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厚德尚学精医济世
8430600000026

第26章 我热爱儿科医院,热爱小儿心血管专业——林其珊

站在我面前的是位慈祥可亲的老医生,她平易近人,思维敏捷,乐于和青年人交朋友,这使我们的访谈进行得非常愉快。

她就是林其珊教授,这位解放前圣玛利亚女中的学生,动乱前上医的高材生,见证了新中国儿科事业的成长发展,从20世纪50年代末就伴随着这份心爱的事业,直到今天。

时为2012年春,万物复苏,百花齐放,正值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建院60周年。人间一甲子的变化,从这位我国小儿心超第一人的口中娓娓道来,犹如一张张剪影自眼前飘过,而这片片剪影经历了岁月的沉淀,幻若一朵朵小花,绽放出来的正是她奉献给儿科的每一个春天。

悬壶济世有前缘

1936年,时年29岁的中国著名内科学家林兆耆,正在英国伦敦教学医院研修消化病学,是年,长女林其珊出生。

林兆耆先生,1931年以第一届第一名毕业于中央大学医学院,1933年考取了第一批“庚子赔款”(注:“庚子赔款”实不为赔款,乃美国人冒领大清之军费,此处还以原名称之)成为唯一的医学名额赴英留学,他是我国著名的内科学家、消化病学专家,是中国消化病学之奠基人。作为一级教授,他言传身教、治学严谨;作为医生,他医学精湛、医德高尚,始终一丝不苟地战斗在医、教、研第一线;而作为父亲,他对长女林其珊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林其珊生于医学世家,自幼便与医学结下不解之缘,自懂事起,家中来访的客人几乎都是父亲的老师、学长、同仁、学生,谈的又全是医学业务,诚可谓谈笑有名医,往来无白丁。她的幼年,正值战火纷飞之艰难岁月,此民不聊生之际,患病孩童更是遑论治疗,那些小病人往往因为食宿条件不好,患上了感染性疾病、营养不良、结核病等等。而年少的她,每每看到此情此景,心中学医的那份理想亦渐渐清晰起来。

1948年,林其珊进入了圣玛利亚女中就读,位于长宁路上的圣玛利亚女中是美国圣公会在上海创办的一所著名的教会女子中学,以英文、家政和音乐舞蹈而闻名于沪上,培养出来的女学生,大都谙熟社会文化,富于艺术修养,具有上流社会淑女之风范。作为张爱玲校友的林其珊,在20世纪80年代初远赴加拿大进修时,十分感谢那时打下的良好英语基础,而钢琴和古典音乐亦从那时起成了她一生的爱好。林其珊的长女更是受到父母喜爱音乐的影响,后来成了一名钢琴家。小女从复旦生命科学院的优秀学生中被美国一所名校选拔去攻读研究生。日光倾城,岁静月好,从这位老医生今日的风貌,我们依然可以透过岁月看到青春,那一份娴熟风雅,从未走远。

1952年,圣玛利亚女中和中西女中合并成为如今大名鼎鼎的市三女中,一时间精英汇集。到1954年高考之时,林其珊所在的班级竟有60名同学考取了上医,而她本人更是以优异的成绩被医疗系录取。

选择从医,是从小的梦想,亦是父亲的希望,在耳濡目染度过了17年后,一切便水到渠成。

值得一提的是,在林其珊和弟弟林其谁都选择学医时,父亲林兆耆反复叮咛:“学医没有捷径可走,你们不能在我这里找到现成的答案,唯有刻苦学习,坚持不懈,才会成功。”在父亲的谆谆教导下,从事儿科工作的林其珊终成为我国著名的小儿心脏病专家,而上医毕业后分配到中科院生化研究所工作的弟弟林其谁日后更成了中科院院士。

科以人重科亦重,人以科传人可知,林门家风,一至如斯!

