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战软件市场
未来的一切都将通过因特网实现,那些为因特网服务提供基础架构的企业,将成为高科技行业当之无愧的霸主。不过,在每个领域,霸主往往只有一个。软件霸主的争夺战,正在IBM、微软、Oracle、Sap间展开,而核心战场将是企业应用市场。
软件新战略
IBM不仅在硬件技术方面占绝对优势,而且在软件领域也毫不示弱。在史蒂夫·米尔斯(Steve Mills)的领导下,IBM的软件业务部门已经成为了世界上举足轻重的软件巨头。以中间软件为核心,米尔斯开始了全面的业务扩张。米尔斯这种雄心勃勃的未来战略必然会出现一种局面,这就是与软件业巨无霸微软公司在市场上短兵相接。那么米尔斯的雄心壮志能够实现吗?
蓝色巨人IBM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了业务转型,即由硬件业务为主逐渐向计算机咨询业务扩张。在这种业务转变、扩张的背后,IBM的软件业务也在悄然兴起。时至今日,如果把米尔斯所领导的IBM软件部门单独划出的话,该部门将成为世界第二大软件公司。尽管该部门的销售收入只占到了IBM全年总收入的16%,但它却为IBM带来了31%的税前收入。
更为重要的是,米尔斯所领导的IBM软件部门的上述成绩还仅仅是个开始,米尔斯更看重的是IBM软件部门的未来发展。帕尔米萨诺还宣布了该公司的“按需计算机服务”新战略,而实施这种战略的有力武器就是要靠米尔斯的软件部门来提供。米尔斯是个性格极其顽强的人,他一旦认准了目标,就会千方百计地去实现他的梦想。
众所周知,IBM在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它的基础业务还是以大型机硬件等产品为主。就在它的硬件业务蒸蒸日上的同时,也意味着IBM的业务危机即将到来。因为硬件销售高潮过后,最大的市场利润就已经拱手让给了微软等软件公司。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在IBM担任中层领导的米尔斯极力向IBM高层建议,IBM不能再一次错过发展软件产业的机会,否则将后患无穷。IBM高层同意了米尔斯的提议,并宣布将加强对该公司DB2数据库软件的开发。该软件不但支持IBM自己的硬件产品,还支持别家公司的运行Unix和Windows的计算机产品。
IBM在软件开发工作上迈开的另一个大步子就是它决定支持SUN微系统公司的Java语言。当时IBM内部经过了长时间的激烈争论后最终决定支持Java语言,应该说这是IBM非常明智的举措。它同时也为IBM公司的软件业务发展奠定了强大的基础。因为自从IBM吸纳了Java语言后,它就很容易与其他应用软件公司形成强大的软件开发联盟。
为了不伤及与自己联盟的应用软件公司的利益,再加上IBM传统优势的因素,米尔斯经过再三考虑后,决定将IBM软件的开发重点放在中间软件(Middleware)工程上面。因为光做好数据库、事务处理、机对机(Computer To Computer)信息以及系统管理等方面的业务就足够使IBM占据软件业的霸主地位,而且这也一直是IBM多年来的传统。2010年,IBM公司以32.6%的市场份额位居软件供应商之首,其市场占有率扩大到比其最接近的竞争对手超出将近一倍,这是IBM连续位居榜首的第十年。仅仅从这个角度去看,米尔斯所作的选择无疑是慧眼独具的。
