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时尚美妆最令人羡慕的27位中国女性
8482100000011

第11章 10 杨丽萍

辉蝗的以历:

1979年她主演的大型民族舞剧《孔雀公主》曾荣获云南省表演一等奖。

1986年她创作并表演的成名作——独舞《雀之灵》荣获第二届全国舞蹈比赛创作一等奖、表演第一名。

1992年她成为中国内地第一位赴台湾表演的舞蹈家。

1993年在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上,她创作表演的双人舞《两棵树》,获得观众投票第一名。

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授予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称号。独舞《雀之灵》荣获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作品金奖。

1998年,她编制导演并主演的电影《太阳岛》荣获特利尔国际电影节的评委会大奖。

1997,参加日本大阪国际艺术节演出,大阪国际交流中心授予最高艺术奖,菲律宾国家民间舞蹈协会赠予她为终身会员。

2003年杨丽萍用4年时间编排的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首映。至今已在全国演出百场,场场爆满。

光一样朦胧而又神秘的舞台上,伴随着天籁一样的乐曲而出现了一个剪影,一个孔雀仙子、一个月亮女神。

你看不到她的容貌,但是她那独特的舞姿就像一种魔力,能将你紧紧缠住。她的舞蹈让你心驰神往,让你痴迷如醉,让你无法抗拒,让你感觉自己似乎已经离开这个喧闹的都市,让你仿佛升到了仙境,让你感觉到一股令人窒息的美丽在紧紧地拥抱着你。

她就是被人们称之为“舞蹈诗人”和“舞神”的中央民族歌舞团的著名舞蹈艺术家——杨丽萍。

直觉和悟性,能让女人产生令人折服的力量!

大自然孕育的舞神

就这样一个家喻户晓、舞技超群的舞蹈家,谁会想到她儿时的生活并不像“公主”一样,相反她却和“灰姑娘”有着一样的窘境。

杨丽萍是云南大理白族人。她生活在父母离异的家庭,和两个妹妹一个弟弟一块跟母亲过。在杨丽萍有关童年的记忆里,大都与贫穷和歧视有关。13岁以前的她,是云南一个山村小镇里光着脚丫到处拾麦穗儿的乡下小姑娘,在洱海之源过着艰苦的童年生活。

那时的她,和村里的其他孩子一样:放牛、种地、拾麦穗儿……但她却有一份大多数孩子少有的快乐态度。她与神奇的大自然总是贴得很近,她知道在自然的怀抱里,自己永远是一个好奇而喜悦的小女孩。

她的睿智和敏锐的灵感及直觉即使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也并没有被覆盖掉,反而在这样的……种不尽如人意的生活环境中,出落成了一个中国舞台乃至世界舞台上最为绚丽的“舞蹈诗人”!

小时候的杨丽萍就酷爱甚至迷恋于舞蹈,但是她没有上过学,她只是一个农民的孩子。她没有见过什么行云流水般的轻歌曼舞,她不懂得什么是专业的舞蹈。但是她知道在她双手摆动和腰肢扭动的时候,她是天地间的精灵,她是世界上最美丽、最迷人的小天使。

杨丽萍从小就在淳朴和自然的环境中,和大自然产生着零距离的她喜欢看蚂蚁走路,看蜜蜂忙碌,看蝴蝶翩翩起舞,看青蛙翻身和蜻蜒点。

有时候拾着麦穗看到有一只蝴蝶飞过,她就会提着篮子仿佛自己也缩小成一个美丽乖巧的蝴蝶,在田间地头上忘情地陶醉着、旋转着、舞蹈着。此时小小的她,便用自己的感悟,让自己的身体演示着生命原本的自然、健康与活泼——她能够瞬间抓住灵感,并把刹那间的美妙演变成自己的肢体语言。

她不知道舞蹈里面的专业术语是什么,她跳的是原生态的舞蹈,是大自然的化身。谁会想到舞台上矫健优美的舞姿是从她跳跃大沟、追逐猎物和尽情挥洒着生命的欲望和激情演变而来呢?

那种身体沾染着泥土芬芳的淋漓尽致的舞蹈,看了会让人笑、让人哭,甚至会让人相信这里的青草也会跳舞,这里的石头也会说话,这里的神灵也在保佑着你。让你一下子就知道了什么叫地杰人灵的本意!