象牙塔中探医学

1954年,18岁的林其珊走进了离家仅一墙之隔的上医,开始了她在象牙塔中的学习生活。在医疗系就读了2年后,她毅然转入了儿科系。

孩童之天真可爱是林其珊所喜欢的,在林兆耆教授家的左邻右舍中,有一位热爱儿科学的教授,她就是儿科医院的首任院长陈翠贞教授。在当时平江路170弄这条属于一级教授的医学寓所里,家住6号的林兆耆教授的子女与家住10号的沈克非教授的子女成为好友,而10号女主人陈翠贞院长慈祥温和的声貌举止,是意气风发的青春少女选择未来的指南针,如今更成为林其珊医生不能磨灭的回忆。

1958年,林其珊在中山医院实习,开始了繁忙的临床工作。在一个普通工作日的夜晚,医院接收了一名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本着对病人负责的态度,林其珊要求自己把病史写的非常详细认真,然而在调阅了这位病人的病史时,才发现此人曾住院17次,讶然之余,林其珊还是不厌其烦地仔细书写了17次既往史。

后来接触儿科之时,她亦不由的感慨儿科病史的简单。可等到再进一步读了儿科之后才知道,儿科学其实并不像病史这么简单,自新生儿至青少年,期间体格和智力均处于不断发育的过程中,各个时期小儿的生理、病理状况都与成人有显著的不同。小儿不是成人的缩影,所以儿科学对小儿的各个生理阶段必须进行不断地探索。投身于儿科事业的林其珊连仅一街之隔的家,每周也只回去半天,几乎每个晚上都能在病房中看到她的身影,那时儿科医院的条件甚是艰苦,特别是在夏天,乙脑流行季节里,因为没有空调,只得用风扇对着冰块吹的土办法来降温,地上总是湿漉漉的,只能穿着橡胶套鞋工作,即使条件是这样,林医生也总是很开心,作为一位年轻儿科医生,看着一个个患儿被治愈,这种成就感是别的行业所不能体会的。

1963年,林其珊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取了顾庆祺教授的研究生,顾教授平素以严格而出名,跟他查房是令同行者心怵之事,不但要对每个病人的病史了如指掌,化验指标、用药剂量亦必须一清二楚。然而就在林其珊考取了研究生后,顾庆祺教授就远赴亚美利加了。在独自完成了一年的基础课程后,顾庆祺教授的消息却迟迟不来,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林其珊在鲍光奕老师和宁寿葆老师的帮助指导下,进行了心导管课题的研究。后来因顾教授渺无音讯,林其珊转到了我国著名新生儿专家金汉珍博导的门下,开展有关“小儿心衰”的课题研究。然世事多磨,正在林其珊事业欲展翅飞翔之时,文化大革命开始了。

劫数中华天作孽,改革风雨海扬尘

谈到“文革”之乱,林其珊一脸痛心疾首,当时她正随着金汉珍教授做课题,忽有一日,有大字报贴于金教授处,上云:病人出血,我们出力,你们出名。这样的言语,令那个荒谬而又狂热的年代里人心惶惶,生怕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吓的没有人再敢继续采集血样,既无病人之血样,何处可知各种指标?课题在此时就停顿了下来。

动乱中有一特景,家长来看病之前,抱患儿先对毛主席像三鞠躬,并同时高呼:“毛主席万岁。”而林其珊也和其他医生一样,在写病史时,第一行必须写上诸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救死扶伤,学习白求恩精神”之类的口号,在工作环境几乎被破坏殆尽的情况下,整个病房晚间就只剩一位医生和一位工人一起值班,新生儿病房里既无空调又没暖气,病儿因破伤风而引发抽筋时严重到了要注射冬眠灵才能缓解,肺炎、腹泻、败血症、硬肿症、先天畸形等更是层出不穷,条件之差,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在这整整10年的冬天里,林其珊对待每一个病儿还都是和以往一样严格认真,填写病例时的字体也一如既往的端端正正,没有丝毫潦草。

改革开放后,各项工作开始恢复,20世纪80年代初期,林其珊参加了中美儿科基金会全国出国留学考试,获胜后有幸远赴加拿大多伦多儿童医院进修,当时她已年届四十六。

林医生赴加拿大前,小儿超声心动图在国内是一片空白,她也从未接触过,当时国内的先心病患儿必须在接受了创伤性心导管检查后才能上手术台。从国内外各种文献资料中,林其珊查阅到二维超声心动图是一种新型的无创伤性技术,是精确诊断小儿先心病的福音,故刚到多伦多时,看到了如此神奇的二维超声心动图及多普勒技术,着实令她感悟到超声心动图高新技术的时代已经到来了。