2000年以后,米尔斯掌管着IBM的4个下属软件开发部门,它们是DB2(针对数据存储和修复业务)、网络应用软件的综合(Web Sphere)、莲花(网络协作和电子邮件管理)以及网络管理(Tlvoli)这4个部门。另外,米尔斯还建立了自己下属的市场销售部门,并在世界范围内与9000多家公司达成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但从IBM软件业务的市场占有率来看,米尔斯还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举例来说,IBM的DB2产品只占据了Unix数据库市场14%的份额,该业务市场目前还是由Oracle所把持。甚至米尔斯最为得意的网络应用软件的综合部门,也只做到了与BEA系统公司平分业务市场的地步。
最为艰难的是,随着米尔斯扩大IBM软件业务市场步伐的加快,IBM软件业务部门必然要与微软狭路相逢。因为微软也正在往中间软件业务上发展。米尔斯不是那种会轻易服输的人。或许在今后微软与IBM的较量中,微软也有可能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和较好的市场利润,但微软绝对做不到能将该市场轻松取去。
2012年2月22日,IBM软件集团解决方案2012年策略发布会在上海举行。会上表示,IBM到2015 年业务增长将达到100亿美元:业务分析将增长至160亿美元,贡献IBM增长的20%。2015年云计算业务将增至70亿美元实现30亿增长;基础设施建设增长,形成“智慧的地球”也促使IBM在新兴市场的价值增长,目前超过170多个国家拥有IBM业务,其中新兴市场占到100多个国家。IBM软件集团对于IBM整体战略有着重要的作用, IBM软件团队战略目标非常明确,有三大主要目的:ECM企业内容管理、智慧商务和智慧城市。这三点更加坚定了IBM未来几年中继续前进的决心和信心。
逐鹿软件市场
在PC时代,微软是一个胜利者。比尔·盖茨的雄心是“让每一张
写字台上和每一个家庭里都有一台电脑,都使用微软公司的软件”,这个愿望几乎已经实现了。他又在努力用Net统一网络时代;在向新的目标前进中他有了一个新的挑战者,Oracle也想把自己塑造成这个新时代的霸主,要同微软纵横PC软件世界一样,独占网络软件世界;另外SUN公司的麦克尼利也来挑战微软,至少要“延缓它在因特网服务领域的前进步伐”;而不屑于口舌之争的德国软件巨人SAP公司则专注于产品研发,在公众的视线之外,它早已将《财富》五百强尽数收罗于客户名单之内;但与所有这些专注于软件行业的巨人相比,IBM仍然是庞大而无法撼动的。
计算机工业的历史几乎是美国人谱写的。看一看下面这些响亮的名头便可略知一二——微软、IBM、Oracle、SUN、惠普、英特尔,等等。计算机技术在企业界管理和自动化流程控制方面的深入广泛应用使美国企业在全球保持了强劲的竞争力。
相比之下,欧洲在近代计算机工业的发展中显得沉寂缓慢了一些。大家都熟知微软与Oracle,世界名列第一和第二的软件公司。如果要问世界第三大软件公司是谁,也许很多人都回答不出来,它就是来自德国沃尔多夫小镇的软件巨人——德国SAP软件公司。这家欧洲公司占据了金字塔顶端财富蕴含量最大的一块市场——企业应用,并且参与制订行业标准,就如同英特尔公司为计算机芯片行业制订标准、微软为个人应用系统制订标准一样。
这4家巨头公司里,每家都有一位不同凡响的大人物:微软的比尔·盖茨、Oracle的拉利·埃里森、IBM的路易斯·郭士纳以及新掌门山姆·帕尔米萨诺、还有SAP的哈索·普拉特纳。他们把握着计算机工业发展的方向,当然,如果把握不准,他们也将迅速被时代所抛弃。
计算机工业发展的速度太快了,步伐是狂乱的,骇人的。“不论你的产品多么好,你距离彻底失败总是只有18个月”,微软首席技术官纳森·迈尔沃德评述道。“对于任何企业来说,容忍对手就注定要灭亡,安居老二最后就会被淘汰。”Oracle公司总裁拉里·埃里森说。每一个业界巨头都有着“一统”天下的梦想,在竞争激烈而风险巨大的计算机世界里,谁将是最后的王者?可能性存在于SAP、微软、Oracle、IBM之间,而核心战场将是企业应用市场。
