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中国人的生活哲学:菜根谭人生解读
8823000000019

第19章 菜根第二味涩(4)

真豪爽才有真文章

节义傲青云,文章高白雪,若不以德性陶镕之,终为血气之私、技能之末。

气节高尚如同青云,文章雅致好比白雪,这很好。如果不用一个“德”字统帅,气节文章都落空,终会沦为血气之私,成为雕虫小技了。

“节义傲青云,文章高白雪”。多好的一副对联,适合用颜体大字写来挂在中堂。君子最重节义,次重文章,节义双全就是奇士,行为清爽就是好文章。

青云指官爵仕途,“节义傲青云”指不以地位为念,自然在人心中有极高地位。鲁仲连逃秦,庄子辞楚相,再好看的云经不起风吹,别把它当帽子戴,不然要被风吹跑喽。孔夫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白雪好,原指阳春白雪,高雅玩意儿。比白雪更好看的是踏雪寻梅的人。《红楼梦》第四十九回《琉璃世界白雪红梅脂粉香娃割腥啖膻》,这回书好。所谓“脂粉香娃”指史湘云,“割腥啖膻”指史湘云烤鹿肉吃,那股不怕腥膻的爽劲压倒了假斯文的一群高人、洁人。

什么叫文章?锦心绣口就是好文章。什么叫诗人?人一爽就是诗人。关键要从天性里面出人性,变化里面得美感。血气冲天只一时,任何办法不能管一世,能管一世的只有这颗心。

不要等水大才急流勇退

谢事当谢于正盛之时,居身宜居于独后之地。

撒手要在手热时,隐退要在南山后(意思是不在南山中,比别人退得更远)。

急流勇退不是急流来了就退,而是急流还没来就退。水大了,想退也退不了。所谓“功成身退”也是这样,别等成功才退,成功就会居功,忌功,争功,朱元璋就要杀人,赵匡胤就要设酒局除哥们了,又何必?让他风光吧,挺不容易的。我退,我退,我再退,远远消逝,默默祝福。范蠡隐居江湖,后面跟着同样愿意离开繁华的西施。

“正盛之时”要知道月圆必缺的浅显道理,月正中天,座中花艳人也艳,你要悄然转身,带着朋友离开,不要惊动任何人。

微小之事可见宏大之心

谨德须谨于至微之事,施恩务施于不报之人。

修德要从细微处下工夫,施恩专施不必回报之人。

施恩不图报,大恩不言谢,默然之间各做正事,这样最好。我们来说说“谨德于至微之事”。“谨德”,这个词向我们暗示“德从谨出”,好德行都是从大事要紧、小事也不松的谨慎中磨炼出来的。说到底,世上无大事,改朝换代无非降旗升旗。世上无小事,一顿饭之间可以吃出兴亡成败。

至微之事要有至微之心,才是圣人格物的用心。佛家扫地不伤蝼蚁,因怜心生爱心,因惜生而护生,此念可贵!伯牛生病了,孔子从窗外伸手进来拉着他的手(见《论语·雍也》),我们就知道我们的孔夫子是什么人了。

车入库中不算退

交市人不如友山翁,谒朱门不如亲白屋;听街谈巷语,不如闻樵歌牧咏;谈今人失德过举,不如述古人嘉言懿行。

交城市人不如拜访老农民,攀权贵不如认识一两个书生。听七大姑八大婆,不如听听山歌。说现代人不好,不如说说古代人好在哪里。

一个“嘉言懿行”,道出了君子之德有两端:言与行。言在前,行在后,讲言语是内心的反映,行为是语言的延伸。主要是得真言真意,行出来就是真人。如果言语失真,就免不了作伪作弊。我们到处找人,无非是想说说话。天天做事,无非想做出件心里的事。怎样通过交往而得福?就要退着看,反着想,从不正常中得正常。拒绝异想天开或屈服于潮流,冰封就砸冰,火窜就灭火,不必怕也不必躲,关键要有真言真行做利器。一个人哪怕倒立,也要说正话。

九分根基一分事业

德者事业之基,未有基不固而栋宇坚久者。

道德是事业基石,从来没有基石不牢而房子坚固的。

“九分根基,一分事业”。我们做人要把主要功夫放在打根基上,根基一牢自然水到渠成。根基不牢,万里长城都要被哭倒。很多事表面上看“成了”,比如一个新王朝的巍然耸立让世人惊叹,但内部呢?

说不得。

灯匠做一盏灯,先把灯盏做好,然后慢慢倒油,放进最好的灯芯,用油浸透,立起来。做好这一切,这才点灯,放在台灯上照亮全家人。

假如灯还没做好就去点,只能是点不着,照不亮。让一家人还在黑地里担惊受怕,于心何忍?