在多伦多儿童医院,林其珊师从的Smallhorn教授,乃国际上著名的小儿心脏超声专家,其独特之开创精神、严谨之学术思想闻名于世,他要求从事超声心动图者,必须是具有扎实心脏病学基础与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生。当林其珊毛遂自荐表示可以做心导管时,加拿大心脏病专家无不遗憾地告诉她,没有license,在医院里没有资格做心导管。为了达到这个标准,林其珊潜心研究,努力探索,通过考核取得了加拿大的医生执照。

1983年在加拿大HSC工作

在加拿大学习心超期间,林其珊白天随教授查房做心导管,晚间就在心超室内练习手法。从初学、了解、熟悉并掌握心超操作技术仅仅用了3个月。心超室内的那台ATLMARK600型超声仪在那些日子里成了她最亲密的伴侣。

天下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以上为清人彭端淑的一段话,亦是林教授加拿大求学之路的诠释。

情系心超美名扬

1984年,林其珊学成回国后,建立了首个以小儿心脏科医生主持的心超室,当时由于缺乏资金,儿科医院仅有一台从武汉同济医科大学淘汰下来的二手机器,完全不能满足先心诊断的需要。那段时间,林其珊便常常带着心爱的小病人到中山医院心超室姜楞主任那里去检查。

来年春天,日本ALOKA公司带着他们的SSD880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仪来沪,并在林其珊的母校市三女中展览。闻讯后的林医生便兴冲冲的领着病房的小病人上展台进行探查,因此,1985年就有了儿科医院全国首例未接受心导管检查而直接手术治疗的房间隔缺损病例。看着患儿渐渐康复,心里由衷高兴的林其珊便向宁寿葆院长申请购买机器,当时儿科医院甚是拮据,院领导也是斟酌许久,才贷款买了上海第一台HP SONOS 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在积累了许多经验后,林其珊于1986年在日本京都举行的国际心脏多普勒大会上宣读了有关论文,得到国际同行的好评,并从此与心超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不能来参加小儿心血管国际会议对本人是种损失,对大会可能也是种损失,因为人们无法知道,在人口众多的中国,彩色多普勒有多么重要的实用价值!

推广后可获得多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希望大会能够赞助我参加,因为我已有六篇论文被大会录取了。”

这是一封信的内容,时间是1989年,寄信人是林其珊,收信者为第三届小儿心血管国际会议主席。信,从亚热带的上海寄到了热带的泰国。因为没有赞助,不能参加这个会议,林教授别无他法,只得出此之策。

大会主席明显被这份执着和热爱所打动,很快便回了信,并提供香港至泰国的往返机票和住宿。然而当林教授抵达香港机场时,发现主办方竟没有把机票送来,看着胸科医院、市儿童医院的同行者一个个都上了飞机远行而去,尚滞留在机场的林教授心急如焚,在那个没有手机的年代里,她只得和机场工作人员反复交涉,在她的坚持下,终于说服了工作人员帮忙打电话至泰国,在启德机场等待了4个多小时后终于得到一张机票。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晚11点半抵达泰国曼谷的林其珊医生被安排到希尔登酒店的最后一间豪华套房,一时令同行者摸不着头脑:“怎么你住的那么好?”

“人得有一种闯的精神,要不然在香港,我就得飞回来了。”林医生在谈起这件事时,话语依旧掷地有声。

人间最重是晚晴

儿科医院搬迁至闵行新院期间,林其珊医生受儿科医院托管的两家医院(和睦家医院和徐汇区中心医院)的邀请,在那里开展了新的工作。每个医院有不同的工作模式,和睦家医院的患儿来自世界各地,每次会诊时她自我介绍的第一句话是“我是来自复旦大学儿科医院心血管中心的林医生”。她以流利的英语、深厚的小儿心血管基本功、富含逻辑的临床思维,对每个病儿进行仔细的会诊,深得家长们的好评,当家长们向她致谢时,她却谦逊地说:“我代表的是复旦儿科医院,我院的医生都是这样认真工作,为病儿服务的。”在徐汇区中心医院她的服务对象转向了中老年心脏病的课题。作为一名医生,可以从刚出生的新生儿看到百岁有余的白发老人,人世间的奇妙境界莫过于此。

