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创新与发展
8603500000033

第33章 “海峡西岸经济区特色发展与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分论坛综述(2)

福建如何走出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郑庆昌、张丽萍等提出,要从3个方面加快海西建设拓展福建发展空间:一是拓展海西“东出”的空间,使海西区逐步向海峡经济区拓展;二是着力拓展海西“西进”空间,推动区域经济耦合发展;三是实施大开放战略,拓展国际空间,发挥海西效应,进一步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大开放格局。要以“三群”联动提升福建发展综合实力:一是做好“海”的文章,打造面向世界、服务周边及中西部地区的现代化港口群;二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促进产业群发展;三是壮大城市群,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建设是海西建设的一大特色所在。专家们认为,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开发开放事关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局,要以规划实施为契机,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魄力、更实的举措,加快推进平潭综合实验区开发建设,为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发挥更大作用。中央已批准平潭综合实验区的总体规划,东南竞争力研究院院长王开明研究员认为这对平潭发展是一个里程碑,平潭综合实验区构建:要把握三大关键。一是创新体制机制,把平潭打造成为机制先进、政策开放、文化包容、经济多元的现代化、国际化的综合实验区。他主张,立足两岸最终将实现统一,在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上,可以考虑规划高铁进岛。二是解放思想至关重要。要正视与兄弟省份的思想差距,坚持特色发展和跨越发展,把握机会才能加快发展。三是要加快人力资源的建设,提高平潭岛居民素质。既要提高县域人口素质,同时要引进外来人口。在教育方面,他建议高校在平潭办分校,为提高人口素质作出贡献。对此,福建省公务员局流动调配处处长康文杰博士、黄泽英副主任认为支持平潭综合实验区先行先试两岸人才交流合作,要突出区位优势,实行先行先试特殊政策;搭建载体平台,深化人才交流合作;服务产业发展,引进创业创新人才;支持合作办学,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人才机构对接;提供优质服务,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融入海西,更紧密、更有效地服务海西发展,是福建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重要责任。郑庆昌教授建议,社科界等要加强理论与决策研究,不断创新完善有福建特色的科学发展理念、发展战略、发展模式,围绕海西发展的重大问题开展具有针对性、战略性、前瞻性的研究,努力为破解制约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突出矛盾、深层问题、两难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咨询服务,更有效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为福建的科学发展与跨越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三)海陆联动着力推进海洋经济试点省建设

陈清福主任提出,福建的海洋面积比大陆面积还要大,福建省努力寻找福建的另外一半。郑庆昌教授认为,“福建的大战略,一个是海的战略;一个就是形成东出西进的战略,形成中部地区面向更广阔的亚太地区的出海口和综合枢纽。”福建省海洋渔业厅党组书记刘修德指出,国家已把发展海洋经济跟开发海港作为“十二五”发展的一个重点。海峡、海湾、海岛是福建海洋发展的资源和空间所在,也是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十二五”福建一要突出特色,明确地位。立足海峡、海湾、海岛这三个特色,推进两岸海洋经济的合作与特色。一是突出海峡,以海峡为纽带,通过厦门特区、平潭综合实验区和台商投资区为依托,来建立两岸海洋开发的合作基地;突出海湾,以重要海湾为依托,建成全国重要海洋开发与研究基地;突出海岛,加强海岛开发与保护,以海岛实施为契机,来推进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二是发挥优势,优化布局。建立形成一带一体两核六湾十岛发展布局。一带--即打造海峡蓝色产业带(建设港口群、城市群、产业群三群联动)。两核--即着力构建福州、厦漳泉两大都市圈海洋经济核心区。六湾--即坚持优势集聚、合理布局,推动形成环三都澳、闽江口、湄洲湾、泉州湾、厦门湾、东山湾等各具特色六大主题海湾。十岛--即突出主题、特色,着力提升建设平潭综合实验岛、东山国际生态旅游岛、湄洲妈祖文化岛、南日碳汇渔业岛、琅岐都市休闲岛、大嶝会展旅游岛,浒茂湿地旅游岛、三都高端商务旅游岛、西洋海洋生态渔业岛、大嵛山生态旅游岛。山东《商周刊》记者宋鑫陶认为,发展海洋经济,将会是未来海西区实现跨越发展的拐点之役。郑庆昌教授在其承担的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重大项目(部省合作)“基于国家区域战略部署的海西特色发展研究”的课题阶段成果中认为,“海”的先行将是新形势下海西综合优势发挥的制高点。他提出,要以“海”的先行促进海西先行,大念新“山海经”,即从80年代初主要以发展大农业为背景的“山海经”转向现今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为背景的新“山海经”。以建立国际航运中心为目标的台湾海峡港口群整合,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通道、物流、临港产业、腹地和城市产生联动的与系统性发展。由海及陆,海陆互动,带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促进海峡经济区的构建。

(四)城乡协调推进中实现城市特色发展

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预言,中国的城市化和以美国为首的新技术革命将是影响21世纪人类进程的两大关键性因素。同城化议题得到了本次论坛参会专家的极大关注。

