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千古大变局
8635500000040

第40章 慈禧:悲剧时代的悲剧人物 (6)

醇亲王乃道光第七子,咸丰帝弟弟,其妻子更是慈禧亲妹,正因为这种关系,慈禧才选择了醇亲王之子载湉。就亲情而言,载湉既是她的外甥,也是她的侄子,长期沉浸在失子之痛中的慈禧,也就将新立的小皇帝光绪视为亲生儿子,尽心尽力地呵护培养。她曾回忆道:“皇帝抱入宫时,才四岁,气体不充实,脐间常流湿不干,我每日亲与涂拭,昼间常卧我寝榻上,看着天气寒暖,亲自为他加减衣衿,节其饮食。皇帝自在醇王府时即胆怯,怕听到大声特别是雷声,每有打雷下雨,我都把他搂在怀里,寸步不离。皇帝三五岁后,我每日亲书方纸,教皇帝识字,口授读《四书》、《诗经》,我爱怜唯恐不至……”

作为一国之主的慈禧,像一个慈母似的为光绪做着这一切,也确实难为了她。只是意想不到的是,她的这番苦心结果付诸东流,悲剧再次重演,不仅没有换来亲情与报答,两人最终反目为仇。

关键的原因,还是慈禧身上那无可更移、无时不在的威严。举行登基大典之后,四岁的光绪跟随两宫皇后接见醇亲王奕譞。离开亲生父母与家庭的光绪一见父亲醇亲王,当即跪下哭道:“阿玛,咱们回家。”慈禧见状,自然不会像那些普通女人一样婆婆妈妈地劝啊哄的,便以其惯有的方式一声怒吼:“皇帝,成何体统!”光绪吓得惊惶失措,哇哇大哭。等到奕譞退出宫时,光绪又大哭大叫着追赶不已,慈禧赶紧叫当值的太监一把将他按住。光绪对着醇亲王奕譞离去的方向,拼命挣扎着放声哭嚎:“阿玛呀,我的阿玛呀……”

登基当天的这一场景似乎定下了光绪此后三十多年皇帝生涯的基调,陌生、孤独、恐惧、遗弃、冷落等多重情愫严重影响了他正常的生长与发育。对慈禧,他更是有着一种撕扯的两难复杂心理,慈禧是他的伯妈兼姨妈,并且扶立他当了皇帝,又视他为亲生儿子,可谓有大恩于他。可光绪因长期笼罩在慈禧的权威与恐惧之下,心头难以对她生出爱意。有恩不报不说,反而涌出冷漠与厌恶之情,这于从小受着传统教育的光绪而言,内心深处也就长期藏有一种无法自拔的负罪与内疚。其实,他更多的还是思念自己的亲生父母,他格外想念父亲醇亲王,特别喜欢吃母亲带给他的零食。而慈禧却残忍地将这种亲情斩断,希望能够全部转移到她的身上。自光绪进宫后,慈禧就立下了断亲情、立威严、传孝道等三条规则,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西太后待皇上无不疾言厉色,少年时每日呵斥之声不断,稍不如意,常加鞭挞,或罚令长跪……”

光绪无从抗拒这种强加的亲情,无法逃避慈禧的无上权威与严密控制,表面虽然“见西太后如对狮虎,战战兢兢”,暗中则施以消极对抗的方式。也不知是从什么时候起,光绪与慈禧,就这样在一种相互消耗折磨的关系中,彼此成为对方无法征服的敌手,难以解脱的噩梦。

慈禧为满足权欲长期垂帘听政,一再推迟为光绪选后,后又强行将他不甚喜欢的桂祥之女叶赫那拉氏立为皇后,大婚后迫不得已撤帘还政,还是紧紧抓住大权不放,将光绪亲政后对朝政的最终裁决合法化、制度化。

光绪一直隐忍着,却又无从反抗,戊戌变法是其长期积怨与愤怒的总爆发。他曾明确通过庆亲王奕劻转告慈禧说:“太后若仍不给我事权,我愿退让此位,不甘作亡国之君。”慈禧闻言大怒:“他不愿坐此位,我早已不愿他坐之。”此时的光绪,仍没有看清慈禧的内心与本质,对她抱有一种幻想。

双方的怨恨由暗到明,由里到表,无法缓和之时,不得不付之一场殊死对决。光绪自然不是慈禧对手,只能再次成为刀俎下的“鱼肉”,任凭慈禧宰割。

他被慈禧囚禁在瀛台,后又挟持着仓皇外逃,两宫回銮后,慈禧接过光绪戊戌变法时曾经被她否定的改革大旗,一变而为积极推行新政的开明者。本该“大出风头”的光绪,这时却躲在了幕后,似乎完全被慈禧击败,显得默默无闻,陷入深度忧郁之中,对什么也不感兴趣了。外界难见光绪皇宫生活,难窥真实心态,就是周围那些监视他的太监,恐怕也无法明了他的一些真实想法。

