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要知道,也不过是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红楼梦》第十三回)
其实这些话就是在暗指为迎接元妃省亲荣国府倾其财力兴建大观园后的财政危机。只可惜凤姐光顾着享受荣华富贵了,一觉醒来,早把秦可卿的话忘到九霄云外了。后来在贾家败落,凤姐病危之际,秦可卿又光顾了一回凤姐的梦境,对她说,你看你不听我言,倚仗家里有钱,吃喝玩乐,最终落得今天这个悲惨地步了吧。
秦可卿说的很对,不仅是王熙凤,贾府上下都过着珍珠如土金如铁的奢华生活。文中在形容大观园奢华景象时,说道,就连在宫中见过天下奇珍异宝的元妃在轿内看到此园内外如此豪华,也默默叹息奢华过度。可见贾府对金钱的挥霍无度。
在外人眼里,占了半条街的宁荣二府可以说是第二个紫禁城。高高的院墙之内是白玉为堂金作马的奢靡生活。可是,在外人眼里的华美景观其实也就是空架子一个。为了元妃省亲,单就修建大观园造成的财政赤字就使荣国府面临的财政状况入不敷出。贾府高层们终日沉浸在炫富、享乐的虚荣中不能自拔,过着穷庙富方丈的自欺欺人的生活。没有人意识到整个家庭的岌岌可危,即使是意识到了,也觉得天塌下来有人顶着,所以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结果,秦可卿一语成谶,贾家的命运真的如她托梦王熙凤时说的那样,落得个“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的悲惨下场,这是后话了,但是最终也证明了一点,秦可卿确实是个理财高手,只可惜红颜薄命,死的太早了。
探春的开源节流
在财政危机越来越严重的贾府里,还是有明眼人看出了贾府财务的岌岌可危,并且挺身而出挽救贾府。这个人就是探春。
在王熙凤生病之后,王夫人开始安排家族中的“财政大臣”由探春、薛宝钗和李纨临时担任。探春一接手工作便开始了兴利除弊的改革,她实事求是,办事严谨且细致周到,并很有魄力地对贾府实行开源节流式的财政改革。她的改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针对自己舅舅不合理的丧葬补贴。探春母亲赵姨娘的兄弟赵国基死了,也就是探春的亲舅舅死了,一向管理这些事情的吴新登媳妇看探春是新上任,趁探春不熟悉工作的时候,便想着法子准备为难一下探春。吴新登媳妇故意不说出以往类似情况的丧葬补贴数额,只是借口说忘记了,等着看探春的笑话。况且去世的又是探春的亲舅舅,如果探春徇私舞弊,借自己的工作之便给自己的舅舅多加补贴的话,那么正好可以抓到她的小辫子。
不仅是吴新登媳妇一个人这么想,其他人也都在回完话之后不再多言。要是换做是凤姐当差,她们早就献殷勤似地出谋划策了,还会查出许多旧例来任凤姐拣择实行。现如今她们蔑视李纨老实,探春年轻,纷纷使出欺生手段。
探春见这阵势早已心知肚明,但她镇定自若,先去请教长辈李纨如何处理——
李纨想了一想,便道:“前儿袭人的妈死了,听见说赏银四十两。这也赏他四十两罢了。”吴新登家的听了,忙答应了是,接了对牌就走。探春道:“你且回来。”吴新登家的只得回来。探春道:“你且别支银子。我且问你: 那几年老太太屋里的几位老姨奶奶,也有家里的也有外头的这两个分别。家里的若是死了人是赏多少,外头的死了人是赏多少,你且说两个我们听听。”一问,吴新登家的便都忘了,忙陪笑回说:“这也不是什么大事,赏多赏少谁还敢争不成?”探春笑道:“这话胡闹。依你说,赏一百倒好。若不按例,别说你们笑话,明儿也难见你二奶奶。”
吴新登家的笑道:“既这么说,我查旧账去,此时却记不得。”探春笑道:“你办事办老了的,还记不得,倒来难我们。你素日回你二奶奶也现查去?若有这道理,凤姐姐还不算利害,也就是算宽厚了!还不快找了来我瞧。再迟一日,不说你们粗心,反说我们没主意了。”吴新登家的满面通红,忙转身出来。(《红楼梦》第五十五回)
探春的一番话有理有据、公私分明,其他人听得直伸舌头。
大家都坐等看这个新领导的好戏,探春的做法却令那些看好戏的人大失所望。她严格按照制度行事,先查旧账,然后依照旧例,补贴给舅舅的丧葬费是20两银子,令众人心服口服。