黄家骅教授认为,同城化,有3个不同层次。城镇化层次的同城化是县域内城乡空间的统筹协调;城市化层次的同城化,一般是设区市内部区县空间统筹协调;都市化层次的同城化是指区域内城市内部的空间统筹协调。所以他把同城化分为3个级别,县域同城化、市域同城化、区域同城化。他主张,应该针对不同层次的同城化实行相应的政策措施。促进同城化健康发展,首先必须解决基础设施问题,即实现省级连接便捷高效,区级连接包容高端和层级交通、物流、人流、商流的融会贯通。他认为,以厦门和福州为核心的的两大都市区建设任重道远。厦门市政协经济城建委员会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处长关琰珠博士、陈心田主任认为,在厦漳泉环保同城化建设上,城市之间环境信息资源应该共享,环保产业发展可以竞争,环境安全防控体系可以共建,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格局,使厦漳泉建立起一整套相互合作又互相制衡的体制机制,使区域内各城市在安排生产力布局、调整产业结构时,既充分考虑本地的环境承载能力,更考虑区域的环境承载能力,避免以邻为壑。其他一些专家学者认为,对于厦漳泉同城化问题,要进一步发挥厦门经济特区龙头带动作用和泉州创业型城市的支撑带动作用,增强漳州的辐射带动能力,加快厦漳泉城市联盟进程和同城化步伐,实现组团式发展,充分发挥厦漳泉大都市区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乃至在我国东南沿海的辐射带动作用,构建祖国大陆对台交往合作的平台和门户。

如何实现一座城市个性化、特色化、差异化的发展,避免城市同质化的竞争。黄家骅教授认为,城市特色至关重要。杭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国平兼职教授慎重判断,今天中国的困难是在农村,但是危险在城市,面对当前诸多的城市病,最让人担心的就是千城一面,我们正面临城市特色危机。一座没有特色的城市,是平庸的城市,是没有灵魂的城市,也是没有吸引力的城市、竞争力的城市、生命力的城市。他认为,城市特色具有导向性、系统性、基础性、渗透性、传承性、稀缺性六个方面的基本特征。城市特色是城市参与全球化的资本,推进城市化的坐标,是支撑城市生存、竞争和发展的根基,是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杀手锏。他主张,城市要以品质评高低,以特色论输赢,面对全球化,走向现代化,每个城市都必须找准自己城市的特色,保护自己的城市特色,创造自己的城市特色,走差异化、独特性的发展之路。

(五)创新驱动引领海西特色发展

郑庆昌教授认为,创新驱动是增强福建发展动力、活力的根本所在。实现更大空间、更加集约的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消除和缓解制约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瓶颈因素,破解发展的两难问题,实现双重任务,在更高起点上推动福建发展和海西建设的根本动力在于创新。要着重建设好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实施好一批科技重大专项,推进主导产业、传统优势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重点跨越。省社科院潘叔明研究员提醒创新驱动要关注三个问题:一是思想方法,这是决定创新最根本的一个问题。中国不是没有科学知识,而是缺乏科学精神内涵的科学知识,所以很难在原创上占到优势,我们有创新,但是很多创新都不属于原创的创新。因此,创新驱动首先要注重科学精神。二是发展方式的转变,原来的发展方式已经不适合中国的继续发展、科学发展,需要进行发展方式的转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生产要素。要从以往依靠廉价土地和劳动力的优势转向新的两个依靠,即科技和人才。三是关于资本的问题。任何创新都需要资本的保证,要保证创新驱动的成功,应该要注意我们中国资本的走向。对此,省科技厅科技成果处处长郑孝国博士认为,当下科技投资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引导政策跟不上或不可兑现;二是投资管理者对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把脉不准;三是投资者急功近利;四是被投资者有追逐利益的不良心态;五是对科技投资是股权买卖的错误理解。他建议,发展海西的科技投资业:一是要把战略眼光放到区域的高新技术产业,把政府的财政投入作为引导,有效引导企业的投入;二是政策设计上要能够可操作,财政支持的杠杆政策也要能够操作;三是要建立容忍失败的技术创新环境,包括财政引导的投资,也要允许和宽容失败;四是要通过政策引导建立企业诚信价值体系。在金融资本支持区域发展问题上,三明银监分局陈怡局长,以沙县为例,分享提出了破解农村金融七个难题的经验:第一,把所有沙县农民全部建立经济档案,通过经济档案进行经济分类,分类完进行评级,评级完进行受限,来解决最大的问题,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第二,通过转账电话,银行与农村的小卖部、小卖店以及食杂店合作,完善农村最基础的存款、取款、转账、缴费等最基础的农村金融服务,解决行政村金融服务是空白的问题。第三,让农村金融机构充分竞争,解决乡镇的农村金融机构不足的问题。第四,通过提升信誉,解决沙县经济发展对金融的需求大却投入总量不足的问题。第五,盘活农民手上的资源,让其能够充分发挥作用,解决农民贷款抵押难的问题。第六,通过建立组织专业担保公司和组织担保基金,解决农民担保难的问题。第七,通过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来减少金融的风险。通过上述七个方面构建了沙县农村金融服务区,以实现八个全覆盖,即农户的经济档案全覆盖、农户的评级全覆盖、农户的有效需求全覆盖、农户的担保基金全覆盖、农户的基础性金融服务全覆盖,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网点在乡镇全覆盖、农业银行的自助金融基金全覆盖。

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伍长南研究员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福建如何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一是以转变发展思路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二是强化产业梳理,引导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三是强化分类引导,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四是强化自主创新引导产业转型;五是强化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建设。省发改委综合处处长叶飞文博士认为,要把推进创意产业发展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选择。

(执笔人:张丽萍、郭海婷、张协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