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新农村建设模式与先进典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丛书)
8803500000017

第17章 有关部委、省(自治区、直辖市)出台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相关政策和措施(3)

拓展农业功能,构建新农村循环经济和节约体系。建设10个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和50个乡村清洁工程示范村。强化生物和自然灾害防控,建立服务新农村的应急管理体系。

湖北省在30个县、市开展的农村医疗体制改革——即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为农民筑起一道大病医疗风险屏障,为解决农民“看病难”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带来新的希望。同时,农村义务教育新机制改革,在全省对贫困家庭学生实行“两免一补”,基本解决了农村孩子上学难和贫困孩子上不起学的问题,有效化解大批新文盲产生和贫困地区农民因愚难以脱贫问题。各试点县实施的县乡财政体制改革,以及省直管县等财政体制改革,使省里得以统一调配财力,对贫困县、乡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倾斜,使化解农民行路难、吃水难的希望成为可能。来安县还在农村综合改革试点中,在全县各乡镇推行定期举办政情民意沟通交流会制度。让民选的村民代表,直接与乡领导沟通交流,为全省乡村的管理民主吹进一股清新之风。这一切都有力地推动着该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展。

辽宁省:构筑新载体建设新农村

“以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为重点,调整优化布局结构”,成为刚刚出台的《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一项重要内容。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仲跻权认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发展全局,精心谋划全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于全面完成了辽宁省“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目标,确保老工业基地振兴,建设和谐辽宁,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三农”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为解决“三农”问题找到一个重要出口。根据《纲要》,辽宁省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力度,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要坚持以工业化为主导、城镇化为支撑、农业现代化为基础,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县域工业,以工业发展带动农业和服务业发展,促进县域经济全面振兴。

县域经济不仅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载体。根据《纲要》,辽宁在“十一五”期间,将坚持以工业化为主导,以城镇化为支撑,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因地制宜,培育县域特色主导产业。到2010年,力争每个县形成3~5个竞争力强的主导产业,新增5~10个税收超千万元的支柱企业。支持15个经济较发达县(市)率先发展,扶持10个经济欠发达县加快发展。全年县域经济生产总值增长15%以上。

实现城乡协调发展,重要环节就是加速城镇化进程,逐步推进郊区向城区、乡镇向街道、农村向社区、农民向市民的转变。根据《纲要》,“十一五”期间,全省将新形成10个20万~50万人的中等城市,10个10万~20万人的小城市和一批镇区人口达到3万人以上的小城镇。到2010年,全省城市化率提高到63%。也就是说,5年间辽宁省将有250万的农村人口变为城镇人口。

根据《纲要》,“十一五”乃至今后一个时期,辽宁省将形成“中心城市带动,辽东半岛主体,三大板块互动,沿海五点一线”的格局。充分发挥辽宁省城市密集的优势,发挥沈阳区域中心城市和大连东北最大港口城市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以沈大产业(城市)聚集带为纽带,将内陆腹地与沿海地带紧密相连,把辽东半岛城市群构建成一个开放程度高、整体竞争力强的国家级重点开发的主体功能区,成为我国新型产业基地和新的重要经济增长区域。同时加快建设以沈阳为中心的辽宁中部城市群经济区,以大连为龙头的辽东半岛沿海经济区,以港口城市为骨干的辽西沿海经济区三大区域板块。以环渤海的大连长兴岛、营口沿海产业基地和辽西锦州湾以及沿黄海的丹东临港产业基地和庄河花园口工业园的大开发为重点,打造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沿海经济带。

辽宁中部城市群经济区要充分发挥沈阳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通过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努力建设成为我国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和高加工度原材料工业基地、辽宁乃至东北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农产品加工示范区,率先完成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历史任务。

辽东半岛沿海经济区要以构建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为重点,成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实现结构优化升级的先行地区,成为辽宁省重要的石化基地、打造信息产业和软件基地、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造船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成为服务于辽宁和东北地区的对外开放窗口。