1、IBM VS 微软
随着IBM对瑞理软件公司的巨资收购行动开始,IBM公司与微软之间争夺下一代基于因特网的软件与服务的竞争也进入到白热化阶段。一是在市场规模为数十亿美元的软件市场,这场在IT巨头之间展开旷日持久的软件开发战大致分成两大阵营:微软的NET战略与Java软件;二是由IBM和其他微软的竞争对手组成。
投资银行家斯库特(Scoot Sedlacek)将这场围绕软件开发工具市场的商战比喻成“圣战”,交战双方,一方是微软公司和它的NET平台,另一方是由IBM、BEA及SUN等支持Java编程语言的公司们。斯库特说:“IBM、BEA以及其他公司不久前发现,要想在所有软件销售上占优,就必须拥有开发者用户。而问题是,现在60%到70%的开发者都在使用微软的开发工具。”
瑞理公司的软件开发工具一直受到两大阵营的青睐,而它现在已经投入IBM所在阵营的怀抱。斯库特认为IBM的收购行动“对微软是沉重一击”。因为瑞理公司的产品为众多公司的程序员用于程序的设计、开发和调试。该公司的产品适用范围广,从基于微软的产品到Java语言都能适用。而瑞理公司同时与IBM和微软保持着相当长的合作伙伴关系。
IBM声称将继续保持Rational和微软的伙伴关系。保持关系很重要,因为尽管IBM在网络软件市场和微软竞争,用户却经常有不同的软件平台需要支持。
2、Ibmvs Oracle
如果你问Oracle公司首席执行官拉里·埃里森,哪一家公司最令
他寝食难安,他的回答肯定会让你大吃一惊,答案既不是Oracle公司的宿敌微软公司,也不是数据库市场咄咄逼人的新秀西贝尔公司,而是垂涎企业软件市场冠军宝座的IBM公司。IBM公司软件开发部主管斯蒂夫·米尔斯戏谑道:“埃里森现在已经不再四处宣扬‘微软是个魔鬼’的观点,而是把矛头指向了IBM公司。”
埃里森的担忧不无道理。为了抢占年营业额500亿美元的企业软件市场,IBM公司使出浑身解数,针对Oracle公司的所有产品,分别推出了相应的数据库、企业应用以及电子商务构建软件。与此同时,两家公司的经营哲学可谓截然不同。Oracle认为“集中”才是数据管理的大势所趋,IBM式的集成只会给企业增添高额的集成和咨询费用,Oracle倾向于独自包办一体化软件解决方案,内容包括财务管理、生产管理、销售管理、后勤管理以及电子商务等一揽子企业管理所需要的所有东西。IBM公司恰恰相反,路易斯·郭士纳信奉“拿来主义”,因此IBM公司的企业软件市场战略指导思想就是将各合作伙伴公司的各种最优秀软件整合在一起(当然最大的合作伙伴是SAP公司),为企业用户量身定制。
为了全面打击Oracle,IBM制订了蓝色伙伴策略,纷纷与Oracle的竞争对手结盟,例如SAP、西贝尔、人民软件,(由于SAP、西贝尔、人民软件公司的标志都为蓝色,IBM又被人称为蓝色巨人,因此分析家把这一伙伴策略称为“蓝色诡计”。)在计划制订之后的18个月内,与IBM公司结成企业软件市场联盟的公司达59家之多。IBM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多达200家合作企业的网络。
埃里森不止一次对IBM将各公司优秀产品整合在一起的做法表示不屑,他认为IBM的“拼车方案”是“从宝马购买一台发动机,从美洲豹买一具底盘,从福特买一个风挡雨刮”,“需要使用大量的胶水并雇用一大批顾问才能将这些软件组合到一起”。“有人认为这些产品都是最好的,但我认为它们都是垃圾。如果您认为我们的战略与微软的类似,即向客户提供无缝的集成方案集,没错,我们就是要提供超过微软的产品。”埃里森进而说购买Oracle的数据库和应用软件是一种一步到位的正确选择,这就是埃里森到处宣扬的Oracle的“整车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