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商解红楼梦
8432500000028

第28章 危机管理 (1)

危机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有句话叫“风起于青萍之末”。任何危机都不是空穴来风,必定有潜伏期、爆发期和扩散蔓延期,最终才是消弭期。而危机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在危机的潜伏期,及时发现苗头、及时处理,防患于未然。所谓“黄金48小时”原则,就是说一旦危机露出苗头,一定要尽快主动出面处理,48小时一过,危机一方必将陷于被动,甚至酿成大祸。

大家都知道,《红楼梦》讲述了贾府的衰败史,但贾府的衰败并不在顷刻之间,而是很多次危机和矛盾的不断累积,而且每一次危机的出现都是有预警的,但由于管理者缺乏意识或应对不当,才最终导致了危机的大爆发。《红楼梦》的情节在不断地预言危机、应对危机和累积危机中开展的,只不过《红楼梦》书写的是一部失败的危机管理史。

旁观者清: 冷子兴揭示贾府的泡沫经济

任何事情都是旁观者清: 《红楼梦》中的冷子兴就揭示了贾府的泡沫经济。

《红楼梦》的故事可以说是在贾府暗流涌动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上展开的。只是当《红楼梦》中人陶醉在诗酒繁华地、温柔富贵乡之中沉迷不醒时,局外人往往能通过一些蛛丝马迹看到衰败的迹象。正所谓“欲知目下兴衰兆,须问旁观冷眼人”。

《红楼梦》第二回中,作者借一个外人冷子兴的视角对贾府当时的现状做了一次扫描,这冷子兴是贾府一个高级奴才周瑞的女婿,是都城的古董商。

为什么要借古董商的视角呢?其实这正是作者用心良苦之处。

古董商做的是什么生意?他们做的都是富人生意,而且一定是几代世袭的官宦之家的生意。因为只有这些人家里才会有古董。这些富户豪门在鼎盛时期是不会拿家里的古董出来卖的,只有在家里用度捉襟见肘时才会变卖古董,而且会不断地拿出来卖。所以一般的外人看不出来,但古董商冷子兴一定是收了不少从贾府出来的古董,所以对贾府当时的处境了如指掌。书里有好几回就提到贾琏、王熙凤等合计着偷些贾母查不着的东西拿去当了,估计都是这冷子兴收走了。

冷子兴当时就指出了贾府的危机:

“如今的这宁荣两门,也都萧疏了,不比先时的光景”;

“主仆上下,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画者无一;其日用排场费用,又不能将就省俭,如今外面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红楼梦》第二回)

冷子兴揭示了宁荣二府,尽管外表依然光鲜,但实际上已是危机四伏,险象环生。下面我们通过《红楼梦》里的一些小故事来剖析贾府是如何从一个危机步入另一个更大的危机,甚至彻底衰败的。

贾府一次漂亮的危机处理

《红楼梦》的第四回向人们展示了薛家一次漂亮的危机处理。

薛蟠纨绔成性,在家乡折腾够了,又听说京城乃天下第一繁华之地,更好玩,就动了去京城旅游的念头。恰好遇到皇上征选妃子和才女,凡仕宦名家之女,皆亲名达部,以备选为公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职。

薛蟠便趁此机会,一为送妹待选,二为探亲,三为到部里报销旧账,支领银钱。正准备择日起身,但不想偏遇见了一女卖两家的人贩子。这薛蟠见被卖的英莲长得漂亮,立意买来做妾。却不想这人贩子原先将英莲卖给了当地一个小乡官的儿子叫做冯渊的做老婆,银子都收了,只等冯渊三日内择吉日迎娶。于是为抢英莲引发了一场血案。

薛蟠原是金陵一霸,岂有吃亏的道理?看见冯家来抢人,薛蟠就喝令手下豪奴将冯渊打死,夺了英莲,却犯下一桩命案。但是他却像没事人一样,只管带了母亲和妹妹长途旅行去了。人命官司一事,他竟视为儿戏,自以为花上几个臭钱,没有不了的。

这冯渊也是个苦命的人,自幼父母双亡,又没有兄弟姐妹,只一个人守着几亩薄田过日子。冯渊被薛蟠打死后,家里的奴仆告状告了近一年,竟无人做主。那时的地方官都知道薛家是皇商,朝里有的是人!谁敢跟薛家作对?