辽西沿海经济区要以锦州湾整体开发为突破口,主动承接辽宁中部城市群和京津冀都市圈的双重辐射,吸引资金、技术和人才等生产要素,大力发展临港工业和外向型经济,形成具有辽西特色和优势的新型产业群,加快城市化进程,努力成为辽宁新的经济增长区域。

河南省:农村综合改革为新农村建设装引擎

在2005年免征农业税后,河南省农村综合改革随之跟进,相继推行了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装上制度引擎。

截至2005年,河南省2100个乡镇,共有人员3023万,而编制数却只有162万,超编十分严重。不少农民担心,免征农业税后,国家不向农民收钱了,干部还收不收?

为了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自2005年9月起,河南推开大规模的乡镇机构改革,全省共撤并乡镇236个,分流人员17万余人。

从2005年起,河南在全省推开以“预算共编、账户统设、票据统管、集中收付”为核心内容的“乡财县管乡用”改革。通过实行“乡财县管”,强化乡镇收支管理监督,建立支出约束机制,将有限的财力优先用于保障乡镇最基本的支出需要上,在一定程度上堵住“乱进人、乱举债、乱花钱”的漏洞。

所谓“集中收付”就是将乡镇预算外资金全部纳入预算管理,财政收入纳入县国库。对属于清理清退范围的乡镇各类人员,不再供给经费。为了从源头上制止乡镇“乱收费”,河南还设置了“账户统设”、“票据统管”两道“关卡”。在改革中,焦作市共清理乡镇账户401个,收缴印鉴526枚,清理票据23650本,乡镇只剩下结算户、支出户和村级资金专户,每个账户都在县财政局监控之下。焦作市财政局负责同志说,改革后,乡镇无法再乱收费,“一是没有票据,二是没了私设的存钱账户”。

河南省还采取措施加强省级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的保障能力。从2006年起,河南将农村中小学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提高一倍,增补部分由省财政支付。河南省财政厅副厅长杨舟说,河南省新增的教育、文化、卫生事业财政支出中,有73%被用在了农村。据了解,到2005年底,河南省已有6196万农村中小学生享受到“两免一补”的惠泽,占全省农村在校人数的426%,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已渐行渐近。

广西:支持新农村建设

2006年广西获“三农”资金将超百亿

广西财政部门积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全力支持新农村建设。2006年,中央和自治区本级财政投入用于支持“三农”的资金将超过100亿元。

这些资金将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按照中央提出的“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的“三个高于”要求,调整财政性资金的投向和结构,大幅度增加对“三农”投入,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在加大财政支农的同时,整合支农资金,突出支出重点,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支持农田水利、农村道路、土地治理和生态建设,切实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2.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按照“明确各级责任、分级负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原则要求,支持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从2006年起,全部免除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就读学生的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进一步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积极探索建立对农民种粮收益综合补贴制度,着力解决种粮农民收益低比较的问题。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试点,提高政府补贴标准,逐步在全区农村基本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步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3.努力缓解县乡财政困难,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按照财力向基层下移、保证基层财政稳健运转的要求,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继续贯彻落实“三奖一补”政策,对产粮大县继续给予财力奖励;制定缓解县乡财政困难的绩效评价办法;推进“乡财县管乡用”财政管理方式改革,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提高基层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财力保障。

4.发挥财政性资金的诱导作用,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新农村建设。按照财政性资金安排“三个高于”的要求,综合运用国债、税收、财政贴息、以奖代补等政策手段,尽力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通过公共财政对农村的投入,引导各类资金,特别是引导建设资金由投向城市建设为主转为更多地支持农村建设。鼓励各类工商企业投资农业,引导农民自主开展农村公益性设施建设,形成农业多元化投入格局。

5.支持新农村建设试点,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2006~2007年在南宁市武鸣县和原邕宁县辖区连片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的重大决策,整合现有政府性专项资金,集中财力支持新农村建设试点,重点支持基础产业建设和基础设施及公共设施建设。