然两者年龄差异,病种不同,自身条件的区别很大,这种种的差异构成的是另一种挑战,每个人的心脏是由一大块肌肉所组成,其收缩活动就如同绞毛巾一般,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人心尖的扭转比儿童厉害的多,舒张功能则越来越差,差不多每个老年人都有心脏问题。林教授在德国购置了一个精致的心脏模型,每每遇到复杂病人,她就会拿着这个最喜欢的“心脏”,边拆解边与病人讲解病情,往往一个病人可以看上一个小时,而她亦不止一次的这样吐露心声:“作为一名医生,责任心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儿科医生,必须有奉献精神!”

行为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林教授认为如果没有科研,都是老一套的诊断治疗,就不能使医学有进步,反之若无教学,医学亦无法延续,医教研的知行合一,亦是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过程。

林教授还认为,作为医生,一定要活到老,学到老,有一次在外讲课时有位30多岁的医生向她询问,自己现在才来学习超声,年纪是否太大?林教授听后微笑着对他说:“不要说年纪太大,我自己是40岁以后才开始学习心超的,当时亦是一点不懂。但是我非常喜欢超声心动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该医生听之惭然而愧。

1989年林其珊在上海医科大学学术擂台的评估中被破格晋升为同届生中第一名正教授。她讲自己很庆幸毕业后一直在上医大儿科医院工作,得到诸多名师的教导,让她有机会从事她最最热爱的小儿心血管专业,并且在繁忙的医、教、研实践中与它一起成长。

如今林其珊教授是名资深的小儿心内科专家,国际超声多普勒协会会员,中华医学会超声协会理事及永久会员,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会员,国家科技成果鉴定委员会委员。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多年来发表论文60余篇,在国际国内会议平台上进行交流。曾荣获国家科技成果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上海医学会施斯明二等奖。

回忆起离上医一街之隔的老家,父亲林兆耆教授冬天会在书房内安个火炉,夏天晚上会在阳台上装好电灯放置桌椅,只为全家无论严冬酷暑都能安心学习。

林其珊时刻记得父亲的教诲:“如果不刻苦学习,就无法做医生,医生必须不断更新知识,并在临床工作中与时俱进”。林教授自认为不是个聪明人,对于自己的秉烛而学,她是这样讲的:“我觉得一个人一辈子要不断地学习,最近30年来,小儿心血管专业发展非常迅速,即使我已年逾七旬,记忆力不那么好了,可我还是要努力学习。”在谈到学习时,林教授一脸享受,这位70多岁的老医生,把她的十六字箴言分享给了我们“自力更生,发奋图强,独立思考,自学为主”。

所谓聪慧于天,勤奋于人,信然。

让我们回到半个世纪前那张1963年春节林兆耆教授的全家福中,站在最右边的林其珊袅袅婷婷,笑靥如花。50年风吹雨打,照片上那音容笑貌陪伴着她的医、教、研事业走到了今天。“我喜欢小儿心血管专业”,说这话时,林其珊教授语气平静、眼神慈祥,笑容一如50年前。“‘我和儿科’的故事是说不完的,值此儿科医院60周年院庆之际,我要说的是:儿科医院,我感谢您!小儿心血管专业,我热爱您!让我们新老儿科人为复旦大学儿科医院成为世界第一流的知名医院而一起努力奋斗!”

刘美华,女,1935年生,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1959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儿科学系,后分配至附属儿科医院,从事儿内科临床医疗、教学40余年。曾先后担任上海医科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儿科主任、儿科医院内科常务副主任、金山医院业务副院长、儿科医院外宾华侨病房主任等职。专业:儿内科、血液。曾任上海医科大学高级技术职称评委会学科组评委,上海市卫生局系统高级技术职称评委会儿科学组评委。曾发表有关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婴儿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小儿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论著。曾参加编写中级师范卫生专业教材——“临床医学概论”及“儿科临床袖珍手册”中小儿造血系统疾病、营养性疾病、肝脾肿大等章节。曾参加马伴吟教授领衔的“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研究”,并获1985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