这日,贾雨村补授了应天府,当上了市长。上任第一天,就碰到冯渊的奴仆递上的状子。这贾市长新官上任,正想寻一两件大案要案办个痛快,好树立威信。听了原告申诉勃然大怒:“岂有这样放屁的事!打死人命就白白地走了,再拿不来的!”当时就要签发逮捕令,再发通缉令,要拘捕杀人犯薛蟠。

这时手下一个门子急忙给他使了个眼色。贾市长心里犯嘀咕,不知啥意思,但还是先停手,叫了门子到密室里问问怎么回事。

这一问不要紧,着实让贾市长出了一身冷汗。

这门子竟然是贾市长落魄时住的葫芦庙里的一个小和尚,因后来耐不得清凉景况后还俗了,到这应天府里做了个小公务员。熟悉官场潜规则的门子给新来乍到的贾雨村讲了本地护官符的典故。四大家族,盘根错节,可惹不起。门子的话只是给贾雨村提了个醒,但起关键作用的是因为这薛蟠是贾政的外甥。而贾政正是推荐贾雨村这个被问责官员复出的推手和恩人,如果知恩不报,以后没法在江湖上混了。

恰在此时,有个“王老爷来拜”,显然就是薛蟠的舅舅王子腾派来打招呼的人。贾市长此时庆幸迟疑了那一下,否则就一失足成千古恨了,得罪了贾、王、薛三大家族,今后不但不能升官发财,自身也难保啊,何况自己这个市长的职位还是靠贾、王二府之力得来的啊!

贾市长思想斗争了一夜,但最终,他还是按照葫芦僧的主意,徇情枉法,胡乱判了此案: 薛家赔了些丧葬费用了事。雨村断了此案,急忙作书信二封,与贾政并京营节度使王子腾,不过说“令甥之事已完,不必过虑”等语。贾雨村顺势做了个顺水人情,把薛蟠的案底就给全销了。

贾雨村一上任就成了贾家的保护伞,贾府的这次危机处理实在是太漂亮了,可见贾政还是有危机意识的。应天府是贾家的老家,贾母老吵吵着要回南京老家去,如果老家的父母官是自己人,出个什么事都好照应。

薛蟠的第一次命案危机就这样安然度过,他根本没把这次杀人当回事。在他看来这或许根本就不是危机,花点钱就可以摆平。这一次经历让薛蟠更加得意忘形、恣意妄为,以致于后来又一次犯下命案,酿成了更大的危机,成了贾府被皇上抄家的导火索。

薛蟠的第二次命案危机

薛蟠的第二次命案是在去南方做生意的路上,在夜总会喝酒闹事,打死了夜总会的服务生张三,被当地的县官拿住了。

刚开始,薛蟠还满不在乎,他大概想: 我打死个人算什么大事?上次打死了冯渊,我连个口供都没去录就摆平了,这次你一个小小的县官能拿我怎么着?

但这一次他失算了。这里远离家乡,天高皇帝远,又碰上正在打黑,他撞在枪口上了。由于证人、被害人家属和凶犯口吻一致,证据确凿,情节恶劣,初审就定了薛蟠一个死罪,准备向上层层提报了。

薛蟠急了,这次来真的了?

