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创新与发展
8603500000127

第127章 论辩结合互动活跃

“创新办学特色,提升教育质量”分论坛的全新尝试

黄家骅王丽萍

11月11日,福建省社会科学界2011年学术年会教育分论坛在福建教育学院隆重举行,福建省社科联副主席谢孝荣和福建教育学院院长赵素文先后在开幕式上致辞,福建省教育厅基教处李天奇处长出席开幕式。福建省社科联专门组织了各学会的专家观摩团,连同福建省中小学校长和教师代表、福建教育学院教职工等300多人参加了论坛。论坛从内容选择到形式设计都富有新意,给与会者以别开生面的感觉。

一、主题选择--紧扣当下,着眼未来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推动实施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本届分论坛以“创新办学特色,提升教育质量”为主题,并设立了“教育家型教师的成长之路”和“办孩子们喜欢的学校”两个分主题。

当下基础教育应该努力顺应世界潮流,体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为人民群众所满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全社会的共识,但“人民”的最重要组成是谁?不是家长,不是教育局长,也不是校长和教师,而是正在接受教育的“孩子们”!“以生为本”是我们教育的出发点,“办孩子们喜欢的学校”这一分主题正是紧扣当下对基础教育的呼唤,对于基础教育而言不啻是一场及时雨。

福建省有308070名中小学专任教师,绝大多数都热爱教育并终身从事教育,但“懂得教育”者寥寥,能称得上教育家型的教师更是凤毛麟角。时代强烈呼唤教育家型的教师,一个教育家型教师群起的时代即将到来。“教育家型教师的成长之路”这一分主题则着眼这一未来,率先在福建省引领这一问题的讨论。相信本届论坛的召开将有力推动福建省继续实施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造就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和引领作用的名师、名校长,乃至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教育家。

二、形式新颖--高潮迭起,精彩纷呈

在以往多次举办校长论坛的基础上,福建教育学院的院领导对论坛的形式进行大胆改版,力求使论辩结合,全员互动,台上台下融为一体。本届分论坛论坛分三个单元进行:

“主题演讲”引领与会者思考。任勇、唐江澎两位主讲专家围绕论坛主题分别作《“十个走向”助你“成型”》、《走向专业化生活》的精彩演讲,演讲时间虽然只各有15分钟,但他们的演讲直击题意,立意高远,纵论高深,幽默风趣,使台下观众为之折服振奋,并引发了深刻的思考。

“教育沙龙”激发全员兴趣。“教育家型的教师成长之路”以沙龙式展开讨论。由黄家骅教授主持,任勇、唐江澎和方颖三位论坛专家领衔引导,高谈阔论。他们共同探讨教育家型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教师应该如何走向教育家、教育家型教师成长需要什么样的外部条件等问题。由福建教育学院培训教师和中小学教师代表组成的16位现场嘉宾团坐在主席台的两侧,共同参与了沙龙式活动。领衔专家观点新颖,妙语连珠,或儒雅、或朴实、或幽默、或亲和的人格魅力,或严谨、或轻松、或通俗、或简洁的演讲风格,时不时引来观众自发的掌声;现场嘉宾团则对领衔专家的观点或赞成、或反对、或提问、或点评,助推专家讨论的深入;期间还恰到好处地引入了视频等媒体元素,插播了预先制作好的电影串烧和采访录像,让与会者或大笑、或感动、或思考,奉献了一场视听盛宴。

“梦山对话”引爆辩论激情。“办孩子们喜欢的学校”单元以辩论对话式展开,唐江澎、赖东升、王元华、陈铭等四位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办学条件的名校长充分展示自己的独特观点和办学理念,引起台下观众的强烈兴趣。随后在黄家骅副院长的主持下他们与学生、与会者展开对话。在这里,学生畅谈他们心目中的理想学校,校长们当场给予回应;在这里,台下观众针对不同校长的观点进行提问,校长们灵活机智地答疑解惑;在这里,校长们之间大胆质疑、相互提问、舌战群儒;在这里,省社科联观摩团成员和现场嘉宾也积极参与互动交流,为“办孩子们喜欢的学校”献智献策,论坛学术交流气氛活跃热烈。省社科联观摩团成员反映,“这是近几年观摩的最有特色的论坛。”

三、领导重视--精心指导,观摩助阵

省社科联领导对于2011年学术年会的举办给予高度重视。今年的6月29日省社科联召开专门的工作会议,谢孝荣副主席和学会部李道兴主任在会上作了严密的部署和精心的指导,为各分论坛的顺利举办奠定了扎实的基础。11月初社科联领导又组织观摩团前来观摩指导,旨在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把学术年会的各类论坛办得更活跃,更有成效,努力打造福建省社科界一流水平的学术平台,为繁荣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积极贡献。

《福建日报》、《中国教师报》和福建省教育电视台的记者高度关注并全程参与本届分论坛,给予了及时的报导,使得广大电视观众也能了解到本次分论坛的重大价值。

(作者单位:福建省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