚祖母和你说了吧?”

董氏一阵茫然:汪氏死了整两年了,能与她说什么,听着怪吓人的。

温彩一脸神往,很是认真地道:“昨晚祖母和娘来瞧我了,祖母明明和我说,她要来瞧她孝顺又得她欢心的儿媳妇。”温彩清了清嗓子,学着汪氏在世时的语调:“唉,说起两个儿子的媳妇,最温顺、得体的是大儿媳,要说这孝顺、听话、得我欢心的就是我今晚去瞧的那个儿媳。唉,她也怪不容易的,那小子素日爱摆谱儿、脾气臭,还动不动给她添堵……”

董氏听到这儿,心头一软,原来婆母还夸过她呢。

有婆母夸赞的话,那就是说她是个好儿媳,是对她一生最好的肯定啊。

他日她便可以在儿媳面前炫耀一番,更可以拿捏住儿媳们:瞧,我做儿媳那会儿,可是又孝顺又听话,还得婆母欢心的,我不望你们学我的十成,就学我五六成就好。

想到这儿,董氏顿时觉得那个欢心。

身为儿媳,没有什么比得到婆母的赞扬和肯定来得更好了,多少男人因着妻子对父母的欢心,也会对妻子的贤惠多加赞扬。

温彩一学完,伸着脖子问:“你是不是昨晚一直在翻身,祖母说要给你托梦商量大事呢,你不会把她叮嘱的事都忘了吧?祖母可夸你来着,还让我今晨过来提醒你,怕你只当成梦了?”

到底是什么事?

看着温彩那认真的模样,又不像是玩笑。

要是说没有梦到,岂不是说她不孝、不听话,不得老夫人之心,董氏自认比何氏做得好,汪氏托梦说要来看她,那定是来了的。她还要给自己的儿媳立威做榜样呢,自然要让她们知道,她就是一个好儿媳,得让她们跟她学。

董氏忙道:“梦到了,梦到了,你且说说,与我做的梦是不是一样的?”

她迷迷糊糊,近来她压力颇多,一门心事要操办温紫的嫁妆,温紫这可是高嫁,嫁妆少了,他日要被婆家小窥的。可二房就那么多东西,置办得太好,她的儿子往后可怎么办?

董氏心里很纠结,把昨晚做的梦都细想了一遍,偏氏只记得自己近来的愁心事,梦做了不少,竟没一个能记住的。

“好。”温彩又细说起梦境来,“昨儿我梦到祖母和我娘了,跟活着时一模一样呢,我娘扶着我祖母,祖母笑微微地看着我,说‘是不是跟你父亲、二叔他们一样愁你哥的婚事?’我便问‘祖母怎么知道?’她便说‘我什么不知道,你祖父都归我管呢。’”

温彩又爱讲故事,此刻绘声绘色地一番细说,惹得周围的丫头婆子都侧耳细听。

“我便与祖母撒娇,拉着她说‘祖母,父亲、二叔、二婶又挑了合适的,都不知道怎么挑呢?’

母亲便在一边说话了,‘为玉堂的婚事,你祖母同你祖父可没少细细打听呢。前几日要过母子河去朝拜春晖圣母,正巧在河上遇到两个一脸愁容的妇人,一个自称梁孟氏,一个自称唐方氏,也在愁孩子的婚事。与她们一路闲聊,你祖母就觉得合意。后来你祖父便细细打听了两位小姐,也觉得好。’

我当时心里跟明镜似的,明明知道她们是已死的人,可一点也不害怕,看到祖母那含着笑的脸,又慈祥又亲切,心里又欢喜又踏实。

祖母对我道‘我那孝顺的儿媳妇这几日就未好好睡觉,一晚上总翻身,费了我不少心力,虽托了梦给她,也不知明儿她还能记不记得住我的叮嘱。我怕她忘了,特意过来与你再说一声。你明儿一早记得过去提醒她,梁孟氏乃是城南梁家胡同一个唤作梁和裕的元配亡妻,他们育一个嫡长女,闺名秋月可别弄错了,此女年幼失母,但有旺夫相。唐方氏乃是户部侍郎唐作人之母,唐侍郎家中有一个长女,闺名宛芹,此女颇有贤德,亦可迎娶。你提醒我那好儿媳,让她使心腹婆子随媒人前去瞧看,帮玉堂二选其一择为主妇,可兴家业。”

双双颇有些兴奋,“天啊,真是太神了。”

郡主说的这两个人,旁人不知道,双双可是有印象,都是有京城有贤名的女子,虽然出身上各有缺点,但两人都是百里挑一的好。

麻嬷嬷似还在回忆,“今晨郡主还在说梦话呢,嘴里一个劲地叫老夫人和夫人,原来是这事……”

周围听的下人,一个个又好奇又吃惊,但是因京城流传春晖圣母的故事,竟没人怀疑,列多的是期盼。

温彩一脸幸福地笑,“二婶,祖母口里的好儿媳定然是你了,你昨儿不也梦到她了么?你快使人去打听打听这两家小姐的事,这可是祖母和祖父千挑万选的。”

董氏不敢承认自己不是好儿媳,如梦初醒,面上颇有些不好意思,“这几日,我着实睡得不大安生,没想倒差点坏了她老人家的大事。”

一边的婆子满是好奇,惊问道:“二太太当真做了跟郡主一样的梦?”

董氏很是认真地道:“原想只是一个梦,要不是六侄女来,我还真没当回事,听你一说,也不敢不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