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创新与发展
8603500000125

第125章 教海无涯舟楫安在(2)

而当教师所设定的教学计划、所运用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接受能力出现距离时,即使使用的多媒体教学技术再先进,PPT课件做得再好,学生也难于理解接受其所授的知识,倘若学生连知识都接受不了,对知识应用和创新的能力便无从谈起。教师从事的职业是一种专业,作为专业就需要不断地自我更新。教师要在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否定过去教学经验的过程中,实现教学艺术的磨炼与提高。没有这种人生的冲动与生命的激情,教师教学艺术的形成就会缺乏动力。其中,最重要的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更新教育观念,了解最新的知识信息,同时娴熟地掌握和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并将育人延伸到课堂之外。如此,才能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和教育教学艺术,成为符合现代化教学要求的教师。因此,对教师来说,每堂课都应该努力将其雕琢成一处人文景观。

教师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熟练传授课本知识,而在于用情感激发情感,用智慧点燃智慧,用人格造就人格,这也是一切创新的基础。所以,教学艺术绝非一种简单的教学技能。高超的教学艺术来源于教师的基本素养、刻苦的磨炼和不懈的追求,它是教师综合素质的全面体现。因此,我们不能仅重视训练自己的教学技能,只有德、识、才、学……各个方面都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艺术功力方能尽显。

三、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的作用

教师的多媒体课件可以成为一座为带领学生走向知识而建造的、美观而极富脚感的桥梁。同时,多媒体课件也可以成为一条阻碍学生顺畅通往知识殿堂的鸿沟。

(一)多媒体教学之必然性

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的讲解和板书为主,保持了从语言到语言、从文字到文字的纯洁性。以中文类教学为例,如果说,“引人入胜”是过去倾听和阅读所推崇的审美境界,那么,现在使用频率极高的“吸引眼球”则是视觉欣赏的审美目标。为此,人们把今天称为“识图时代”是有道理的。而文化接受趋向的这种转变与现实特有的时代情景密切相关。

今天的大学生,从小学开始,读书就是做习题,很少有时间阅读课外书,也许拿起一册漫画,他们能一目四图,整体把握,视觉图形辨识力较强。可一到翻开书本,就只能一个字一个字地数下去,半天也看不了几页。因为他们没有养成随着文字在抽象和具象之间快速往返的能力,读书成了一件费力的活,这对于凡事习惯于省力的年轻人,就特别难于静下心来阅读大段文字,细品其中的精华。他们更喜欢从图片的生动直观中获得快捷的刺激性较强的信息,来迅速满足精神需求和心灵慰藉。“识图”就是这种快餐文化的典型体现,它满足了现实社会需求心理。而多媒体的出现则为识图的快餐文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尤其在课堂教学中,使用“运动信息+感官信息+视觉理性客观化信息”的方式授课,其独特优势越来越显示出它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如果现代教学还是沿袭着单一的“黑板粉笔”素面朝天的传统教学方式,不但与现实环境格格不入,而且容易引起现代学生的视觉疲劳,而在听课时心有旁骛。由此,就带来多媒体教学之利。

(二)多媒体教学之利

作为一种新的授课辅助手段,多媒体教学所附着的信息量是有限的纸和笔所不能比拟的。它提供的知识给养和文化产品非常丰富,有如品种齐全的自助餐,任凭需要者随意挑选。对于学生,它以特有的声、像、字、画组合,提供直观的视听效果,同时调动年轻人的多方面感受能力,使他们感悟、领会、欣赏等思维活动在瞬间进入境界、走向高潮。它可以展示物体的三维立体图像,演示物体切割、旋转、移动、组合等各种动态过程;可以提供逼真的场景、情景,案例、行为等动态画面,将学生带入虚拟或真实再现的情境之中,使之获得真切的感受和准确的认识。学生从多媒体技术赋予的展示中,既可以汲取丰富的知识,又能够打开眼界,广开思路,获得方法和技能的启示及教益。

而且,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不仅仅以其声、像、字、画等多方面的刺激激发学生的感官兴奋。它还能够发挥多种功能,如:通过链接延伸拓展知识,在时间和空间上也为教师备课、授课提供极大的便利,使课堂教学,纵可贯古今,横可联天下,高效率、高质量地展示知识要点和信息覆盖面。同时,教师知识讲授的深度和广度也会随之产生质的飞跃。以中文教学为例,文学的审美方式、审美范畴、审美传统在链接中能够得到清晰、快捷、突出的显现。同时,链接还能够作比较分析,就某一方面的问题层层深入探讨,可以把归纳概述网状地展开,伸展自由,灵活变换,使得教学活动涵蕴丰富。所以,如果说多媒体的音像配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的话,那么,多媒体的链接展示则有利于训练学生的理性思维。

所以,正确使用多媒体技术对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分析能力,和艺术感受力无疑是大有裨益的。它介入教学活动的功效是单凭口授、粉笔和黑板表达所难于比拟的,可以说,一份好课件就是一座为带领学生走向知识而建造的桥梁。不过,凡事利弊总是相伴相随的,多媒体课件教学虽极富其利,使用中却也饱含着不可忽视之弊。

(三)多媒体教学之弊

课件是教师通过电脑将文本、图形、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进行综合处理制作而成,用于课堂的教学软件。多媒体课件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手段相对单一的局面,图像和声音效果的加入,使很多教学内容更加直观,也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感染力。然而,对课件的滥用和误用,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将课件引入课堂的教学初衷,反而使教学质量大打折扣。反观现状,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大体存在三种类型的问题:

(1)制作使用质次量大的应景性课件。

对于一部分教师而言(尤其是中年以上文科教师),受限于制作课件的技术水平,他们只能基于切合硬性指标需要,凑点名曰课件的纲纲条条类PPT应景,但糟糕的课件却使得他们原来十分生动的授课受到影响。因为,亦步亦趋屏幕上显示的纲纲条条,完全改变了他们原来收放自如的授课风格。而且,这种将PPT布局和排版程式化的做法会导致细节和思考的丧失。

而对更大部分没有应用技术问题的教师来说,由于制作一份上乘的课件需要花费不可估量的备课时间和精力,而课件做得好坏却对教师个人短期的实际效用并不明显。尤其是教学阅历相对较浅而又承担较大课时量的年轻教师,当他们在教学付出与收益的现实情景中作自我叩问,是选择“粗劣制作”或是“优质制作”教学课件时,其两难程度相信不会逊于哈姆雷特当年所面临的生命抉择。毕竟“衣食足才能知荣辱,仓廪实才能知礼节”,他们最终选择了制作和使用不费劲的劣等课件时,还是有让人原宥的生存背景。而且,理论上照本、照屏“宣”是能够较大地减轻授课时的脑力和体力消耗。于是,不编写详稿,从教材上拷下些内容,做些粗糙而又没有实质意义的所谓课件。将教师备课中“我思维故我存在”的复杂脑力劳动,转化成了“我敏捷故我存在”的操作性简单劳动。如此做法,既填上了评价要求的空缺,而且在脑力和技术劳务成本较低的基础上,最起码还有实实在在的降低讲课体能的收益。

(2)过于依赖随教材附购的教学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