家里这边薛姨妈和薛宝钗急得也是抓瞎。薛蟠的老婆金桂又在家里撒泼胡闹,幸亏薛蟠的堂弟薛蝌还有些主见,当时就匆忙地带了一笔银子赶到县里,花高价请了一个资深律师,并与薛蟠串供,要他咬定是误杀。同时又买通证人吴良,又买通验尸官修改验尸报告,并贿赂县官,准备翻供,先要把这个死罪给撕掳开。

准备好后,薛蝌递了上诉的状子,但这位县官已打听清楚薛家家底殷实、油水很大,薛蝌贿赂他的那点银子他根本就没看上,心想这回逮了条大鱼,如果不大捞它一笔,岂不可惜。如果大捞不成,就把这个大案要案办成铁案,也好向上邀功。

因此第一次翻供的申诉被断然驳回了。县官批的是:

“尸场检验,证据确凿。且并未用刑,尔兄自认斗杀,招供在案。今尔远来,并非目睹,何得捏词妄控。理应治罪,姑念为兄情切,且恕。不准。”(《红楼梦》第八十六回)

后来,薛姨妈又筹了几千两银子才把县官买通。第二次庭审虚张声势之后,他顺利的翻了案,最后定性为误伤,将薛蟠监禁候详,也就是先拘留起来,等待层层上报批准后再取保候审。家里这边继续上下打点,各层级的衙门里也不知花了多少银子,又央求贾政托人打招呼,薛姨妈甚至还准备把当铺转卖了筹钱赎人。案子报上市里,市里准了,再报上省里,不料想却被反驳下来,认为是错判。上面不仅把办案的县官训斥了一顿,还命令把犯人押到省里要亲自审理。

薛蟠一听赶紧写信给家里:

“男在县里也不受苦,母亲放心。但昨日县里书办说,府里已经准详,想是我们的情到了。岂知府里详上去,道里反驳下来。亏得县里主文相公好,即刻做了回文顶上去了。那道里却把知县申饬。现在道里要亲提,若一上去,又要吃苦。必是道里没有托到。母亲见字,快快托人求道爷去。还叫兄弟快来,不然就要解道。银子短不得!火速,火速!”(《红楼梦》第九十一回)

薛姨妈接信,心里也凉了半截。又求王夫人转求贾政,贾政说:“此事上头可托,底下难托,必须打点才好。”又请求凤姐、贾琏帮忙打点各部。但事情显然已经闹大了。

一天,贾政翻看内参,无意中看到刑部的奏折,说的就是薛蟠打死张三一案,贾政大吃一惊道:“了不得,已经提本了!”

奏折中的最后结论是“张三之死实由薛蟠以酒碗砸伤深重致死,自应以薛蟠拟抵。”要求将薛蟠杀人抵命,依《斗杀律》判绞监侯。吴良作伪证杖责流放,将承办该案不实的府州县革职查办。这其中已经牵连到贾府,因为贾政曾经托人说情,贾琏也曾上下打点,如将府州县官查办起来,贾府也脱不了干系。

虽然最后薛蟠还是遇到皇上下旨大赦天下,以钱赎罪捡了条命,但薛家的经济实力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从此一蹶不振。更严重的是,薛家和贾家在打黑当局挂了号,也点燃了贾府被皇上抄家的导火索。

秦可卿的危机预警

秦可卿是贾府里少有的有危机意识的人,她早已经预感到贾府的经济形势不妙,而且也想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只可惜红颜薄命,死得太早,许多财政措施都带进了棺材里。

但她死前还是托梦给王熙凤:

“目今祖茔虽四时祭祀,只是无一定的钱粮;第二,家塾虽立,无一定供给。依我想来,如今盛时固不缺祭祀供给,但将来败落之时,此二项有何出处?莫若依我定见,趁今日富贵,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以备祭祀供给之费皆出自此,将家塾亦设于此……便是有了罪,凡物可入官,这祭祀产业连官也不入的。便败落下来,子孙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步,祭祀又可永继。若目今以为荣华不绝,不思后日,终非长策。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要知道,也不过是瞬间的繁华,一时的欢乐,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此时若不早为后虑,临期只恐后悔无益了。”(《红楼梦》第十三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