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变革力:铸就IBM百年传奇
8546500000037

第37章 品牌理念变革 (2)

专业分析师给予二者客观的评价。AMR研究机构的分析师斯科特·伦德斯特姆表示,Oracle和IBM在电子商务的战役中各有所长,Oracle占主流数据库领导地位,而IBM则以较完善和无私的态度来看待整套电子商务服务。

Oracle公司与IBM公司的这场“战争”无论结果如何都势必将对整个软件工业的格局造成重大影响。如果IBM公司的“伙伴策略”最终取胜的话,那就意味着SAP、西贝尔、人民软件等主要应用软件开发商的生存空间得到拓展,同时,将有更多的、无数的小公司进入因特网应用软件市场。而如果是Oracle公司笑到最后的话,那么其他企业软件开发公司将可能连“呼吸”都感到困难。在IBM公司看来,Oracle公司有个很致命的弱点:由于Oracle公司自行销售企业应用软件产品的缘故,许多代理销售Oracle公司数据库软件产品的软件开发商,同时又是Oracle公司在企业应用软件市场的竞争对手。在这方面,IBM公司占有绝对优势,因为它并不自行销售企业应用软件产品。因此,以中立方形象出现的IBM公司将争取到这些与Oracle公司亦敌亦友的公司的支持,并据此击垮Oracle公司。我们知道,应用软件开发商往往会在产品说明中建议顾客选用何种数据库产品。因此,如果多数应用软件开发商们转投IBM阵营的话,无疑将从根本上动摇Oracle公司的生存基础。

IBM通过大力发展中间件、集成服务等,已经成功地笼络住了西贝尔、SAP、人民软件等一大批Oracle的直接竞争对手。事实上,Oracle的这些竞争对手都纷纷从Oracle的9I平台转移到了IBM的DB2平台上,但IBM在服务器领域的敌手,如SUN、惠普却在向Oracle靠拢。

尽管埃里森嗤之以鼻,但从后来的情况看,IBM公司的策略应该说是卓有成效。以Oracle公司的旗舰业务数据库为例,据AMR的统计数据,Oracle公司依然是Unix数据库市场的老大,市场份额达50%左右,但在2001年前后的两个季度里,Oracle的数据库产品销售增长率开始出现下滑趋势,而IBM公司的数据库产品销售则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IBM公司的数据库产品在采用Unix操作系统的高端计算机市场的销售额增长了36%,而Oracle公司的这一数目只有6%。此外,IBM公司于2001年以10亿美元的价格成功收购了著名的数据库软件开发公司Informix,在全球Unix数据库市场,IBM所占的市场份额从18%升高到29%,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数据库开发公司,在Unix数据库市场的占有率已经达到25%。

埃里森的担忧还不仅仅是数据库产品市场,IBM公司在应用服务器软件市场的绝对优势地位更令他头疼。作为处理交易和连接数据库等后台程序的电子商务软件的基础,应用服务器平台可能对这两大巨头之间的战争的最终胜负结果起决定作用。IBM公司很早就进入了该市场,据Giga信息公司的统计,其市场占有率目前高达30%,大约是Oracle公司的3倍左右。Oracle公司首席财务总监杰弗里·亨雷略显无奈地表示:“问题是,我们还拿不出能够与之(IBM)抗衡的好产品。”

IBM公司几乎曾把个人计算机系统软件业务拱手交给了微软。由于忽视了工程师的建议,IBM错过了SAP所拥有的标准软件开发。而IBM和Oracle也有着很深的渊源。1970年,IBM公司的一位研究人员发表了第一篇关于所谓“关系型数据库”的文章,并以该理论为基础,开发出一种新的程序语言SQL。数据库在当时就已存在了,但它们是静态的,无法交互工作。例如,一家毛衣厂商或许可以查询到某一客户订购的粉红色毛衣的数量,但却查询不到所有客户总共购买了多少件粉红色毛衣。然而,IBM公司管理层未能利用这一创意,而埃里森却抓住了这个机遇。他进一步发展了关系型数据库理论,并创立了Oracle公司。

20世纪80年代末期,一股由SAP刮起的企业应用软件热潮为Oracle公司的壮大创造了条件。尽管Oracle公司本身也开发企业应用软件,但Oracle仍然被认为是一家数据库产品公司。

IBM公司则在1999年末将企业应用软件部门分拆出去,把业务重点放在数据库等基础架构技术上,并与其他许多优秀商业应用软件开发商结成战略联盟,包括销售自动化软件开发商、物流管理软件开发商等。很明显,IBM公司的“合作伙伴战略”就是冲着Oracle公司而来的。虽然人民软件等许多企业应用软件开发商所销售的数据库产品中依然是Oracle数据库软件占大头,但IBM公司的数据库产品正在慢慢赶上来。在2000年期间,搭配西贝尔公司应用软件产品出售的IBM公司数据库产品由原来的2%增加到了30%,且这一比例还在不断提高当中,而同期Oracle公司数据库产品的比例则由原来的81%下降到了60%。

更令埃里森恼火的是,IBM公司丝毫都没有停下来休息的意思。就在2001年5月,IBM宣布,其所有的因特网架构软件都将支持因特网环境,也就是说,跨平台系统间的连接将更加简单,企业转向电子商务无须抛弃原有的“老”系统。

有意思的是,这两大高科技巨头的战火甚至延伸到了马路上。IBM公司在硅谷Oracle公司总部附近租了一块广告牌,上书“您正在寻找会思考的软件吗?请稍候几天!” Oracle公司自然不甘示弱,马上也在旁边树了一块广告牌,上面写着“对了,就是Oracle。”