当大家都对探春肃然起敬的时候,探春的亲生母亲赵姨娘却又来搅局。一贯被人看不起的赵姨娘本来想着自己的女儿当官,在贾府扬眉吐气了,准备仗着女儿的势力耀武扬威一回。结果没想到,还没来得及高兴,一盆凉水从头浇到尾。探春不仅没有给自己舅舅的丧葬费多加钱,而且还不如给袭人母亲的多,要知道袭人可仅仅是个仆人呀。赵姨娘自然脸上挂不住,所以无比愤慨地去找探春算账,还说些不中听的话。探春兵来将挡,拿出账本给赵姨娘看,说明自己只是照章办事,绝对不会徇私舞弊。赵姨娘虽有万分不满,但理在探春手里,也只好作罢。这更令人们对探春刮目相看。
探春的第二项改革是为了节约开支,取消了宝玉、贾环、贾兰三人上学的点心、纸笔一年各八两银子的费用。这项开支其实是以他们上学为名津贴给袭人、赵姨娘和李纨的,而他们三人本来就已经有工资了,所以一直以来他们都是领着双份的工资。探春觉得要一视同仁,如果没有什么特别的缘由是不能重复开支的。探春说:“凡爷们的使用,都是各房里月钱之内: 环哥的是姨娘领二两,宝玉的,是老太太屋里的袭人领二两;兰哥儿是大奶奶屋里领,怎么学里每人多这八两?”这项有名无实的学费开支被探春毅然去掉。
另外,探春还发现,姑娘丫头们所用的各种化妆品本来是统一购买的,但是这个采购却极不称职,每次不是没买到就是买到的是假货,结果大伙儿只好用自己的工资再去买,显然,这项支出也重叠了。探春查明真相后说,这样不仅浪费钱,化妆品也浪费了不少。干脆就不用买办为大家买了,各姑娘拿钱自己去买合适的、喜欢的化妆品不是既省钱又高兴吗?况且每个人爱好的牌子也不同,你买兰蔻,我买欧莱雅,各得其所。如此一来,既避免了浪费,又扩大了员工们的自由度,一举两得。
探春减掉了日常消费中两笔重复的开销,虽然比起这么大的家业,这些开销来微不足道,但是毕竟为贾府省下了一笔可观的费用。试想,如果整个贾府把全部开销都这么仔细地过一遍,也不会落得个穷庙富方丈的下场。
第三项改革,是关于大观园的管理制度以及副业收入的分配问题。比起前两项来,这项改革独具创新意义。探春因看到赖大家不足大观园一半的小园子,一年还有人承包,年资足有二百两银子,便开始算起账来,她说:“咱这园子只算比他们的多一半,加一倍算起来,一年就有四百两银子的利息。”探春受赖大的启发,对大观园的管理也实行了“承包责任制”。
“承包”这个“新思维”是探春从赖大家花园管理中得到的启示。赖大原本是贾府中的一个奴才,因为主子势力大,后来他儿子倚仗着主子的势力做了知县。虽然身份比以前尊贵了不少,但赖大是白手起家的企业家,深知创业的艰辛和困难,所以即使发展到不错的时候也没有丢掉勤俭节约、精打细算的好习惯。
赖大对自己公司的财政管理机制给探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探春在参观赖大家花园后对众人说:“这园子除她们带的花儿吃的笋菜鱼虾,一年还有人包了去,年终足有二百两银子剩。从那日我才知道,一个破荷叶,一根枯草根子,都是值钱的。”赖大的创业轨迹和财政管理模式让探春茅塞顿开。探春和林黛玉不同,不是那种风花雪月的浪漫才女,而是一个聪明干练的女强人胚子。所以,她当即言明:
“咱们这园子只算比他们的多一半,加一倍算起来,一年就有四百银子的利息。若此时也出脱生发银子,自然小器,不是咱们这样人家行的事。若派出两个一定的人来,既有许多值钱的东西,一味任人作践,也似乎暴殄天物。不如在园子里所有的老妈妈中,拣出几个本分老诚能知园圃的,派她们收拾料理,也不必要她们交租纳税,只问她们一年可以孝敬些什么。一则园子有专定之人修理,花木自然一年好似一年了,也不用临时忙乱;二则也不至作践,白辜负了东西;三则老妈妈们也可借此小补,不枉成年家在园中辛苦;四则也可省了这些花儿匠山子匠并打扫人等的工费。将此有馀,以补不足,未为不可。”
探春的这一主意,立即博得了李纨和宝钗的赞同。李纨说:省钱倒是一方面,关键是园子有人打扫了。按照责任分配制度,专司其职,她们又可以拿收获的东西,这样就大大提高了管理者们的积极性。使之以权,动之以利,再不会有人偷懒、耍滑了。仅从形式看,这最后一句话所表达的差不多就是现代承包制的基本原则了。循此思路,探春和李纨,宝钗又一道对“承包”的具体办法进行了商讨,最后敲定了这样几点:
■ 按项目类别划分承包对象。
■ 各人管各处,所获利润除家中定例用多少外,余利可由承包人拿去生利,所得归己。
■ 承包人年终不用归账(理由是,若归到账房,则必受账房的管辖、捉弄与盘剥,若归到里头,则不免“这个多了那个少了,倒多了事”)。
■ 承包人须在年终“拿出若干吊钱来”散与园中未承包的那些老妈妈(理由是,若承包人“只管了自己宽裕,不分与她们些,她们虽不敢明怨。心里却都不服,只用假公济私的,多摘你们几个果子,多掐儿枝花儿,你们有冤还没处诉呢”)。
那么,人们对这些改革反应如何呢?