师法自然

是钻石总是要发光的,这样的山村终究掩盖不住她的天分和资质。1971年她从村寨进入西双版纳州歌舞团。但是在歌舞团中她并没有“入乡随俗”,而是保持着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因为她相信自己的灵感和直觉,那是自己对艺术的敏锐感觉。

刚进入舞蹈团的时候因为她坚持自己的个性,也一再被认为是“不练功”的典型,引起了很多的争议,但是杨丽萍没有受到外界的影响,她说:我没上过学也不喜欢上学。只是一个农民,我认为有用的知识来自于生活。学校里的教育死板而且灰色,它会抹掉人的个性、独特视角和品位。我确实不曾按照学院派的那一套“预备、开始”来练功,原因是,我没受过这种正规训练,更重要的是它不适合我。我跳的是原生态的舞蹈,需要的是跳大沟、追逐猎物的那种爆发力,而不是走形式。

她之所以没有受到外界甚至是老师、教授的影响,而是坚决地保持住自己的风格,完全取决于她对自己敏锐的灵感和直觉的自信。她完全没有专业演员的漫不经心,她的血液里流淌着马蹄的声音,生命中涌动着艺术的张力。她是用生命在舞蹈,展现出的是“灵”与“魂”的真实本色!

1986年她创作并表演了独舞《雀之灵》。柔和的月光下,孔雀公主仿佛精灵般舞动,举手、投足间看似孔雀“迎风挺立”、“跳跃旋转”、“展翅飞翔”……但却远远超越了形态模拟,不再是简单的拟人化孔雀,而是杨丽萍——“孔雀”——灵与肉的交融与呈现!

她的手臂酥软无骨般的颤动,在纤细、柔美中进发出生命的激情……人们被她的舞姿和悟性深深折服了。她宛如传递着天地自然生息的神秘使者,一个美丽动人的轻盈身影流泻出丝丝入扣的生命律动!

杨丽萍所舞出的纯净柔美的孔雀,是特殊的艺术形象、特殊的灵慧气质,是在自然原始的人文风貌里孕育出的艺术瑰宝!

初看,令人赞叹她指尖细腕的微妙语言;接下去,你会领悟到其舞蹈神韵中含有的那份灵气:而再三欣赏时,便可沉淀出一股隽永的心灵之美——在云南遥远的大自然和生活中,孕育了一朵舞蹈奇葩!

在天地交合阴阳协调中获取灵性,致使她对于生命、爱情与死亡具有一种本能而浪漫的意识体验,从而使她的舞蹈艺术独辟蹊径,自成风格。她才是真正的创作者、实践者,真正独一无二至情至性的舞者。

杨丽萍用她独特的艺术灵感和超群(向舞蹈演技征服了亿万观众,也证明了她的坚持是对的。

从《雀之灵》一举成名,她一直坚持着自己的信念,多年来她出访世界很多国家进行艺术交流,相继在菲律宾、新加坡、俄罗斯、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举行专场舞蹈晚会。

多才多艺的她还自编自导自演了电影《太阳鸟》,并在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上荣获评委会大奖。她以不断进发的灵感和准确的把握,创作出了大量的优秀作品。

《月光》中她用抽象和变形的肢体表现了她的感情和月光的圣洁,我们在其中会看到她是怎样张开她那想像的翅膀的。

《两棵树》是根据一个美丽的传说,传说中两位相恋的人不能相爱,死后也没能葬在一起,但他们的坟墓却同时各长出一棵树并紧紧地缠绕在一起,这就是人们传说的连理枝。

杨丽萍崇尚那种灵欲交溶的爱情,她创作的《两棵树》被评选为中国最受欢迎的舞蹈。

在杨丽萍的意识中,大自然是最美、最真实、最深刻的,通过感悟,她力争用自己朴实的肢体语言去构架人类最美的梦想。

大自然的美妙随时都流动在她的眼眸之间,哪怕瞬间即逝的短暂美丽,她的灵感时时刻刻都会受到碰撞和激发。

1999年元月,在西藏气候最为恶劣的季节,杨丽萍去了拉萨进行创作生活体验。在参观大昭寺时,一缕极透的阳光从屋顶泄下来,射在壁画上,慢慢地在移动。杨丽萍突然眼睛一亮,旋身融入阳光之中,情不自禁地摆起来。

她就是这样地把握着每一个突然眷顾的灵感。每当杨丽萍站在舞台上,看似每一次都是在重复她自己,但每一次又都是不同的,因为她每一次的舞动,既是自然的再现,同时又是一次艺术的重生。