Oracle一向是无所畏惧的,它不是一个喜欢割地求和的绅士。“我们不担心与IBM硬碰硬, ”Oracle数据库市场推广高级总监鲍伯·施普表示,“不论IBM的银行账户里有多少钱。 ”

3、IBM VS SAP

离开IBM,自己创业,同时又在IBM电脑上编写出标准化的管理软件,进而推广给全世界的IBM用户,这是贯穿于SAP发展道路的一条主线。在IBM大型主机风行时代,软件与主机是“焊接”在一起的,每次为企业的编程开发都是一次庞大的重复劳动。SAP的创始人哈索·普拉特纳和迪特马·荷普曾经都是IBM德国开发实验室的编程员,他们建议IBM为大企业项目编写现成的软件供企业自由选用,但IBM拒绝了这项建议而执意采用定制软件。以硅谷为骄傲的美国IT业界认为,历史的发展有着极大的讽刺意味,标准化软件的构想就是在IBM里诞生,却没有受到IBM的重视,最后被以保守著称的德国人后来居上。

IBM于SAP公司成立22年后,决定向他们在德国曼海姆分公司的前IBM员工订购R 3系统,在世人的眼中,这无疑是SAP胜利的象征。1994年11月,小镇沃尔多夫传来了令人感到震惊的消息,SAP在此宣布:他们与自己的老东家IBM签订了自SAP成立以来最大订单,SAP将为IBM公司各个分公司安装R 3系统。

2001年6月,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举行的SAP蓝宝石大会(Sapphire)上,SAP和IBM共同宣布:两家公司将加强它们长期以来的全球战略联盟,展开最全面的合作,以满足客户对SAP集成化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的需求。SAP已经将IBM作为其全球托管合作伙伴之一,因此IBM的全球服务部门将把它的应用管理服务扩展到为SAP客户提供的服务中,从而帮助客户更加充分地利用MySAP.COM电子商务应用。SAP的一家子公司——SAP Markets公司将购买IBM的Web Sphere,将其用于项目和开发,从而帮助企业改善他们与客户和合作伙伴的协作关系,缩短产品的上市时间,并借助因特网提高供应链的工作效率。

在主机时代,IBM公司曾经在企业软件业中居领先地位,但是,今天它不属于提供企业软件的领先公司之列。恰恰相反,IBM公司的服务性业务迅速增长,成为各家公司在应用企业软件时求助的最大公司之一。因此,IBM公司现在把眼光放在诸如埃森哲咨询公司和EDS公司之类的公司身上,而不是放在SAP公司和人民软件公司身上。据IDC2000年“与IT相关的咨询服务”排名中,IBM全球服务部以330亿美元雄居榜首,EDS和埃森哲这些老牌的咨询公司只能望其项背(注:此统计数字与纯粹的管理咨询服务算法有别)。IBM刻意将自己转变为集成服务提供商,在企业应用软件开发领域全身而退,并且他们面对共同的敌人,因此IBM与SAP才有可能成为这样紧密的盟友。

谱写中间件传奇

IBM是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服务提供商。在2011年第四个季度由于软件需求上升,而导致盈利率超过4.4%,其预测2012年的收入将超过分析师的预期。IBM在这个领域是毫无疑问的领头羊,领先的优势非常大,没有让投资者失望。

而如今IBM中间件业务已经成为整个IBM公司最富活力和增长潜力的部分,不得不让人感到IBM的中间件是当之无愧的巨人。

主打四大品牌中间件

以前说软件主要是指操作系统和应用系统软件,而随着因特网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产生了一个新的领域——中间件,IBM的定位就是要做电子商务的中间件。IBM所说的中间件,就是指提供集成化的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包括Web Sphere、DB2、Tivoli和莲花等四大著名品牌。它们在电子商务集成和基础设施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可以帮助用户以较低的成本集成、运行、管理各种电子商务系统和应用。

具体而言,IBM的Web Sphere是集成了网站发布、网上协作、供应链管理、用户自助服务的后端解决方案。它能够帮助企业在各类平台上建立和运行电子商务应用,并实现底层系统的自动化和集成,从而保证了企业内外所有应用的无缝连接。

IBM以DB2通用数据库为核心的数据管理解决方案集数据管理、商业智能、内容管理等功能于一身。其中,商业智能解决方案能对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为企业的决策提炼有效信息;而内容管理解决方案则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对非结构化的数据访问、管理、分析和共享。

莲花软件是工作流程协作软件。它可以帮助用户利用整个企业(包括供应商、客户、合作伙伴和企业员工)的所有知识。而Tivoli则是跨平台管理软件,提供了跨越主机系统、客户机服务器系统、工作组应用、企业网络、因特网服务器的端到端解决方案。Tivoli软件能够有效管理企业的各种关键系统、应用、网络和因特网资源。

IBM软件的用户完全能够以适合自身发展的速度来扩建其电子商务应用基础架构,并根据他们的需要进行调整或扩充。同时,由于IBM软件能与大多数软件平台集成,还可以帮助企业建立支持门户、语音、无线等各种应用的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目前IBM软件部主打的是四大品牌,随着未来的发展和客户的需求,也许IBM会有五大、六大品牌,这完全要由客户的需求而定。

主攻基础构架中间件一般而言,软件市场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应用解决方案、应用开发与部署软件、系统基础架构软件。而根据IDC的预测,今后5年应用解决方案软件的增速最快,但IBM并没有通吃,而是将自己定位在系统基础架构软件领域,通过合作伙伴为客户提供应用解决方案。同时,IBM在基础架构软件方面不断增强,而将非核心竞争力的部分放弃。早在2002年,IBM就已经卖掉了其电信计费软件,而在存储管理、企业流程管理等领域收购了一系列的公司,如CrossWorlds、Metamerge、Trellisoft、Access 360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