其实光绪并未死心,于暗中依然作着较量,他所凭恃的就是年轻,是未来,他在积蓄,在等待。据美国传教士何德兰所著《慈禧与光绪》一书所叙,光绪曾向一位他认为不会出卖他的人倾吐肺腑之言说:“我没权,没伴,就连内监也像是不把我当回事似的。这宫里最下等的人哪一个不比我强?可总有算账的那一天。太后也不能总活着,我一旦再坐上龙椅,会让那些叫我这样的人也受受我那份罪。”

与此同时,我们从一份光绪三十三年、三十四年的内务府“进呈书籍档”中发现,光绪帝在这段时间索要了一百多种关于西方政治史与日本新政、宪法制度方面的书籍。这也说明他并没有呆着闲着,而是大量阅读、思考,心存希望地积极准备着,为日后的君主立宪进行充分的积累与准备。一旦慈禧亡故,他就准备放手大干,将自己的治国理想付诸实践。可见光绪经过戊戌变法失败的沉重打击,也多少懂得一点韬光养晦之道了。

然而,一部中国近代史,总是让我们丧气扼腕,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七十三岁高龄的慈禧卧病在床,数日不起。那些曾经得罪过光绪,担心慈禧死后遭到报复的小人开始在她耳边进谗,说光绪帝闻知太后病重,喜形于色。慈禧一听,自然大怒不已:“我不能先尔死!”于是,光绪帝也就真的死在了慈禧前面,比她早死不到二十小时。

皇帝与太后,一对亲密的生死冤家不到一天时间先后辞世,实在是太不正常了,给人们留下了足够的想象空间。于是,关于光绪之死,也就出现了多种说法:一说为袁世凯投毒,因为戊戌维新的出卖使得光绪帝对他咬牙切齿,他担心光绪重登龙椅后性命难保,便买通宫人下了毒手;另一说法,认为是慈禧暗中谋害;第三种说法,光绪乃病重自然死亡。2008年11月2日,由大陆清史研究专家组成的“清光绪死因”专项研究课题组以法医学检测手法,经过五年的探寻研究之后,正式宣布光绪死于急性砒霜中毒。一段长达百年的光绪死因之谜似乎就此破解,然而,到底是谁施以毒手?真凶仍笼罩着神秘的云雾难以廓清。除袁世凯、慈禧外,还有人认为是李莲英。综合前因后果及各种证据,我们更倾向于将光绪的死因归结于慈禧的操纵与谋害。以她的个性、手腕、心计而言,绝对不愿留下曾遭自己软禁、挟持、迫害,与她誓不两立的光绪皇帝继续活在世上否定她的一切。

光绪帝过早辞世,对中国未来的发展走向影响至深。费正清、赖肖尔在《中国:传统与变革》一书中写道:“三十七岁的光绪帝的神秘之死使得中国丧失了向君主立宪过渡的最好机会,君权也落入了那些无知而自负的满族亲王之手。”如果光绪健在,君主立宪如日本那样获得成功,此后的日子,必是和平多于战乱,建设压倒破坏,民主多于专制……最起码今日的法制民主建设,不至于仍处于启蒙阶段。

慈禧弥留之际,念念不忘的仍是手中大权,她抓住最后一线光阴,赶紧策立新皇。上帝决定她的生死,她要决定别人的命运,甚至是大清帝国的命运。她对皇位继承人的安排与设计,与三十四年前立嗣光绪时如出一辙,选亲而不是择优,从叶赫那拉家族与爱新觉罗的关系出发,局限在两姓的交叉点上,选中了光绪帝兄弟载沣不足三岁的儿子溥仪。

颇有意味的是,慈禧留下的遗命,其中一条却是“以后勿再使妇女预闻国政,此与本朝家法有违”。“与家法有违”当属堂皇之语,就慈禧的内心与本意而言,她是否感到女人主政于国于己都是一场悲剧,才于死前反省,流露真情,特意立此遗命?不然的话,这不是对她一生的彻底否定吗?作为一名特别要强不肯认输的女人,她会这样做吗?