当探春等人把承包园子的计划告诉被召来的众婆子时,众人听了无不愿意,也有说:“那一片竹子单交给我,一年工夫,明年又是一片。除了家里吃的笋,一年还可交些钱粮。”这一个说:“那一片稻地交给我,一年这些玩的大小雀鸟的粮食不必动宫中钱粮,我还可以交钱粮。”这项改革激发了众婆子的积极性。
更重要的一点是,没有了账房的辖制,又不要与凤姐去算账。一年不过多拿出若干吊钱来,于是个个欢喜异常,齐声说愿意。那些没有拿到项目的婆子们,听了每年终会无故得钱,更都喜欢起来,口内说:“她们辛苦收拾,是该剩些钱粘补的。”这真是一举数得,皆大欢喜!剩下的问题就是由谁来承包了。经探春等人研究决定,所有的竹子由祝妈承包,稻香村一带凡有菜蔬稻稗之类的由田妈承包;蘅芜院和怡红院的花草则由叶妈承包;其余的地方“又共同斟酌出几人来”承包。至此,承包的计划算是落实到具体人头了。这个改革不仅调动起了园中众婆子的积极性,还能做到增收节支。众人拍手称赞。
探春的这一系列改革不仅体现出了她敏锐的观察力,更体现出她精明的理财能力。
繁华盛筵
贾府倚仗着显赫的家世背景和荣华富贵,吃喝玩乐、吟诗作画,将“享乐主义”进行到底。单从宴会来说,红楼梦里大大小小的宴会不下几十场,除了大型冷餐会、各种招待会之外,家庭宴会、小型聚餐、沙龙会也是常办的,而且排场都不小。
其中,最隆重的宴席莫过于董事长贾母过生日了。在贾母80大寿之际,前来祝寿的亲友络绎不绝,贾赦贾琏怕筵宴排设不开,便商议定于七月二十八日起至八月初五日止,荣宁两处齐开筵宴。那么大的家宅还怕摆不开宴席,可见贾府花钱大手大脚、不计成本的花钱手段令人瞠目。
贾母的80寿辰花去了贾府两三千两银子。刘姥姥说,20两银子够他们全家花一年,照这么算,两三千两银子够刘姥姥这样的平民百姓花一辈子了。他们奢靡的生活可见一斑。
除此之外,逢年过节时的大小堂会异彩纷呈,一面是女子十二乐坊的莺歌燕舞,一面又是蒋玉菡、柳湘莲等明星的专场音乐会;诗社里吟诗作画时的各种聚会轮番上阵,一会儿是张牙舞爪的螃蟹宴,一会儿又是踏雪寻梅的鹿肉烧烤。繁华的盛宴一场接一场,白花花的银子花得如流水。在这觥筹交错、杯盘狼藉的背后谁又看能清醒地认识到“盛筵必散”的道理?
老百姓有句俗话,吃不穷,喝不穷,算计不到要受穷。贾家就是典型的缺少算计。我们只看到它家大业大,好像永远都有花不完的钱一般,但最后却到了入不敷出的境地,要靠典当古董,变卖家产来过日子,这是典型的理财失败。
现实中因为理财不当而导致经济窘迫的例子可谓比比皆是。据称世界上最富有的英国王室最近也出现了财政危机。女王一家的收入并没有减少,而是因为要维持奢靡的生活致使花费大增,早在1981年,英国王子查尔斯与戴安娜王妃为举办婚礼庆典,邀请世界各地政要名流超过3000人,上百万英国民众走上街头欢庆,约7亿人通过电视转播收看庆典盛况,堪称传奇,是名副其实的“世纪婚礼”。英国王室一时风光无限,但他们为此支付了200万美元之巨。
时至今日,戴安娜王妃早已香消玉殒,而英国王室也不复往日风采,遭受金融危机之后,财政状况更显捉襟见肘。传闻女王的私人存储即将用尽,甚至有记者拍到她2010年仍穿着往年的旧裙,修补之间,尽显惨淡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