广西:新农村建设要把握好五项原则

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陆兵近日表示,组织、开展新农村建设要把握好坚持农民主体、坚持科学规划、坚持因地制宜、坚持基础先行、坚持先易后难等五项原则。

陆兵是在全自治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动员大会上说这番话的。这五项原则包括:

1.坚持农民主体,政府引导的原则。不尊重农民意愿,新农村建设试点不会有好的效果,不调动农民积极性,新农村建设不会有生命力。在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的同时,各级政府要切实承担农村的公共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责任。

2.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安排的原则。科学规划是前提,没有科学规划,一哄而上,会造成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造成新的农村问题,要尊重客观规律和农民群众的意愿,科学编制试点建设综合规划及专项规划。

3.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要注重各乡村特点,一村一策,不搞“一刀切”“齐步走”,一定要保持鲜明的民族特色,保持独特的地域特征,保持优秀的文化传统。

4.坚持基础先行,务求实效的原则。新农村建设,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新农村建设要从改善农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入手,集中力量搞好道路、水利、能源、教育、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整治。各地要着重在现有基础上开展各项建设,量力而行,要杜绝形式主义,确保农民受益、得实惠。

5.坚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可能齐头并进。新农村建设既要有总体安排,又要有近期考虑,并务求在较短时间内取得阶段性成果,因此要找准切入点,要从基础条件较好、干部群众积极性较高的地方入手,从比较容易见成效的事情入手,从资金筹措比较容易到位的项目入手,集中力量,尽快达到目标要求,在此基础上扩大建设领域,取得更大成果。

青海万名干部进村入户助推新农村建设

眼下正是青海备耕生产时节,全省13万名干部自带行李,陆续进驻398个乡镇的4145个村,宣讲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及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这也是青海省连续组织“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

“本来以为建设新农村,就是国家出钱建了新房子,我们搬进去住就成了。听下乡干部讲解后,心里更亮堂了。政府为我们提供的是水、电、路等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发家致富、建设新农村主要还是靠我们自己。”海南藏族自治州东香卡村藏族村民万玛多杰说。通过下乡干部的宣讲,青海广大农牧区群众了解、掌握了政策,看到了各级党委、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坚定决心,增强了建设新农村的信心。平安县树尔湾村村民马林颇有感触地说:“2006年省里拿出20多亿元为老百姓办10件实事,又拿出1亿多元为我们办合作医疗保险,建村卫生室。政府有这些好政策,我们要用好它,用自己的双手建设新农村。”

宣讲活动使基层干部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互助土族自治县西湾村村委会主任说:“以前以为建设新农村就是给大家找致富门路,带领大家致富就行了。听了下乡干部的讲解才知道,建设新农村还要搞好规划,让村子干净整齐;破除陋习,让村里有积极向上好风气;定制度,让村民积极参与村务管理。这些事都干好了,大家发家致富的精神头就会更足,腰包鼓得也就更快了。”

进村入户干部还把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结合起来,把群众最关切的问题作为整改重点,帮助村级组织通过公开承诺的方式为村民解决突出问题;对村级组织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上下联动和下乡干部协调,发挥有关涉农部门的力量帮助解决。各部门下乡干部还紧密结合春耕生产,为农牧民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省农牧厅协同工商、农行、社保等部门和单位的下乡干部组成农业专项下乡服务组,协调解决农牧民群众备耕春播生产中存在的实际困难。截至目前,已累计供应各类良种380多万公斤,调运化肥9万吨、农药600吨、农膜100吨,春播必需品供应形势明显好于往年。省科技厅的下乡干部工作组开展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优良农畜品种推广等工作,举办各类培训班150多期,培训基层技术人员167万人。

下乡干部还围绕青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这一主题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农牧民群众对试点工作、村庄规划及教育、环境卫生治理的意见和想法,将此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