慈禧一死,清末的政治权威不复存在,互相牵制的各派力量顿时失去平衡,积郁已久的各种矛盾在权力真空中全部爆发,清廷内部百病丛生,地方与中央的离心力加大,国内立宪派积极推行政治改革,海外革命党人加快武装推翻满清朝廷的步伐……

其实,慈禧以其相当敏锐的“嗅觉”,早已感知到在风雨飘摇中苦苦挣扎的清廷危险来自何方。1907年,当端方由湖北巡抚调任直隶总督入京晋见时,她就不无忧虑地对他说道:“造就人才的是湖北,我所虑的也在湖北。”

如若慈禧晚死,满清朝廷极有可能要多延续一些时日。

作为一名女人,封建末世的实际统治者,平心而论,慈禧也有许多“出彩”的地方,留下了不少亮点。

比如发动辛酉政变后,她就没有扩大打击面,仅仅处死三人,处分十六人,共计十九人而已,表现出一个政治家的风度与胸怀;她“用人公平”,排除阻挠,重用汉族大臣,其力度之大,超过以往任何一任满清皇帝;她支持重用左宗棠,平定西北,收复新疆;她昭雪冤狱,不惜处分一百多名朝廷官员,为一普通民女小白菜平反;她尽可能地争取女性权益,强调女子的独立精神,认为女人应该有自己的生活与精神空间,女子应该读书识字,清末新政时鼓励开办女子学校,1906年下令禁止缠足;没有慈禧支持,早期洋务运动便不可能兴起,为减轻阻力,她杀鸡给猴看,有意打击顽固保守势力的代表人物,当时有名的理学大师,又是同治皇帝的师傅倭仁;由她大刀阔斧、自上而下推行的清末新政,其改革的力度与深度一直没有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很多方面都超过了戊戌维新,私营企业开始大力发展,外资的引进与利用成为国内建设资金不足的一个有力补充,废除延续了一千三百年的科举考试,特别是将改革由技艺推进到了制度层面——预备君主立宪。近代所有的落后、失败与贫弱,都可归结于封建专制统治下整个国家的制度性群体愚昧,只有不遗余力、大刀阔斧地推行制度改革,中国的民主与富强才有可能获得成功,否则便是一句空话……

而慈禧更多的则是失策,囿于自身的弱点与识见,做出了许许多多影响国家命运的错事。比如她打压倾向西方、锐意改革的恭亲王,中止派遣留美幼童,挪用海军军费修建颐和园,中日战争期间不顾一切地举行六十生日庆典,发动戊戌政变葬送维新变法错失改革良机,利用义和团盲目排外……

慈禧哪怕死后,仍以悲剧的方式影响着中国的政治发展与权力格局。

作为悲剧人物的慈禧,她的一些想法与行为总是适得其反、事与愿违。意欲死后永远享用、埋入陵墓的大量珍贵陪葬品,结果惹得无数盗墓者垂涎不已,睡在寝陵的她半刻也不得安宁。1928年,军阀孙殿英打着“崩皇陵也是革命”的幌子,干出了一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惊天大事——身为军长的他,率领三个师的部分军队盗窃东陵。陵墓炸开,棺椁打开,已死二十年的慈禧仍然面色如生。为取出含在她口中的一颗夜明珠,一把刺刀捅入她的嘴中,两边嘴角被割开一直延伸到脖根。为搜求藏在她身上的所有宝物,慈禧尸身的所有衣服被扒掉,仅剩一条红色贴身裤衩和一只吊在脚尖上的袜子。两名士兵见状,淫欲大发,准备上前奸尸,若非官长担心慈禧尸体发霉变质、士兵染上不治之症而加以呵斥阻止,她将遭受世间最为邪恶的羞辱。尽管如此,慈禧尸骨仍被“砍为碎片,四处丢散,无从辨认”,“其惨状真是目不忍睹”。

东陵被盗的消息传开,中外一片哗然,最感耻辱与气愤者,当数慈禧于临死前选立的末代皇帝溥仪,他发誓报仇雪恨。正是在这种强烈情绪的支配下,溥仪已分不清正义与邪恶,结果在日人的策划下,于1931年的一个夜晚出逃,回到了他的先祖之地东北老家,成立伪满洲国,成为日本侵略者操纵的傀儡,沦为民族叛逆与战争罪犯。

不论正说反说,只要客观一些,我们就不得不承认,慈禧的确是一名旷世奇女,有清一代的大人物。正如《慈禧外纪》所言:“慈禧必为中国历史上一极有名之君主,其聪睿之识,沉毅之才,远出寻常男子之上。”

若论中国近代史中影响最大者,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此人便是慈禧。其他关键性人物的重要影响,或局限于某一方面,或停留在某一时段,而慈禧则属长时间、全局性的深刻影响与改变。只是这种影响与改变,负面多于正面——置身列强环伺、内外交困的封建末世悲剧时代,笼罩在无法摆脱的悲剧意识、悲剧宿命与悲剧阴影之中,慈禧以其失败的悲剧性一生,将中华民族推向了更加黑暗的悲惨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