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依靠科技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运行机制和模式。新农村建设离不开科技的支撑,科技是农村发展的第一推动力。然而传统的科技支农的滞后和僵化,已经造成了这个基层科技服务体系的“线断、网破、人散”的局面。农民对此的满意程度降到了历史新低,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需要创新“科技支农”的运行机制和模式。一是依据系统论整合原理,创新科技支农的“六位复合”运行机制。根据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原理,科技支农要围绕科技服务终极对象——农民,以工作机制为核心,坚持公共财政与资源优化配置原则建立稳定增长的投入机制,拓展科技支农服务的规模、结构和方向;以组织结构为载体,自生机制为动力,在强化制度监管机制中提升资源的配置效率和技术效率。通过要素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使之组成一个有机整体,产生系统的放大和升级作用。二是因地制宜,从内部的供求均衡和外部环境协调的角度构建科技支农体系新模式。从内部看,科研机构、农业高等院校等要根据需求主体(农民)的要求,提供尽可能多的高、新、适用技术成果,通过各推广机构,构建供需流通的桥梁,提供多元化的技术平台。政府作为制度的制定者和市场的监督员,针对农业技术的外部性、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的特点,加大投入规模,健全投入机制,并就技术市场容易出现的“市场失灵”现象,利用“看得见的手”加强宏观调控,优化农业科技市场的外部制度环境,从整体上把握全局,最终达到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三位一体”的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4.因地制宜,确定好农村公共品建设的先后顺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综合地理条件、资源禀赋、经济状况、社会构成等多元要素做好区域规划,有差别地确定不同地方的农村公共产品建设的优先序。根据调查的贫困地区和粮食主产区农民的意愿情况,确定如下顺序:一是保障基层政府机构的正常运转。主要是政府的公用经费、在编人员工资、村组干部酬劳的支出,这是作好新农村建设的最基本的前提。二是支持以乡村道路和人畜饮水为重点的“三清四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确保农村义务教育政策的全面贯彻落实。现阶段重点是中小学危房改造,必要教学设备的配置和贫困学生的“两免一补”。四是支持农村公共卫生和医疗防疫体系建设。现阶段的重点是农村公共卫生防疫体系建设,农村合作医疗和改善农村公共卫生环境。五是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支持弱势群体发展。六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进步。重点支持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重要农业科研项目和农业科技推广项目、拓展新型农民技能培训等。
5.提高营销理念,延长和拓展农产品供应链条。调查地区都有相应的“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等农村产业或农产品,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提高其效益,增加行为主体的收益。根据外部的经验,当行为主体能更多地参与和分享产业链条收益增值的时候,收入增加的空间越大。因此,要在已有的产业和农产品的基础上做强并最大可能的延长整个农产品供应链。为达到如此结果,需要提高每一个经济参与者的营销理念,跳出农村看农村,实现“三农”的“引进来、走出去”目标。至于延长和拓展农产品供应链,要把其他行业和产业的成功案例内化于农村产业模型,在加大农产品技术改造和农村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创新和推进“核心企业型网链”模式和“批发市场型网链”模式等营销模式,使农村的特色农产品进入城市乃至国外市场。
6.尊重农民民主诉求,推动和完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农业靠政策,农民靠组织”,在基层的民主进程和农民追逐本集团利益时,合作经济组织的存在和发展,极大地节约了农民与政府、农民与企业的交易成本,同时极大提高了农民参与经济、政治和社会运行的地位,恢复了农民在社会中的“话语权”。在推动和完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的进程中要注意:一是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要先规范再发展,或者边规范边发展的模式,防止在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过程中,出现不符合合作原则的财务和组织运行机制,导致广大农民的经济利益的牺牲。二是应遵循“民办官助”的原则,充分尊重农民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减少政府干预,保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健康、稳步发展。三是逐步培育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自生能力。自生能力的源泉来自于有竞争力的企业,要形成企业和经济组织的良性互动循环,对“企业+经济组织+农户”进行传承和创新。
西部地区发展战略
面对当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和新要求,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努力建设繁荣、平安、和谐、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针对甘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主要困难和突出问题,要做好甘肃新农村建设这篇大文章,当前需要重点围绕“确定发展目标、坚持城乡统筹、加大投入力度,推进三化进程、促进社会发展”等方向和重点,加快推进甘肃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1.明确发展方向,制定总体目标。“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概念,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过。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提出“小康社会”的概念,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十六届五中全会所提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中,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的新起点,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具体化方案,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系统性、综合性政策。
2.加快城乡统筹,促进和谐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面对当前城乡发展的差距和矛盾,各级党委政府应从更高的高度认识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意义,始终把发展农村生产力、建立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放在第一位,全面提升农村经济发展。要抓好统筹规划、城乡市场的统筹发展、城乡基础设施的统筹建设、城乡教育、卫生、社会事业的统筹发展和城乡社保制度的统筹,让农村和农民真正分享城市化、工业化的建设成果。
3.加大农村投入力度,强化政府服务功能。统筹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大力推动社会公众资源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积极调整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和国债投资方向,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的支持力度。第一,进一步加大农村教育、卫生的投入力度。主要包括农村义务教育、农民的科技文化知识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各级政府要真正承担起农村义务教育的职责,让农村的孩子真正上得起学。同时高额的医疗费用成为农村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政府要加大投入,建立起政府出大头的农村基本医疗体系,让农民真正看得起病。第二,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交通、电力、通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城乡基础设施的共享度,解决甘肃省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的瓶颈制约。通过加大农村公共产品的支持力度,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弥合各项公共事业方面的城乡差距。
4.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建立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机制。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因此,各级政府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重点,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在积极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与此同时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农业产业化投入的机遇,集中力量大力扶持发展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加快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引导农民主动融入大市场。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提高农业附加值。通过选择优势项目,制定优惠政策,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招商引资兴办农副产品加工业。强化劳务输转,加快小城镇建设。各级党委政府要积极组织实施好“阳光工程”,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各类教育培训资源,不断创新培训方式,大力推行“订单式”、“定向型”、“创业型”等培训模式。加强对务农农民的农业应用技术教育,促进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加强对外出务工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增大在城镇的就业率,打造甘肃省农民工市场品牌。同时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城镇住房、就业、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为进城农民提供公平的就业和生活环境。以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为重点,在小城镇形成符合当地特点的支柱产业。
5.加快促进农村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核心,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和技能培训。逐步推行12年义务教育制度,不断提高农民专业技能和就业能力,提高市场的竞争能力。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便民的征缴制度、就医制度和结算制度,探索建立参保农民小病受惠制度,逐步扩大覆盖面;以政府公共财政为主导,建立多渠道社会保障资金投入机制,探索和建立新型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让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建立健全新型社会救助体系,逐步构建起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就业帮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等为补充的多元化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做到农村低保水平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步增长,使城乡居民同享改革发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