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学生必背古诗词
88613000000009

第9章 饮酒

东晋·陶潜

结庐在人境[1],而无车马喧[2]。

问君何能尔[3]?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4]。

山气日夕[5]佳,飞鸟相与还[6]。

此中有真意[7],欲辨[8]已忘言。

【简介】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又名潜。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他是晋宋之际伟大的诗人、辞赋家。具体信息,请参看《归园田居》。

【注释】

[1]结庐:建造房屋,这里指居住的意思。 人境:人们居住的地方。

[2]喧:喧嚣,喧闹。

[3]君:指作者自己。 何能尔:为什么能这样。

[4]悠然:闲适自得的样子。 南山:指庐山。

[5]日夕:傍晚。

[6]相与:相交,结伴。 还:归来。

[7]真意:人生的真正意义。

[8]辨:辨识。

【翻译】

我虽然居住在人比较多的地方,但我的门口没有车马喧嚣的声音。问我怎么做到这些的,只要你的心志高远,那么这里就是很僻静的地方了。我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不经意地抬起头,那南山便映入了眼帘。傍晚时分,山中的气息非常好,飞鸟相伴着回到树林中去了。我在这里体悟到了人生的意义,当我想要辨识清楚这些意义时,却不知道如何用语言来表达。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摆脱俗世的纠缠和田园生活的乐趣。

在“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中,以“人境”和“无车马喧”对比,写出了作者居住环境的幽静。“车马喧”指的是达官贵人,门口“无车马喧”,说明作者对官场的鄙夷和疏远。“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是设问句。如何才能在闹市中保持一颗独立之心而不被俗世所干扰呢?只要你有一颗隐居的心就可以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千古名句,写出了作者隐居生活的闲适。这两句诗有很强的画面感,既写出了南山的清幽,也写出了作者的悠闲,使得诗句的意境悠远。自此以后,“菊”便成了陶渊明的化身,象征着高洁的人格。“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写作者远望所见之景,体现了诗人闲适自得的心情。同时,作者以“飞鸟”自喻,体现了自己归隐山林的决心。“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总括全诗,作者面对如此优美的景致,体悟到了人生的真谛,这更加坚定了他归隐的决心。“欲辨已忘言”也说明了语言的限制,“言不尽意”,我们的很多感悟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有哲理的意味。