一股水浇透后人枝繁叶茂

心者后裔之根,未有根不植而枝叶荣茂者。

良心是后人的根,从来没有根不牢就枝叶繁茂的。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前人挖洞,后人就只能喝西北风。有人说“儿孙自有儿孙福”,言下之意不必管,莫把古话理解错了。“儿孙自有儿孙福”,是讲前人积福,后人也造福,福上加福才是真有福气。俗话说“五福临门”,这五福缺一福都不行。有人不爱儿孙,有人不管子女,还有人压根不想结婚,只想风流成性,风过了拉倒,这倒也干脆。像我们这种普通人,还是要管管自己与家人才能避免晚景凄凉。人生易过,岁月易老,年轻时惯吃青春饭,不知不觉把青春吃没了!孔夫子也要亲自教育儿子孔鲤要学诗、要学礼,孟子的妈只想要儿子好,为此不惜三迁其家。孔孟两家都没有圣人之道,只有一个管儿孙的家教。

自家守住自家福

前人云: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又云:暴富贫儿休说梦,谁家灶里火无烟?一箴自昧所有,一箴自夸所有,可为学问切戒。

前人说,扔了家产讨饭。又说,暴富就像灶里冒烟。前句告诫我们不要“自昧所有”,看不到自己优势,把自家看轻了,学七学八不得要领。后句告诫我们不要“自夸所有”,勿持一时之盛,这是“学问人”要切记的。

别忘了人人都有两下子,你能生火,他就能冒烟。两句话归一句:

要自重。妓女一自重,就成了淑女。浪荡子一自重,就成了做事的人。

“无尽藏”本是佛家语,指佛德广大。《大乘义章》十四中有云:“德广难穷,名曰无尽;无尽之德苞含曰藏。”可见“无尽藏”不是指财,而是指德。曾有一个野和尚听说天竺某山藏有无尽的佛宝,他以为非金即银,至少舍利子有得卖,一番苦干挖开来看,佛祖只在地下留了两行字:自家自有自家福,莫向外人作妄求。

无私济众“自私”问学

道是一件公众的物事,当随人而接引;学是一个寻常的家饭,当随事而警惕。

大道是一件公家之物,要大家都有得用。不过学问呢,是自家的事,接引靠众人,领悟靠自己,也就是俗话说的“师父引进门,修行靠各人”。

此处的“警惕”当领悟讲,义同“惕然”。《传习录》上讲,有一天王阳明讲完话,“在座诸友闻知,惕然皆有醒悟”。大家来讨论一下,“皆有醒悟”到底有没有醒悟?不是我爱提怪问题,是其本身有问题。“皆有醒悟”从字面上是“都悟了”的意思,那么这“都悟了”是“一齐悟了”还是“各悟各的”?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还是原样吗?因此各悟各的其实都是心魔,不是老师原义。至于“一齐悟了”更是笑话,佛祖拈花,只有迦叶微笑,其他人都不懂。因此修道要“自私”点,不要轻易把心得传人,日后才可以找到天命童子接法脉。

信人者人必信之

信人者,人未必尽诚,己则独诚矣。疑人者,人未必皆诈,己则先诈矣。

相信人,别人未必都值得相信,但不用管,自己讲诚信原则,这就叫“独诚”。如果不“独诚”,难免“疑众”,怀疑这怀疑那,自己先就是想要欺诈了。

子思说“慎独”,孔子说“吾从众”,一边是慎独,一边是从众,这并不矛盾。君子把自家修好了,才能在众人里面做人。诚信怎么来?来自让利的仁心。孟子去见梁惠王,梁惠王劈面就问:“老头,你不远千里而来,有什么好处给我?”孟老头毫不客气,针锋相对说:“我没有利给你,只告诉做人要讲仁义。利、利、利,大家都言利,上下相争,国家完蛋。让利出来,大家开心。”(《孟子·梁惠王》开篇大意)孟子所说的就是大生意人的境界。“小生意人”求财,“中生意人”求名,“大生意人”只是一个求开心。为什么这么说?原来,什么事一做大就都身不由己。集团老总电话不停,签字手都签得又红又肿,秘书进来说:“老板,请吃桃子休息一下。”老板无奈地扬了一下手说:“桃子在我手上!”我编这个笑话意思是说做大事的人有时真的很不开心,有时真的恨透了一个“利”字。利益真的那么重要吗?昨天我看报纸,有个俄罗斯大富翁在目前这个金融危机的萧条时期,回乡当农民,重过农庄生活,养一群牛羊,自己劈柴生火,自己做手工家具,一家子其乐融融好开心。什么萧条、什么危机都难不倒守住家园的人。守住家园就是守住阵地,守住家园就是守住基金。自然状态做人,又不花什么精力,反有乐趣无穷,这是一本万利的好买卖。

