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让青少年受益一生的巧联妙对
8440300000078

第78章 老秀才求教蒋士铨

蒋士铨(quán),字心馀、苕生,号藏园,又号清容居士,晚号定甫。清代戏曲家,文学家,铅山(今属江西)人。乾隆二十二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乾隆二十九年辞官后主持蕺山、崇文、安定三书院讲席。精通戏曲,工诗古文,与袁枚、赵翼合称“江右三大家”。

蒋士铨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好学,五步成诗,七步赋词,被乡里民间称为 “小神童”,一时闻名于各大州县,当地文人墨客无不侧目视之。

文人相轻,自古使然。一位颇有才学的老秀才听闻蒋世诠的才名,好奇心大发,想亲自向他讨教一番,看看他是否和传说的那么有才学。于是老秀才便动身去铅山游览,一路寻访蒋士铨。老秀才游历了气势恢宏的葛仙山后,时近黄昏,便下山去铅山县投宿。

行至一个唤作“虎岩门”的城楼下,老秀才见到一个气度不凡的小孩,年龄和长相与别人描述的蒋士铨差不多,便上前询问。一问之下,果然是蒋士铨。初此见面,二人十分客气地寒暄一番。

礼毕后,老秀才以玩世不恭的口吻对蒋士铨说:“小哥,老朽游历仙山,遇到有人与我答对,只可惜我胸中才学不够,没能对上,所以特地向你请教。”

蒋士铨一听这话,明白这老秀才请教是假,考自己才是真。他沉思片刻,彬彬有礼地说:“不知那位雅士出得是何句?晚生愿意一试,还请老先生多多指教。”

老秀才听了,心中十分高兴,摇头晃脑地念出了上联:

虎岩无虎,呼虎成名——赵公元帅;

蒋士铨抬眼望着铅山县城东北方向山上矗立的宝塔,随口答道:

塔山有塔,托塔为神——李靖天王。

这副对联是采用“用典”的手法。用典亦称用事,凡是诗文中引用古时人物、史事、传说、地域或语言文字,以古论今,借古抒情,从而增加诗文之高雅和含蓄者,即为“用典”。

上联中的赵公元帅即赵玄坛,系道教尊奉的“正一玄坛元帅”。相传其姓名为赵公明,秦时得道于终南山。其面黑须浓,铁冠执鞭,身跨黑虎,故又称“黑虎玄坛”。传说他能驱雷役电,除瘟禳灾,主持公道,求财如意,被供奉为“财神爷”;下联中的李靖天王为明代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中提到的哪吒之父,托塔天王,传说中的天兵统帅。二者相对,工整贴切,结构严谨,可谓是浑然天成。

老秀才听了,惊叹不已,不敢再轻视蒋士铨,连连说道:“小神童果然不负盛名,日后若能勤学精进,将来必成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