杨丽萍的舞很纯很纯,离现实的炊烟很远很远,却离我们心灵所渴求的东西很近很近。她的舞总是和“灵”、“魂”有关,借助人们熟悉的意象来表现人的内心境界、空间、梦想和意识活动等等,她的舞总给人以超然、空灵、淡泊、抒情而又自我意识强烈的印象,她不愧是一位真正的“舞蹈诗人”。

“孔雀”的《云南映象》

这位“舞蹈诗人”从《雀之灵》开始,不断地给我们的眼球带来美的冲击,就在现今还给我们带来了一个令人叹服的巨作——《云南映象》!她那带有大自然灵魂的美的化身,再次走近我们、震撼着我们!

但是当谈到风靡的《云南映象》的排演的时候,杨丽萍自己却显得很是冷静与泰然。她说:“一直以来我都很关注世界各地的民族舞,简直到了痴迷的程度,这跟我自己是少数民族有关吧,要排演之前没有想很多,只是觉得把干百年的歌舞搬上舞台一定很有魅力,想做就去做了。”

从她的言语中我们能发现她并没把事情想得多么复杂,而只是凭借自己的灵感和直觉。简简单单,却入情入理,一切强加的内涵有如上学时拼凑在文章中的思想一样,经不起时间的打磨。

《云南映象》从筹备到上台演出共经历4年时间,在此期间一定困难重重,坎坷不断。中国舞蹈界泰斗贾作光老师给杨丽萍的一封信中有这么一段话:

你在构建《云南映象》中所遇到的困难与坎坷是我们难以想像的。你没有被资金短缺、演员流失、投资方在关键时刻撤走资金以及租房到期、催债撵人而吓倒,你顶住了风浪。你为了《云南映象》卖掉了心爱的佳宅,你背着沉重的压力,还能挺起腰杆儿,冒着巨大的风险,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愿望。你排除了困难与挫折,你把阻力化为动力,你把眼泪化作了滋润你勇往直前的张力。你的拼搏精神鼓舞着演员们的顽强斗志,使《云南映象》胜利完成。因此群众爱戴你、拥护你。不知你的身体怎么样,这是大家所关心的。很难想像你那纤瘦的身体能经得起这么沉重的打击,这是常人难以承受的。我被你敢于胜利的精神和顽强拼搏的勇气所感动,由此我想到毛主席的一句名言“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你为我们作出了榜样,苍天不负有心人,胜利是属于你的,你不愧为是人民的乳汁培育成长起来的舞蹈家,我称你是一位舞蹈女神。

但是当杨丽萍自己面对如此至多的困难的时候,在回答记者提问的时候她并没有提及任何困难。她说困难都不是逾越不了的。因为要搞《云南映象》,涉及面很广,需要去参透许多,才能把民族的题材把握得比较充分。跟她一起走过的人计算过,估计她前后走了十几万公里。如果没有非凡的毅力,又怎么能完成?她就是凭借着对艺术的无限热情和对自己的自信来克服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的。

而观众在欣赏杨丽萍的舞蹈的时候,仿佛感觉年华就此停顿,只有泪水在心中汇成河流。因为当一种美在你眼前绽放到极致时,你就会发觉一切表达都是苍白无力的。因为她是用自己的心去舞蹈,用自己的生命去舞蹈,她已经和舞蹈融为了一体。也是这样一个舞姿美得令人窒息,用肢体语言表达着天籁与人籁的女人,启发了很多人对艺术无限可能性的理解和宽容:她蔑视艺术教条与既定法则;她的舞蹈因为来源自然因此纯粹而永不过时,因为独创而弥足珍贵。但这些都应该与她的天分和对自己的自信有着不可割舍的关系。然而,这些绝对会成为卓有成绩的后继者的精神支柱和艺术标杆!

杨丽萍带给我们的启示:

1.最聪明的人不是靠学识、文凭和名校获取荣誉,而是靠自己的思索和悟性来触类旁通、事半功倍的。女人更是如此,丰富而准确的悟性或直觉,往往会使她出类拔萃。

2.要敢于坚守自己的个性,要有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的勇气,要敢于“走自己的路”,要用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探索成功的捷径。

3.要能承受生命中一切不能承受之重,才有取得别人不能企及的业绩。

假如每个女人都是飞入人间的精灵的话,那么,良好的悟性就是她飞来飞去的翅膀:相信你的知觉,修炼你的悟性。你就会越飞越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