“疑众”就是不相信任何人,尤其不相信任何一群人。大家都知道人类有个“从众”心理,好比头羊跃栏,抽掉羊圈门口那根横木,羊群依然要一一跃起,为什么?因为头羊就是这么做的。敬佩头羊从而模仿头羊,敬佩大老板的人连二老板、三老板都很敬佩。“从众”心理很重要,它是维持一个单位、甚至维持一个国家的心理基础。从众不应是盲从。孔子说“吾从众”,在另一地方说“吾从周”,指要恢复周礼,他的“吾从周”是对“吾从众”的具体解释,事先有研究才敢让人跟从。

“疑众”心理什么时候都是不好的。“疑神疑鬼”,其实鬼神都没有来,是人自己做鬼装神。还有更严重的我就不说了。

一烛破万暗。

一信破万疑。

恢复信仰已是迫在眉睫。

好人就是春天

念头宽厚的,如春风煦育,万物遭之而生;念头忌刻的,如朔雪阴凝,万物遭之而死。

起念宽厚的如春风温暖,万物都因他而生长。起念刻毒的好比寒冬大雪,万物都因他而死亡。

煦育,温暖厚实。人起善念就是春风,起恶念就是大雪,这从脸上可以看得出来。阴沉着脸并非就是思想家,到处说教训斥未必就是演讲家,登台未必就是老师,唱戏未必就有人听。我们都很佩服梅兰芳做人,为什么?他从不唱独角戏,四大名旦大家一起红。绝不死掐,只能抬,这是戏行的老规矩,我们这些在社会上唱戏的人要向在梨园唱戏的人学习。任何时候给人笑脸,锣鼓大家敲。为什么有时候我们感觉冬天不冷?因为遇见热心人,说暖心窝子的话,做暖洋洋的事。春风不只是春天才有,人就是春天。

为善为恶都是暗中的事

为善不见其益,如草里冬瓜,自应暗长;为恶不见其损,如庭前春雪当必潜消。

为善呢,也看不见增长,善人好比草里冬瓜暗中成熟。为恶呢,也看不见有什么损失,恶人也好比庭前春雪一点点地化没了。

这段话很有趣,把为善比作“草里冬瓜”,虽然看不见,但会自己成长,洪应明应该在农村呆过。小时候,我母亲也在家门口搭了一个棚,种上冬瓜,冬瓜天天长,秧子钻进草里。农村的草只要不锄它,就疯长,一个夏天长来到处都是。到秋天,我们一家就真的是在草里找冬瓜,找到了好高兴,那情形现在还记得。我们为善也是这样,只要种下根,不管长到哪里,都能找到。为恶呢,也好比积雪一天天融化,直至把人淘空。为恶不是一下子就完,为善也不是一下子就好,慢慢地,结局已到眼前!

君子有三待

遇故旧之交,意气要愈新;处隐微之事,心迹宜愈显;待衰朽之人,恩礼当愈隆。

碰到老朋友,必有新感觉。暗中做一些事,心事越要显明。对待老人家,礼遇要加倍隆重。

待旧如新,待隐为显,待衰为盛,此为“君子三待”,学问最深。待旧如新,是情感上“不变心”;待隐为显,是眼力上“不失明”;待衰为盛,是智慧上“不失时”。今日之衰即昨日之盛,今日之盛亦必有他日之衰,君子时时都待人好,并不分春夏秋冬,才是个造化的木意。待衰为盛,最是大难,需知古来衰中有盛,未可轻言如何。周文王发现姜太公大把胡子中藏有大把智慧,一下子就胜过了纣王朝中满殿的赳赳武夫。有的极衰中含有极盛,如秋日连天衰草,杀意正盛。冬云密布,转眼大雪。始知那衰正要诱杀你,它本身正是蓄势待发,有力得很。有的人看起来衰,一出手天崩地裂,真不要以衰待人,免得自己反被搞得应对不暇,未老先衰了。

伪装自己岂是修身

勤者敏于德义,而世人借勤以济其贫;俭者淡于货利,而世人假俭以饰其吝。君子持身之符,反为小人营私之具矣,惜哉!

勤劳可以增进品德,世人只知道用勤劳来致富。节俭可以让人看淡利益得失,世人只知道用节俭来掩饰自己的吝啬与贪婪。勤与俭是君子身上的宝,反被小人拿去营私,可惜啊!

勤与俭都是好行为,有人却借勤俭去放逸、贪婪,这是古来大奸大恶惯用的招数。《汉书》第九十九卷专讲王莽,将此公一生行状昭示天下,以警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